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当前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意义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0:04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11:26
概括讲: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具体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命运和出路、关系到中国社会的命运和出路、关系到中国*党的命运和出路。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命运和出路
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永葆生机和活力,就必须民族化、当代化、现代化。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如果以1848年《*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至今已有158年了。马克思主义于德国产生后,就把解放全人类、在全世界实现社会主义和*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崇高使命。而要实现这样的伟大理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就必须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样马克思主义就必然要走出德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各国的民族化过程。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58年前,它要继续指导当今和将来的世界社会主义与*主义运动,就不能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就要在实践中不断向前发展,就要不断以新的内容来丰富和发展自己,以使自己始终充满生机活力。也就是说要不断与时俱进,实现其当代化和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当代化、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党先后创立了*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由于中国*党人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充满着生机和活力,体现出巨大的理论威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针对性和生命力,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光明前景。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系到中国社会的命运和出路
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充分证明了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近代以来,西方的两种*理论,即资产阶级*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理论都先后传到中国,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中国的先进分子先是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理论,进行了英勇的改良或暴力斗争,虽取得了推翻清王朝的辛亥*的胜利,但旧民主主义*最终走向失败。后来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马克思主义并以其作为救国的强大理论武器,中国*才有了新的出路。中国*党成立后,中国*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带领全国人民先后开辟了中国特色的*道路和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胜利。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充分证明了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指导中国社会的发展。可以说,正是中国先进分子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党人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才使中国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仍至关重要。要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十多亿人口的大国中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任务无疑是十分艰巨的。我们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建设创新型国家,要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要加强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构建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确保党的生机活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等,都离不开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马克思主义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所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前途和命运。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系到中国*党的命运和出路
中国*党的诞生、发展、壮大与马克思主义紧密相关。中国*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党,没有中国*党的奋斗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坚持、运用和发展。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中国*党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产物。中国*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的,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建立起来的,离开或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那就不叫*党了。
是否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从我们党85年的历程来看,土地*战争时期,王明“左”倾错误就是以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来对待马克思主义,不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搞*,因而给党和红军造成了严重危害。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文化大*”,我们党所犯的一系列“左”的错误,反映了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也是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只有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我们党的事业才能胜利发展。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能力也是党的执政能力与先进性的重要体现。能否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方向和原则,能否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关系到我们党能否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我们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必须不断提高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能力。能否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不断坚持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关系到我们党能否保持先进性的问题。*在庆祝中国*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关乎党的生命。马克思主义政党要保持和发展先进性,必须与时俱进地研究、提出、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所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也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 。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11:27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是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概念。这个思想虽早已有之,但形成明晰的科学概念,既要有实践的积累,又要有理论的准备。至抗日战争前期,这两个条件都已具备。以*为代表的中国*党人对中国*的历史经验进行初步总结,写出了许多重要著作,特别是《中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的写作,为在理论上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有了这个前提,提出至今仍为“显学”的科学概念乃是势所必然。*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这个科学概念时说:“*党员是国际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但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之一部分而与这个民族血肉相连的*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在这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民族化”这一基本内涵非常明确。此后,*又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或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实践(或具体实践)相结合(或之统一)”的科学概念,来表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这两个科学概念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识史的第一块里程碑。
二是明确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特色*道路。先是在六届六中全会报告中,*根据抗日战争的新形势,分析了中国社会的特点,指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要走相反的道路。这就是“乡村能够最后战胜城市”的道路。随后,在《<*党人>发刊词》、《中国*和中国*党》等著作中,*进一步阐释了中国*走这条道路的必然性、必要性和可能性等问题,并且深刻地论述了这条道路是中国*胜利之路的基本经验,这就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的“三*宝”思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有中国特色的*道路的开辟及其理论上的成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重大成果。
三是构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核心理论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道路理论无疑是中国*的重要基础理论。但是,如何对党在二十世纪上半叶领导的*进行定位,更为系统、深入地回答中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则不是这个理论所承担的任务,而需要外延更大、层面更高的理论来解决。抗日战争的伟大实践,锻炼了中国*党人正确处理*与阶级矛盾相互交错呈现的极端复杂局面的驾驭能力和斗争本领,促进了中国*理论的提升。*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进一步总结了中国*的历史经验和抗日战争的新鲜经验,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概念,对党领导中国*的性质进行了科学定位。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党人在这时构建的和后来继续丰富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精辟地论述了“什么是新民主主义*,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的对象、任务、领导权、动力、前途、发展阶段、总路线,以及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文化的基本纲领和*等诸多重大问题。这个理论为最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作了最重要的理论建构。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贡献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人。他不仅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指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道路,成为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人;并且,他率先在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尤其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标志性成果——*思想,成为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第一,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的提出,是*探索适合中国*道路实践的产物。“五四”时期,早期的*党人如李大钊就敏锐地意识到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还须使之与中国的实际结合。虽然没有使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但在实际上已经具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由于中国*党一诞生就投入到激烈的*斗争实践,对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这个问题,在很长的时期里缺乏认真的讨论,因而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的现象逐渐滋生并日益浓厚,最终在党内占据了统治地位,乃至连续出现了三次“左”倾错误,给*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在中国*几度遭受曲折反复的过程中,*深刻地认识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极端重要性。1938年9月召开了六届六中全会,*在《论新阶段》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他指出:中国*党人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的面目为之一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成为当时*主要领导人的共识,经过延安整风运动,更成为全党的共识。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既是在对中国*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抽象出的概念,也反映了中国*党特别是*在实行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上的高度自觉性。
