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8-18 22:4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8 19:50
在近日召开的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暨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现场推进会上,教育部提出 要通过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破解教师编制不足、师资质量不高不均衡等瓶颈问题。
早在几年前,关于“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教师”的探讨就甚嚣尘上。经过了几年的发展,我们如今可以得出否定答案——“教师很难被AI所替代”。对于老师来说,或许人工智能是“解放”,而非“替代”。另一方面,未来一定是“人机共教”的时代。 人工智能取代不了教师,但不会使用科技的教师必将被取代。
如今,在信息技术推动教育教学变革的时代,为未来而学、为未来而教,对教师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面对新变化,教师要如何迎接新挑战?
如何重新定位教师角色?
教师专业发展有哪些新路径和新方法
……
日前,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十八次学术年会暨第四届教师专业发展学术会议在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召开,“AI视域下的教师素养提升”成为专家们热议的话题之一。
身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
你需要掌握哪些技能、具备哪些素养?
一起来看
聚焦立德树人
师德与师能齐进
“‘继承与重构———基于标准的育人质量提升’这一会议主题,恰恰紧扣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两个最重要的主题:一个是如何进一步提高育人质量,一个是如何进行教育供给侧的结构性调整。”北京*教育工委副*李奕在活动致辞中说,供给侧结构性调整,既包括在教材、课程、教育的资源和环境,更包括在教育的人力资源。面向未来的教育发展方向,学生对教育产品和教育服务的消费将会有新的场景和样态,我们要积极适应。
在服务于孩子健康成长,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人的过程中,*内和*外、家庭和学校和社会以及各个方面怎么能够构成一个统一战线,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相应的资源、环境和服务?“未来的发展可能是多边的,而不是单边的,给孩子创造的教育供给侧的结构应该是多元的,是穿越地域的边界,穿越时空的边界、角色的边界和*的边界,只要能够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人,只要能聚焦到立德树人上,大家做的事是殊途同归的。”李奕说。
教育是培养人、塑造人的活动,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核心是育人,是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学校、教师,始终要牢牢把握育人定位,将育人作为中心工作,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和标准,探索育人的艺术,实现育人质量的整体提升。”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朱之文说。
在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林崇德看来, 教师的专业就是教书育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是师德。“师德建设是世界各国教师素质培养的首要任务,师德师风建设必须与我国国民精神文明建设相一致,师德培养应以‘四有’好老师为目标。”
林崇德认为,师德与师能的一致性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严谨治学,即师能,是培养国家所需优秀人才的手段,是践行师德的基础。教师的业务水平集中体现在创新上,创新的基础在于钻研业务,而教育科学研究是教师创新性的来源。”所以,教师专业化与教学创新取决于教师的基本功,明确教学目的、掌握教与学的过程、抓好教学的效果,是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的三个前提。
面向新的教育生态
未来教师需转换角色
与过去相比,当前教师所拥有的知识更多更有用吗?如何做价值取舍?什么是真正的学生发展?在 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主任周增看来,这是当前教师普遍面临的困惑,这就需要教师要思考什么是面向未来的、最有价值的知识。“教师的专业化不是让教师拥有超越机器的能力,而是对挑战的冷静判断和情感关怀,能判断什么样的知识是有用的,能对受教育者未来前行之路有洞察与预见。” 面向未来,教师还需要研究智能时代中什么是真正的学习。在周增看来,需要构建教师的终身学习体系,让学习成为工作的内容,让组织成为工作的形态,让共同成长成为工作的目标。“面向未来的教师发展,其核心是教师的自我超越。优秀教师的特征是拥有学习热情和学习能力,能够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周增说。
在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副主任曹培杰看来,人工智能时代, AI技术不会取代具有硬核实力和卓越能力的优秀人才,但教师的内涵还会变化。他分析称,未来将会有两个发展趋势:一是教师角色的分化,在线学习服务师已经成为一个新型职业,学习指导师、问题诊断师、学生分析师可能是一位教师的不同角色。二是教师能力的综合,一专多能的跨学科STEAM教师、双师型教师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曹培杰还认为,未来教师,还会有三种角色定位。“未来教师,不是教学的师傅,而是读懂学生的分析师;不是教学的师傅,而是学的专家,是重组课程的设计师;不是教学的师傅,而是连接世界的策划师,把全世界的优秀资源提供给学生。”
“当教育无法满足技术发展的需求,会给社会造成烦恼;反之则能够创造巨大的财富。以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技术跃迁,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需求。”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教授杨晓哲认为, 教师要尽可能体验更多新的技术,体验这些新的技术给教育教学带来的新的可能性。
