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的故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0:11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8 07:30
水缸的秘密
瑞金沙洲坝的杨大娘是红军家属。大儿子参加红军以后,家里少了一个劳动力,里里外外什么事都要她自己操心。
1933年7月的一个傍晚,杨大娘浇完菜园,回家准备挑水做饭。她刚拿起扁担,却发现水缸里的水满满的。大娘奇怪了:前天水缸满,昨天水缸满,今天水缸又满了。这是怎么回事?她问小儿子:“小发仔,下午你挑水了吗?”
11岁的小发仔把头摇得拨浪鼓似的,说:“我没挑。”
杨大娘越想越觉得奇怪,就跑到田头问代耕队长:“我屋里那口水缸,天天都满满的。是你派人给我家挑水了吧?”
“没有啊,”代耕队长也感到奇怪,将信将疑地问,“真有这样的事?”
正说着,上屋的二婶也提着菜蓝子走过来搭话:“是啊,我屋里的水缸也是干了又会满,满得都快要溢出来 了,不知道是谁在做好事。”
代耕队长把斗笠往头上一扣,笑笑说:“毛*主张调查研究,你们该去调查调查呀!”
杨大娘和二婶觉得这话有理,俩人商量了一阵,就各自回家了。
第二天,杨大娘擦桌子、洗衣服,不到下午,满满一缸水就用完了。她故意不去挑,也不下地干活,早早拿起一双鞋底,坐在门口,和二婶你一针我一线地纳起鞋底来。她俩鞋线扯得嗦嗦响,纳好鞋底又上鞋帮,四只耳朵听动静,两双眼睛观八方,边做针线活,边搞起“调查”来。但是等了半天,也没有半点儿动静,她俩心里纳闷极了。
太阳离西山只有两竿高的时候,杨大娘忽然听见屋里的后门响了,接着又听到水桶铁钩碰撞的声音。她俩惊喜地互相丢了个眼色,不约而同地喊了出来:“这回捉到了!”说着站起身就往屋里跑。
杨大娘刚进门,差点跟一个挑着水桶的人撞个满怀。她抬头一看,见这人身材高大魁梧,穿一身红军*,正冲着她和二婶笑。望着他那双明亮的大眼睛,她觉得很面熟,但是又记不起在什么地方见过。二婶一下就认出来了:“呀,这不是毛*吗!”
二婶拉着毛*坐下,杨大娘赶忙端上一碗茶,说:“毛*,你来沙洲坝不久,可处处爱护体贴老百姓,叫我们怎么感谢你呀!”
毛*喝着茶,和两位红军家属聊起家常来,问她们:生活有没有困难?代耕队耕的田满意不满意?房子漏雨不漏雨?小孩子在列宁小学的功课好不好?一直谈到天擦黑,毛*又要去挑水,非要把水缸挑满不可。杨大娘拗不过,只好答应了。
毛*为杨大娘和二婶家挑水的事,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姜墨林
1937年中秋刚过,黑龙江大地上就下了一场半人深的大雪。侵华日军趁天寒地冻,调动10多万大军,切断了东北抗日联军二路军总指挥部和在外作战部队的联系,想把缺少过冬棉衣和粮食的抗日战士冻死饿死在山上。
总指挥部决定派一支小部队到依兰县城去,找地下党和抗日救国会,筹划些粮食、棉花和布匹,运回根据地;可是,这样重要和危险的任务由谁来领导完成呢?首长把眼光落在了16岁的姜墨林身上。
姜墨林出生在牡丹江西岸一户贫农家里,十一岁就参加了儿童团,十三岁就进抗日联军部队,成为一名正式的抗联战士。他人虽小,却十分机灵、胆大,组织上经常派他到敌人眼皮底下传书送信,每次都*地完成任务,连日本鬼子和汉奸都知道他的名字,可就是没抓到他。因为他肯动脑子,作战勇敢,很快就担任了小队长。这次首长又把任务交给了他,他心里自然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姜墨林带着一小队骑兵来到依兰县城外,他让大家把马和爬犁隐藏好,自己换了一身脏衣服,然后背起一条破麻袋,里面装上又脏又臭的黄豆,把两万块买货的钱藏在里面,大摇大摆地朝城门走去。
把守城门的日本兵见来了个小孩,上前盘查。姜墨林抓一把黄豆给他们看,说:“马料的卖!”日本兵闻到一股酸臭味,赶忙捂着鼻子,甩手让他过去了。
姜墨林进城后顺利地找到了地下党的同志,说明了来意。地下党组织决定通过抗日救国会发动群众购买物品。姜墨林留下钱就出城等候。
城里的群众很快把物品置办齐了,他们用各种办法,偷偷把物品运出城外,交给姜墨林小分队。地下党还派出游击队护送运输小分队赶回驻地。
运输小分队装好爬犁刚出发不久,敌人就发现了,立刻派出马队追击。姜墨林打发其他运输队员争分夺秒赶回营地,自己留下来和游击队一起伏击敌人。
不一会儿,敌人的几百名骑兵迫上来了。姜墨林嘱咐大家:“沉住气!我们要缠住敌人,保证运输队返回营地!”
