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8-11 00:1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5 06:00
梁伯强开展尸体解剖研究,数十年来坚持解剖研究工作。到1965年中山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尸解总数已达7689例,居中国之首位,成为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宝贵资料。
梁教授 非常注重病理研究所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建设。一位德国病理学教授曾对梁教授说:“你所用的‘尸解记录’非常好,我们德国的也没有那么完善。
早在20世纪30年代,他就提出:“广东要与肿瘤、结核病和麻[FS:PAGE]风病三大疾病作斗争。” 1956年,他的《有关坏死后性肝硬化的问题》(中华医学杂志外文版1956)的论文。首先阐明中国有坏死后性肝硬化这一类型,并指出病毒性肝炎是产生坏死后性肝硬化的原因。
梁伯强受卫生部委托主编了中国第一部病理学教科书《病理解剖学总论》、《(人民卫生出版社1960、1964)。该书的出版有力地保证和提高了我国病理教学的质量。
1959年,梁伯强将肝病研究交由他的一位助手负责继续研究,他率领其他助手转而开辟新的研究领域——鼻咽癌的研究。
1962年,梁教授宣读了《鼻咽癌的组织学类型、生物学特性和组织发生学的研究》的论文,首先在国际上提出鼻咽癌的组织学分类;并详细描述各类型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和组织发生;阐明不同的组织学类型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并辨证地论述了肿瘤实质和间质互相关系;肿瘤间质对瘤组织发生、发展和分化的影响。这一科学论断受到国际肿瘤学家的赞同。此文与《鼻咽癌发生学的研究》(中华病理学杂志,1960)至今仍被视为鼻咽癌病理组织学研究的经典性文献。 梁伯强非常重视人才培养。他教育青年教师和学生,要有献身事业的精神,当工作、学习出现困难时,要有不怕困难的决心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
梁伯强培养学生,既严格又细致,被他的学生称为“严师慈父”。“严”——严格而高强度训练,制定每周学习和工作计划,严格执行,周末检查,未能按计划完成任务的,毫不留情,勒令“补课”。“慈”——言传身教,细致指导,有针对性地要求青年教师全面发展。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梁伯强为中国各医学院校和研究所,培养了杨简、何凯宣等一批杰出的人才。直到“文化大*”前夕,全国病理学研究机构有将近一半的骨干和学术带头人,都是他的学生。 如今,他所亲手培养的学生,早已成了中国病理学的前辈。 梁伯强的贡献,堪称杏林佳话的“故事新编”。 梁伯强著述甚丰,其中有30多篇论著,具有深远的影响 主要论文 《中国人的血型和地理关系的研究》
《广东血型的研究》
《学习黄帝内经的一些体会》
《中华肝吸虫传染和 原发性肝癌发生》
《有关坏死后性肝硬化的问题》
《在原发性肝癌的形态学、病因学和在我国发病率的研究》
《鼻咽癌的组织学类型、生物学特性和组织发生学的研究》 主要著作 《病理学实验室手册》
《病理组织学标本制作技术》
《病理解剖学总论》
《病理解剖学各论》
《病理尸检手册》 被评为国家一级教授,中山医学院的“八大金刚”之一
学界的“南梁北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