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反清复明"奔走的革命者,是不是大多是南方人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8-30 16:4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4 16:08
作者:里芃芃
链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6739512/answer/3531865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清朝则是一个实行“大满族主义”、“满族至上”*的王朝,全体满族八旗子弟,“不农不商不工,坐食汉人膏血”,不从事任何生产活动,依靠剥削其他民族为生,而且在*、经济、军事诸多领域拥有大量超出其他民族的特权,连参加科举考试都有相当于汉族考生30倍以上的录取率。当然这都是可以理解的,封建王朝的民族统治性是特征之一。清朝统治者还实行大满族主义同化*,粗*涉其他民族的民族传统和风俗习惯,例如以死刑为威胁,强迫汉族人民放弃自己的传统服饰与发型,改用满族的风俗习惯,即所谓“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清*的这些*,都对民族关系产生了很大的破坏作用。由于现实中清王朝对汉族人民实行的各种民族不平等和民族歧视*,加上清军入关时对汉族人民进行的血腥大*留下的痛苦历史记忆,引起部分汉族人士的强烈不满,他们追忆历史上明王朝统治时期本民族相对较高的社会地位,提出了“反清复明”的口号,来表达他们推翻清王朝民族歧视的统治,恢复汉族合法权利的*愿望。“反清复明”这一口号,几乎贯穿整个清王朝统治时期。当然,汉族人提出的反清复明也是想要夺回统治的。
南方反清复明的人数多少在数量上没有绝对的统计,所以不敢说哪里多哪里少。如果硬要找个理由的话,可能是明朝定都过南方,南方人有感情?以及清统治以后,东南沿海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外寇侵略?而是满洲相对东北多,所以汉满民族问题也是关键点。因为统治者总是以自己特权,压迫被统治者,当统治者是外族时,这种矛盾更加尖锐。 清朝前期确实把汉族当做下等民族,因为生存环境,价值观不同。他们认为汉族是懦弱的,女真人连女子都比汉人强。 金国灭亡后,女真人仍是散居于东北,分为建州、海西、野人等部,建州部到了努尔哈赤时强大,他吞并了女真各部,复用国号为金,是为后金,后皇太极又把女真族改名为满洲族,国号改为大清,是为清太宗,定都盛京即沈阳。从原来臣服于明朝的少数民族正式对立。 所以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下,这是造反,并且是外族入侵。所以南下过程遭到了强烈反抗,文化的冲突(留发不留头),激起*。。。 清统治者为了缓和矛盾,一直推行“满汉一家”。但是,满洲贵族不同意,他们始终享有特权。 清末*特别*,面对外国列强的侵入总是割地、赔款求和。因此,本来已平息的反清复明再度引起了热潮,当时最大的反清复明组织就是洪门。
就“反清”(不一定是要复明)来说,其主要参与人士确实多为南方人,包括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乃至晚清的太平天国洪秀全等人,基本都是南方人,但北方人也参与了一些反清活动。为什么南方人较多?愚以为大致为三点,首先,明末,北方各省受明王朝剥削压迫严重,这才有了后来的明末农民大起义,而南方则受影响较小,社会较为安定;其次,李自成灭亡明朝后,在南方相继或同时出现了四个南明小朝廷,他们均以正统自居,在当时的南方产生了一定影响,在被清朝灭掉以后也获得了一部分南方人的同情,继而产生反清斗争;第三,随着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在宋朝时完成南移,南方在经济文化等领域已超越北方,加上宋明理学的影响及汉人存在多年的天然的优越感(看不上少数民族统治中国),才导致了南方人在反清活动中十分活跃。以上均为个人见解,仅供题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