敌人在埋伏圈里遭到意想不到的突然袭击,一下子就乱了阵脚。姜墨林率领战士激战了两个多小时,为运输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天黑以后,他下令撤出战斗,去追赶运输队。第二天,运输队满载着越冬物品,与总指挥部派来的接应部队汇合了。
抗日联军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同志拉着姜墨林的手,激动地说:“你们得胜归来,这是一个奇迹!全军的同志们感谢你们!”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8 08:48
马豪,原名冯圣发,慈溪县慈城镇(今宁波市江北区)人。1939年加入中国*党,1942年参加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1947年5月在华东野战军一纵队二旅(1947年1月旅改称师)四团二营四连参加孟良崮战役,在围歼敌七十四师战斗中光荣牺牲。
(一)
1923年,马豪出生于慈溪县慈城镇东高楼址。父亲冯可钧是杭州一家中药铺店员,靠工薪维持家庭生活,失业时生活无着,靠母亲当女佣或借债、典当、编织草帽等微薄收入度日。由于家庭贫困,马豪读到小学毕业就失学了。当时正值七七芦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慈溪与全国各地一样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马豪受到抗日救亡运动的进步思想激励,积极投身救亡活动。他废寝忘食地到处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激起了群众抗日救国的热情。同时受其大哥冯伯华、二哥冯舜华(均系*党员)的影响,于1939年加入中国*党。入党后参加了地下党组织的秘密游击队,并担任了慈溪县地下党的秘密联络站工作。
1942年,父亲送马豪去杭州胡庆余堂中药店当学徒。没过多久,马豪就离开药店,仍回到慈城,继续从事慈溪地下党的秘密工作。同年新四军浙东游击司令部在慈北成立,组织上就送他去游击司令部入伍。
(二)
1945年10月初,为谋求和平,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奉命北撤。马豪随浙东纵队撤至江苏涟水。11月,部队在涟水整编,苏浙军区与二纵队(即浙东纵队)、四纵队和苏中军区教导旅组建为新四军第一纵队,浙东纵队改称为第三旅,马豪就在三旅工作。涟水战役后,部队转移到山东。1946年12月宿北战斗结束后调二旅(1947年1月旅改称师)四团四连任*指导员。
马豪思想纯朴,待人热情诚恳,处处以身作则,又善于做*思想工作。行军途中他经常帮助体弱的战士扛*,还边走边和战士谈心,把*思想工作做到战士的心坎上,沿途鼓励战士“莫掉队,坚持就是胜利”,使部队保持高昂的战斗情绪。
1947年初,鲁南战役、莱芜战役的胜利,部队俘获了大批蒋军官兵,因而教育、融化新解放过来战士的任务成为部队*思想工作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关键是迅速提高他们的阶级觉悟,使之成为人民战士。对如何教育、争取、融化新战士没有现存的经验,只有逐步摸索。一七五团(前身四团)四连军事、*工作基础都比较好,加上*指导员马豪工作认真负责,平时与战士同甘共苦,深受战士爱戴,在连队有着较高的威信,所以教育、融化新战士工作就在四连先走一步,探索经验。这项工作在四连开展以后,马豪召开连队党支部支委会传达纵队*指导员会议精神,研究确定了开展诉苦运动的工作部署。诉苦运动从引导大家倒苦水开始,启发大家的阶级觉悟,而后转入控诉反动阶级总代表蒋介石罪行,掀
起报仇立功的*,达到“当人民战士,为人民解放而战”的目的。
