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8-18 16:5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5 08:41
根据具体情况,如果双方同意,则不计算。肇事逃逸的主要条件是:肇事者知道自己造成了交通事故,即肇事者必须知道自己的行为导致了交通事故,这是肇事者的主观认知因素。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交通事故逃逸是指交通事故当事人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管理法规,造成重大事故、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或者拘役;交通事故逃逸或者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一百一十二条 本规定中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