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8-18 22:09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3 07:04
你好,很多老人到老年的时候就会变得话很多一句话都要说三遍,因为老年的时候事情减少了很多时候都喜欢说太多的话,这样就不会觉得寂寞了。俗话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人上了一定年纪之后,说话往往重复啰唆,喜欢忆旧,固执己见。老人家爱唠叨,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家人该如何看待?
唠叨是老人排除孤独感的一种心理倾诉手段。心理学研究指出,人的心理要获得健康,需要各种环境因素的丰富刺激。如果缺乏这种刺激,人就会变得呆板而神经过敏。老年人从工作或劳动岗位退下来后,就会把注意力过分集中在一些“不顶用”的事情上。譬如热衷于回首往事,因而喋喋不休。晚辈下班回到家之后,老人就会尽情倾诉心中郁积之言。
总体而言,爱唠叨对老人家而言有以下作用:
(一)可以减轻精神压力
语言作为无可替代的宣泄方式,可以帮助老人消愁解闷,使他们心情愉快。据报道说,美国白宫的保健医生曾给布什开过一个减压秘方:话疗,每星期至少与家人交流15个小时以上;夫妻之间每天至少交流两个小时,包括共进晚餐或是午餐。
同理,如果老人每天不爱唠叨,甚至不爱说话,总把不顺心的事埋在心里,日积月累,就容易患上抑郁症。而如果面对这些不顺心的事儿,老人们能够通过意义简单、琐碎的语言唠叨出来,则有助于他们释放压力和不安全感,潜在的抑郁都被语言释放出来,老人身心更健康。
(二)是一种本能心理防卫
子女独立后不少事情不再听命于父母,本能的心理防卫功能会使老人坚持己见与习惯,不赞成小辈的意见和看法。
(三)可以延缓衰老
经常说话的人,能使口腔肌肉和咽喉得到锻炼,有利于保持耳咽管的通畅,使耳朵内外的压力保持平衡,对于耳鸣、耳聋有预防作用。说话时带动眼肌和三叉神经运动,还可防止老花眼、老年性白内障和视力减退。
(四)是老人对晚辈的关心
有的老人觉得自己别无所求,而把生活的希望寄托于下一代,转而对下一代过分关心。
(五)可让大脑更灵活
人类大脑用进废退,每次说话都需要经过逻辑思考,进行语言的提炼和组织,多说话可以刺激大脑细胞,使之保持活跃、兴奋,可有效推迟大脑的衰老进程。大脑有专司语言的功能区,如果说话太少,大脑中专管语言的区域兴奋度就会减弱,不利于大脑的健康运转,多说话可促进大脑这些功能区的发育。所以很多时候做晚辈的要谅解了老人的唠叨。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3 07:05
所谓老小老小就是说一个人真的老了脾气和性格就又像小孩子似的。
基本上大多数老人都会想儿女希望他们陪在身边,老人最害怕的也是孤独。
然相处久了,生活中对一些事情的看法观念都会不同,你不认可就会觉得你不孝顺,所以会出现厌烦的情绪。但这绝对不是老人内心的想法,这是他们无力改变的懂绪流露。
所以作为儿女要懂得老人的心理,这样才能更好的包容和不计较。百孝不如一顺就是这个时候,多尽点心才不会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伤。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3 07:05
因为他们需要被关注,也需要有人听自己说话,想要把一些自己觉得对的正确的思想传递出去。在不停的唠唠叨叨中,是不厌其烦的关心和爱的一种表达,只有当一个人觉得自己的话没有被倾听的时候,才会反复的去说重复的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