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4:4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4:17
在我国古代非常久远的时期,有一些故事很难找到最原始的记录,介子推的故事就存在一定的争议性。
但是人们自古以来就崇拜那些忠臣义士,介子推就是春秋时期一位非常出名的忠臣。
早在《庄子》中,庄周详细地讲述了介子推与晋文公重耳之间的故事,文人墨客顿时对介子推非常尊敬,还诞生了''寒食节'',产生了''足下''这个尊称,
然而追究最早的记载版本,却并没有那么复杂的故事情节,这是怎么回事呢?
文学家眼中的介子推
据《庄子》与《楚辞》中的记述,介子推是一位非常忠诚的勇士,在和重耳流落的时候,为求活命将自己大腿的肉割下来给重耳吃,重耳成为国君之后为了感谢介子推,想要给他封赏。
但是介子推不愿意接受赏赐,带着老母亲躲进了深山中,重耳派人上山去请介子推下山享受荣华富贵,介子推明确拒绝。
这时候有个大臣给重耳出了一个馊主意,说是放火烧山,
介子推被烟熏得受不了了肯定就下山了。
但是放火烧山的后果是可以想象的,一般人可能根本无法逃脱,而故事中介子推是知道重耳的一片苦心,
为了表明自己对重耳的忠心,他宁可带着老母亲活活被烧死也不愿下山。
等到大火熄灭,重耳派人上山找到介子推,他们发现介子推和老母亲抱着一棵大树,站得直挺挺的死去了。
重耳非常悲伤,他后悔用了这么一个坏办法,说早知如此就不*他下山了。后来重耳就把清明节的前一天定为寒食节,让全国人都在这一天为了纪念介子推而吃冷食,不准生火起灶。
重耳还叫人把介子推与老母亲死时抱着的那棵大树砍下来,做成了木屐天天穿着,这双木屐非常不舒适,重耳每当脚痛的时候,就能想起介子推,就会冲着木屐哭道:''足下!悲乎!''
后来文人墨客就将比自己年纪大的、或是年纪相仿的好朋友称作''足下''。
史实中的介子推
关于介子推在史书中最早的记载,是在《左传》里,但是文中并没有提到介子推为重耳割肉的事情,只说介子推在推辞了官职和赏赐之后,带着老母亲归隐了。
而且就一直隐居到去世,后来重耳再去派人寻找介子推的时候,无奈故人已去,就把绵上作为他的祭田,
并且要求史官记录下来作为重耳的过失。
史书中没有记载《庄子》中的故事,很有可能这件事并不是故事中那样曲折纠结的,而所谓的介子推抱着书站着被烧死的事情,其他古书中记载这是一个叫''鲍焦''的人的事情,和介子推并没有什么关系。
另外,寒食节其实也是古人很早以前就有的节日,吃冷食也并不是为了纪念介子推,就像端午节一开始也和屈原没有什么关系,反而是个很热闹喜庆的节日一样。
古人推崇介子推的故事、推崇《庄子》与《楚辞》中所描述的那个介子推,是对气节高尚的人的一种推崇,当时古人非常在乎名节问题,认为像介子推这样为君主立了大功的人,如果坦率地接受封赏,反而不如辞官隐居、深藏功与名的人更高尚。
这样的想法实质上是鼓励文人贤士不要追逐利益,要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的人格,以圣人的行为来约束自己,力求达到用人格魅力万古流芳的目标,这个初衷是很好的,只是过度美化故事、编撰虚构的情节,反而让现代研究历史的人容易迷惑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