第二,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虽然没有像“实事求是”一词那样给予明确的界定,但他阐明了它的基本含义。他认为,“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他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对于中国*党人说来,“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归结起来,*的观点就是: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就是“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马克思主义,使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这些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表述,其核心或本质,就是后来*所说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的实践之统一”,就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
第三,指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道路。怎样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也是*极为关注的问题。*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途径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其关键是创新。*提出的理论联系实际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按照中国特点去应用”马克思主义。所谓“中国的特点”,即“中国实际”,包括“中国的历史实际和*实际”。显然,“按照中国特点去应用”马克思主义,就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延安整风期间,*鲜明地指出: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有的放矢”,“马克思主义之箭,必须用了去射中国*之的”。另一方面,就是“要使中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说,“我们反对主观主义,是为着提高理论,不是降低马克思主义。我们要使中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他强调,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其重要表现之一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总结中国*的经验,使之上升到理论认识的高度,形成新的理论。一方面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另一方面要使中国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化,这就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全部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道路。
第四,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标志性成果——*思想。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在探索中国*道路的过程中,率先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立了农村包围城市这一与**不同的道路,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内容方面开始用中国*的具体实践来表现、充实和丰富,开始其中国化。在后来的理论创造中,*还将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中的一切有价值的优秀成果进行一番改造后,用来充实、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使其在内容上带有中国的民族文化的特点,从而在实践上成为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人,构建了完整而又系统的中国*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第一大理论成果——*思想,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创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11:27
坚持以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并根据实践的新鲜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先进性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的党*,在领导全国人民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进程的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以鲜活的时代内容,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
一、求真务实,努力在实践中深化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党执政规律的认识,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的党*不仅明确提出了“求真务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的科学论断,更是在各项工作中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找到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动中国发展的突破口,创造性地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一系列符合我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的重大战略思想。
沿着这样的逻辑,我们党找到了理论和实践的突破口。十六大以来,党*审时度势,紧紧抓住世情、国情、党情科学结合起来的关节点,及时洞察到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以及西方工业化国家在这一进程内陆续出现的问题在我国现阶段也集中凸显出来这一事实,深刻认识到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多样化深入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利益矛盾更为突出这一趋势,全面分析了党在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中保持和发展先进性面临的新课题,一方面从全面分析国情入手,探究我们究竟面临着怎样的发展形势,另一方面深入思考统筹解决问题的根本思路,不断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
二、科学发展观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出来的,内涵丰富、意义重大,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指导思想,也是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
早在2003年4月抗击非典的实践中,*就提出了要坚持全面的发展观,积极探索加快发展的新路子等重要论断,初步显现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想。同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并将其作为深化经济*改革的指导原则,强调要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005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集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规划了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从全局工作的部署上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作为我们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
从此,科学发展观从统筹解答中国面临的发展问题出发,进一步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指导思想,集中体现了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是党在指导思想上与时俱进取得的重要成果。2007年6月25日,*同志在*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的重要讲话中,进一步揭示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科学内涵、精神实质、重大意义,强调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就为进一步提高全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供了更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方*指导,也为开好党的十七大作了十分重要的*准备和思想准备。
三、党*提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深化对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阶段性特征的认识等重要思想,为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实处,*又向各级领导干部提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的要求,并把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强思想*建设和深化干部制度改革予以切实保证。最重要的是,与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相伴随,我们党对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来的阶段性特征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进一步将科学发展观建立在更加牢固的实践基础和理论依据之上。
2004年5月5日,*在江苏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中论述为什么说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的问题时,实际上就概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阶段呈现出来的八个方面的阶段性特征。在2005年10月11日举行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同志明确提出并系统阐发了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的十个主要方面的重要阶段性特征,强调:“深入研究和把握这些阶段性特征,是我们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推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前提。”
这十个方面的重要阶段性特征告诉我们: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在经济*改革、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经济总量的扩张、“三农”问题的推进、科技事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展差距的缩小、人民内部矛盾的处理、社会稳定的维护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但经济社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之后,有些问题就突出地暴露出来,其中,有些问题是西方工业化过程中曾经出现过的,但有些问题与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改革的实际息息相关,解决起来难度很大。面对这么多的问题和挑战,不统筹解决涉及经济、*、社会、文化、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的发展问题,彻底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思路、提高发展质量,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事业确实面临着兴衰成败的危险。
四、围绕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其它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也应运而生。
随着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指导思想,在实践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需要解决的一系列其他重大问题,如科技发展、*保障、社会环境、“三农”、精神文明、国际环境、党的自身建设、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推进祖国统一等等,也就被随之提了出来,回答这些重大问题,也形成了一系列内涵非常、意义重大的战略思想。主要包括:关于确保中国*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这一*本色不变的坚持以人为本的战略思想,关于着眼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建设和谐文化的战略思想,关于着眼于重新规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事业全局健康发展、思考统筹解决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社会变革积聚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关于着眼于赢得发展的主动权、真正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轨道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思想,关于着眼于发展的全局、促进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全面协调发展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思想,关于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的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战略思想,关于新世纪新阶段军队要履行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的历史使命的战略思想,关于解决台湾问题要贯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活动决不妥协的战略思想,关于着眼于为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有利外部条件的总要求,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战略思想等等。
从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理论和实践要求来说,党*十六大以来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构成了一整套我们党新世纪新阶段治国理政的新思路和新方略,深刻地反映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的大势对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愿望和期待,生动体现了当代中国*党人保持和发展自身的先进性、敢于直面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的*本色和战略气魄,因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宝库,是新世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具有重大的*意义、理论意义和历史意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11:28
一切从实际出发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