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0:13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20:51
郑和七次下西洋,都有翔实记载。至于为什么是七次,是因为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后去世了。
郑和去世地点至今都是个谜团,有说法是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回来的途中去世的,也有说法是郑和在家中病世的。郑和去世了后郑和下西洋次数就停留在7次了。
为什么没有延续呢?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一、没钱了
郑和下西洋,*意义大于经济利益。郑和每次下西洋,确实能带回丰厚的“土特产”和“财宝”,但每次下西洋的开支更是巨大。郑和下西洋除了我们熟知的几十艘“宝船”外,随行有二百多艘小船,二万七千多人,单是维护费和吃穿用度都是天文数字,如《明史》记载,耗费不可衡量。
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赀。
之所以没钱并不是说郑和下西洋掏空了国库,而是当时朱棣穷兵黩武,比如五征漠北,配置可是50万大军,几百万民工,明朝财政系统已经快奔溃了。更何况郑和下西洋是属于长线投资,每次出发需要的费用都是天文数字,带回来的东西变现又慢,后期已经不具备大型远航的资金支持了。
二、够了
郑和还没下西洋,朱棣提出这个想法,以刘大夏为首的大臣极力反对,因为明太祖朱元璋早立下了的“不许寸板下海”的祖训,朱棣力排众议,才有了第一次下西洋,而后每次下西洋都有反对的声音,郑和七下西洋后,不管是从*还是文化角度,目标已经达成。况且每次下西洋,牺牲的的军民都很多,所以当时是从上到下都觉得已经够了。另外有趣的事是:郑和带回的胡椒当大臣的工资发,竟然发到了成化七年(1471年),估计大臣们都给胡椒吓怕了。
刘大夏说:“三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刘大夏就是把郑和航海图藏起来的那个,生怕再次下西洋。
三、海上无敌了
郑和下西洋,可不单单是面子工程,挑衅者有之,不甘继续做附属国者亦有。于是,郑和在下西洋途中是“拳”打锡兰国、〝脚”踏苏门答腊,顺手又灭了几波海盗。四海八荒莫不臣服,大大的宣扬了国威。当时明朝水军已是众所周知无敌的存在,没有了继续下西洋宣扬的必要。
总结:
郑和七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跨度最长的海上远航,它不仅仅大力宣扬了我们明王朝国威,带来了各地珍贵种子,提升了明王朝对海岸国家的控制力,同时也恢复了明王朝对南洋诸岛的管辖。但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遗憾的是《郑和出使水程》遗失了,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没有《郑和出使水程》等于要重新探索,这也是后期没有再下西洋的原因之一,而后明朝水军没落也是在所难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20:51
这个问题也是好奇怪,人家郑和七次下西洋仅仅就是去了七次而已,并没有刻意要规定自己去几次,我相信再给郑和更多的时间,别说七次了,十次都有。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20:52
因为据统计郑和一共去了七次,当时郑和受到皇帝信任,几次下西洋,据统计一共出去七次。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20:52
因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扬大明国威,再加上每次下西洋都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下了7次西洋之后,明朝的统治者认为已经达到了目的,就不再下西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