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8-19 00:5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0 16:56
《清明上河图 》中表现的事物十分繁杂 。对人物 、建筑、树木 、车马、舟筏等等不同对象的表现, 运用了不同的笔法。人物的面部及须发, 用笔柔而细;人物的衣纹佩饰, 用笔劲而健。
建筑物与车船 ,用界画手法,用笔精实匀密,结构分明;树木 ,老干枯劲,新枝挺柔,用笔变化苍润;虹桥之下的急流 ,用笔生动流畅 ,等等,不一而举。
《清明上河图》运用传统绘画“远上近下 ”的画理 ,以步观景 ,步 换景移 ,极为精细地构成了城市的 “立体景观 ”, 组织出极为丰富的人群活动, 使读者有行而入之、 随游人观景赏情之感 。
《清明上河图 》是中国绘画艺术现实主义的杰作 ,画面所表现的题材内容具有高度的历史文献价值。因此 ,千载之下 ,这部历史画卷在我国古代绘画史上始终是具有不朽意义的传世作品。
其作者张择端饱满的创作热情 、坚韧的创作毅力、严谨的创作态度以及极为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极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在中国绘画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永为后人仰慕、叹服。
《清明上河图 》介绍
《清明上河图 》绢本,长528.7厘米 ,宽24.8厘米 ,画卷以全景式构图 、严谨而精细的笔法, 展现出汴梁汴河沿岸及东南角门里市区清明时节的社会生活风貌。
画面的内容结构大致可分为三个段落:画卷右端起,始为城郊的农村风光,寂静的原野,略显寒意,渐而有村落田畴,嫩柳初绿;有上坟回城的轿马人群,行走于稀疏的树石、潺潺的溪流之间,点出了清明时节的景象。
渐而人物增多,房舍逐渐稠密,河道也渐显宽广,画面的气氛随之热烈。中段以 “虹桥”为中心 ,形成了全画最为紧凑、最为热闹的场面。
虹桥横跨在汴河之上,桥身全由巨木架成,有梁无柱,结构精巧,规模宏敞,形制优美,宛如长虹。桥两端连接街市,来往行人熙熙攘攘,车水马龙,与桥下紧张的水运相为呼应。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清明上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