在今年上半年,我们经历了一段非常特殊的疫情期间的大规模线上教学。“在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体验中,教师在这样的技术空间中不仅仅是扮演新授课老师的角色,意味着更多教学时空的拓展。教师也在更广泛的合作中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杨晓哲认为,在这样的视角下,我们就会思考未来的教育会形成怎样的一种新生态,这是每个面临未来的老师所需要思考的一个全新课题。
为未来而教
教育生产方式要变
“面向未来,学生的学习应该指向迁移应用,以线上线下融合为主要方式,实现深度学习。所以,二十一世纪的老师,要用技术支持学生的深度学习。”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海淀进校教育集团总校长、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罗滨谈到,育人能力提升如何高质量地发展,就一定要有高质量的教育体系。而其中,最好的教育需要最好的老师。
“新时期对老师的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关注的是教学能力要转向课程育人能力。”罗滨认为,保障教育质量提升,要加强团队建设,促进教研员、教师的研究型实践,关注成果转化,将“个体实践”转化为“群体探索”,将“学校案例”转化为“区域实践”,将“实践案例”转化为“教研课程”,将“实践成果”转化为“行政文件”。
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数学学科高级教师刘艳京分享了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经验。疫情期间,学校积极探索“微教研”模式,以教研组为核心建构教研共同体,开展研修活动;加强“导学促学”教学设计与实施,增强学习过程的互动性、体验性和生成性;建设数字教室,打造高效互动课堂,不断优化教与学策略。“这些当时在我们看来是挑战,如今转化成教师专业发展的宝贵资源,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有利契机。”刘艳京说。
教育最核心的资源是什么?在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教授郑旭东看来,答案是老师。所以和技术相比,老师永远都是发展体。“一定程度上,教育、教学、教师总是在追赶技术发展的路上。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不是需要教师什么都会,而是注重团队分工合作,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共同发展。”郑旭东认为,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升应聚焦与教学相关的信息素养提升,目标在于转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而这,正是教育的生产方式。
教师应当如何正确认识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关系?AI视域下,如何立足于教师实践、教师教研两个视角,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径和新方法?……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冯晓英教授认为,要从“道”“术”“器”三个方面重点关注AI视域下教师素养发展的问题。“变革时代下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具有融合特征,包括多学科、多主体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专家智慧融合。这就需要*度和多层面创新,包括教师专业实践和教师教研创新的新模式、新路径和新方法;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式创新。”
名家观点
*度“赋能”教师 全方位提高育人质量
顾明远(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提出要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我们要提高教育质量,要给老师*度赋能。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应该从各个层面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内在的动力和外在的支撑。
从学校层面来讲,要通过提升校本教研品质为教师赋能,要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营造一个向上向善的文化氛围,形成一个典型和谐积极的文化标志。校长要通过提升校本教研的品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全面成长。校本科研要整体规划设计,聚焦本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难点,让更多老师能够深度参与,边研究边进行教学实践,持续地进行教育改革,提升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关注每一个教师发展的潜能和个性化发展的需求,通过机制创新来激发老师的发展能力。
从区域层面来讲,要充分发挥教研力量,为教师成长赋能。新时期教研应该回应时代的变化,主动作为,创新教师研修的内容、研修的模式、研修的机制,全方位地构建教师研修体系,全面支持教师将课程改革育人的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
2020年上半年应对突发的新冠疫情,全国大规模进行长时期的线上教学,这也是一次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规模试验。线上线下融合式的教育教学,逐渐成为教师的新常态。丰富学习资源的供给,学习内容的重建,学习流程的再造,探索教育技术支持下的教学和教研成为关键。发挥人工智能的优势,实现时空自由的转换,人机亲密协作,数据及时跟踪,资源共建共享,个性共性兼顾;加快发展面向每一个学生、适应每一个学生,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同时,我们在运用信息技术方面,也要科学地利用,要预防信息技术的风险。一方面要了解信息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认识到互联网﹢教育、人工智能﹢教育的优势;另一方面,也要了解它有哪些风险,我们要规避风险,保护学生的隐私和信息的安全。
课程改革是教学领域的核心工作,未来要在创新育人的方式,提高育人质量上下功夫,构建综合育人的体系,培养优秀的时代新人,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