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8-13 15:5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31 07:08
1938年3月,日军牛岛、川岸师团兵临山西风陵渡。接杨虎城掌管西北军的孙蔚如向国民*和陕西民众盟誓:余将以血肉之躯报效国家,舍身家性命以拒日寇,誓与日寇血战到底!但闻黄河水长啸,不求马革裹尸还……
1938年7月,一支由三万多名陕西冷娃;组成的队伍夜渡黄河,开进了黄河北岸的中条山。中条山,曾被侵华日军称为盲肠.在抗战初期,日军倾十余万兵力,苦战三年,竟未能越过中条山一步。这在抗战初期确属罕见。而坚守中条山的,竟是武器装备低劣、受蒋介石排挤的杂牌军西北军。
一群清一色的号称“冷娃”的陕西子弟兵,在中条山坚持抗战近三年,先后粉碎了日军的11次大扫荡,把不可一世妄言三个月占领中国的日本鬼子拒阻于潼关以外,使其进入关中掠占西北的梦想死于胎中。抗战八年,日军占据了东、南、北大片领土,却一直无力西进,这一切都得之于中条山战役的伟大胜利。日本鬼子不仅未能踏进潼关一步,而且付出了惨重代价,仅“6•6”会战一役,日军排长以上军官的骨灰盒层层叠叠垒堆了1700多具。这是八年抗战中取得重大战果的战区之一。在中条山坚持抗战近三年,陕西子弟兵也有2.1万人牺牲在中条山下、黄河岸边。
由徐剑铭等三位陕西本土作家创作的长篇纪实作品《立马中条》中,孙蔚如将军率领关中子弟与日本侵略军“6•6” 血战里有一个八百壮士投身黄河的细节:
177师新兵团有一千多名士兵被两倍于己的鬼子包围,经过拼杀后死亡200,余下的800人被*到黄河岸边的悬崖上,三面都是绝壁。这800士兵在短暂的一瞬里从悬崖上跳了下去。下面是被称作母亲的黄河。黄河以母亲的慈爱襟怀包裹了这800个殊死搏斗后誓不投降的关中“冷娃”。他们都是16-18岁的孩子。他们没有一个人活下来。他们800人集体投河的那一幕,被山里的村民看见了。活着的这个村民,尤其清晰地记得最后一名士兵跳河的情景。悬崖上只留下最后一个关中籍中国士兵。这是一位旗手。他的双手紧紧攥着他的部队的军旗。军旗已经被*弹撕裂被硝烟熏染,他仍然双手高擎着。他在跳河前吼唱了几句秦腔。那位活着的当地村民还记得其中两句戏词,是《金沙滩》杨继业的两句———
两狼山———战胡儿啊……天摇地动———
好男儿———为国家———何俱———死———生啊……
孙蔚如将军率官兵在800壮士跳河的河滩上举行公祭。黑纱缠臂。纸钱飘飘。香蜡被河风吹得明明灭灭。有人突然发现黄河水浪里有一杆军旗,诧异其为何不被河水冲走。士兵下河打捞这杆军旗时,拖出两具尸首来。旗杆从一个人的后背戳进去,穿透前胸,这是一个被称作鬼子的日本兵的尸体。压在鬼子尸体上边还紧紧攥着旗杆的人,是中国士兵,就是那个吼着秦腔最后跳入黄河的旗手。
当时,西安的新闻媒体则代表关中百姓发出真诚的感叹:"西北整个得以安定,皆赖我第四集团军英勇将士在黄河北岸艰苦支撑所赐……"。
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将军亲临平陆慰问第四集团军官兵、热情盛赞陕军为"中条山的铁柱子。"
陈忠实曾评论道:
“这些关中将士无论性格性情具备什么样儿的地域性特质,在民族生死存亡的血战中体现出来的凛然不可侵侮的大义,正是中华民族辉煌千古存立不灭的主体精神。”
在关中一部县志中,满满十余页的抗战烈士名录,他们全部死于中条山战役。那个时候,该县人口不满一万,而在此战役中捐躯者竟有一千多人。
中条山惨败大概有几个原因:1.*坚守了中条山3年,打退了日军数次进攻,因此出现懈怠。
2.中条山在日本四个师团的围困下,加上长时间消耗,物质条件比较匮乏。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post_6916232_1.html/ ]
3.日军发动中条山的兵力配置很强,另外从其他地方调来两个多师团,参与的兵力6个师团加2个独立混成旅团,达到10万。*参战兵力7个军共16个师,约18万 人。双方力量对比日军占优。
4.日军精心策划,准备充分,战法得当。在进攻前,日军派出大量的侦查人员进入中条山,把*的详细部署情况基本摸清。在重点进攻方向(西部)集中3个师团加2个独立混成旅,形成兵力和兵器的绝对优势,仅仅一天就迅速突入*防御的纵深,为之后的穿插包围奠定胜局。值得一提的是,日军成功地运用了空降作战,打击了*指挥首脑机关。相比之下,*应战仓促,部署的出击计划未及实施就陷入被动挨打。整个作战毫无主动精神,处于在内线被完全包围,没有纵深兵力,没有机动兵团,道路崎岖也很难机动增援,被敌突入纵深就全面崩溃。再加上指挥协调混乱,造成各自为战的不利态势。
5.*战斗力低下
6.*高级统领机关在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抵抗意志衰退,精神懈怠,对日军集中大规模兵力进攻认识不足,消极苟安,不思进取。在3年中整军不利,没有坚固的防御建设,没有周密的作战计划,不主动出击配合八路军作战。
守3年的是孙蔚如的第四集团军,后来被调走,战区长官卫立煌的指挥权被划给何应钦,41年的中条山战役之前,将不知兵,兵不知地,基本都属于两眼一抹黑的程度,守军热衷于黑市交易,防地跟筛子似的,地盘不大,军队不少,一点回旋余地都没有,可以说中条山之败,蒋公功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