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4:47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5 06:14
展开3全部“入梅”的时间总是分布在6月6日至6月15日之间,“出梅”的时间在7月8日至7月19日之间。
气象上的入梅,通常是将初夏季节连续出现6-7天以上阴雨天气、且日平均气温达到22度以上的第一天为入梅日,连阴雨结束之日称为出梅日。
日历上的所谓“入梅”时间是相对固定的,是根据“干支记日法”来推算的,它是把“芒种”后的第一个“丙”日为“入梅”,“小暑”后第一个“未”日为“出梅”。
因此,气象上的“入梅”和日历上“入梅”在时间分布上是不一致的,但在有的年份也可能碰巧在一起。
梅雨季解释:
梅雨主要出现于*带季风气候区的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中国台湾、辽东半岛、朝鲜半岛的最南部、日本的中南部。世界同纬度的其他的地区没有梅雨。华南地区没有明显的梅雨现象。
在气象上,把梅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分别称为“入梅”(或“立梅”)和“出梅”(或“断梅”)。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每年6月中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历时20多天。
但是,对各具体年份来说,梅雨开始和结束的早晚、梅雨的强弱等,存在着很大差异。因而使得有的年份梅雨明显,有的年份不明显,甚至产生空梅现象。
如1954年梅雨季节异常持久,长达两个多月,使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涝年;而1958年梅雨期只有两三天,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旱年。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5 07:32
2021年梅雨大约在6月上中旬开始。
梅雨是初夏时期,气候统计表明,梅雨大约在6月上中旬开始,7月上旬结束。从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经黄海直到日本南部雨期较长的连阴雨。梅雨是东亚特有的一种气候现象。
梅雨,是持续阴有雨的气候现象,梅雨季节也正是江南梅子成熟的季节,故称为“梅雨”,在连续的梅雨季节过后,天气开始由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主导,正式进入炎热的夏季。这时候空气湿度大,气温高,很容易导致衣物发霉,也让许多家庭主妇们苦恼。
梅雨形成的原因:
1、在亚洲的高纬度地区对流层中部有阻塞高压或稳定的高压脊,大气环流相对稳定少变。
2、中纬度地区西风环流平直,频繁的短波活动为江淮地区提供冷空气条件。
3、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有一次明显西伸北跳过程,500hPa副高脊线稳定在北纬20度至25度之间,暖湿气流从副高边缘输送到江淮流域。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5 09:06
2021年梅雨季节在6月7号—7月10号前后。
梅雨季节在每年6、7月份的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暖湿气流,经过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台湾地区、日本中南部以及韩国南部等地出现的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此时段便被称作梅雨季节。
学界认为东亚夏季风始于南海夏季风的爆发(平均在5月下旬左右),这个南海夏季风属于热带西南季风的范畴,南海夏季风逐步增强北抬,梅雨期正北抬到长江中下游一带,和副高西北侧的副热带西南季风合体,与冷空气交汇、风速辐合等形成梅雨带。
梅雨季节成因:
1、每年6月,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与从南方北上的暖空气汇合于华南地区,形成华南准静止锋。大约到了6月中旬,暖空气势力增强,准静止锋北移至江南、江淮地区,成江淮准静止锋(又称为梅雨锋)。
2、7月上旬,准静止锋再北移至日本、韩国一带。由于来自南方的暖空气夹带大量水气,当遇上较冷的气团时,便会产生大量对流活动。由于这段时间冷暖空气势力相若,以致形成滞留锋面停留在上述地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 梅雨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