马豪工作艰苦踏实。为了搞好诉苦教育,除开会布置外,他夜里深入到班里亲自找骨干、新兵谈话,了解家史、个人遭遇。有些北方新兵听不懂他的宁波口音,他总是笑眯眯地不厌其烦地重复一二遍。在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下了许多人的阶级恨、血泪账,为进行诉苦教育获得扎实的思想、组织资料。马豪还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善于宣传鼓动,表扬先进,帮助后进,《工农兵》团报经常刊登他的稿件。诉苦教育中,每次集会,他总是亲自指挥选唱一段他用秧歌调自己填词的“穷的穷来富的富,穷人天天受痛苦,吃不饱来穿不暖,牛马生活真难过”……诉苦大会上的标语、口号:“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控诉旧社会,认清吃人鬼,翻身得解放,跟定*党”、“参加*,一心为人民,*蒋介石,报答毛*”等等也都是他自己拟定,用纸涂墨写成的。
在诉苦运动中,新老战士都受到了深刻的阶级教育,普遍诉说了在旧社会、旧军队身受的压迫,倾吐苦水,决心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苦练本领、杀敌立功,从而提高了部队阶级觉悟,增强了战斗力。诉苦运动所产生的巨大力量,在以后的战斗中,就显示出来了。四连新战士马思进在诉苦教育中扎下阶级觉悟的牢固根基。5月,打孟良崮战役中,他带领一个战斗小组机智勇敢杀敌,被命名为“马思进先锋小组”,而他荣获*人民英雄称号,全连立集体功一次。
(三)
1947年5月13日,孟良崮战役打响,第一纵队奉命协同各路友邻军对孟良崮及其周围诸高地发起总攻,纵队决定:以独立师3个团展开在大山场以东杨家庄、叶家沟地域由南向北攻击540高地,以第一师第一团展开在285高地以南地块540、520高地攻击,以第二师第四、第六团展开在285高地及其以北地域向520、540高地攻击。5月15日18时,总攻全面发起,由于未能有效压制敌阵火力,没有成功。16日2时,第二次总攻发起,独立师第一第三团、第一师第一团、第二师第四、第六团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分路向520、540高地猛扑,敌人企图作垂死挣扎,居高临下,以炽盛火力阻止我军前进。我军各部队不顾任何伤亡,干部身先士卒,党员、模范奋勇带头,前仆后继,以排山倒海之势与敌展开激烈争夺战。在这万分危急时刻,第四团第四连马思进带领一个战斗小组,抢占了一个小山头,敌人用密集的火力、10倍以上的兵力连续三次向小山头拼死反扑。马豪眼见马思进那里战况激烈,不顾地形极端不利,带领一个班来支援他,不幸被敌人的铅头子弹击倒,*被打
了两窟窿,血流如注,当场英勇牺牲,时年仅24岁。
孟良崮战役结束后,部队在进行评功中,联系到马豪战时、平时的一贯表现,特别是在*思想工作上有创造性,追认他为“纵队模范指导员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8 10:23
狼牙山五壮士
灯光
十六年前的回忆
=================
这些行吧??
LL去so下下就行啦~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8 07:30
水缸的秘密
瑞金沙洲坝的杨大娘是红军家属。大儿子参加红军以后,家里少了一个劳动力,里里外外什么事都要她自己操心。
1933年7月的一个傍晚,杨大娘浇完菜园,回家准备挑水做饭。她刚拿起扁担,却发现水缸里的水满满的。大娘奇怪了:前天水缸满,昨天水缸满,今天水缸又满了。这是怎么回事?她问小儿子:“小发仔,下午你挑水了吗?”
11岁的小发仔把头摇得拨浪鼓似的,说:“我没挑。”
杨大娘越想越觉得奇怪,就跑到田头问代耕队长:“我屋里那口水缸,天天都满满的。是你派人给我家挑水了吧?”
“没有啊,”代耕队长也感到奇怪,将信将疑地问,“真有这样的事?”
正说着,上屋的二婶也提着菜蓝子走过来搭话:“是啊,我屋里的水缸也是干了又会满,满得都快要溢出来 了,不知道是谁在做好事。”
代耕队长把斗笠往头上一扣,笑笑说:“毛*主张调查研究,你们该去调查调查呀!”
杨大娘和二婶觉得这话有理,俩人商量了一阵,就各自回家了。
第二天,杨大娘擦桌子、洗衣服,不到下午,满满一缸水就用完了。她故意不去挑,也不下地干活,早早拿起一双鞋底,坐在门口,和二婶你一针我一线地纳起鞋底来。她俩鞋线扯得嗦嗦响,纳好鞋底又上鞋帮,四只耳朵听动静,两双眼睛观八方,边做针线活,边搞起“调查”来。但是等了半天,也没有半点儿动静,她俩心里纳闷极了。
太阳离西山只有两竿高的时候,杨大娘忽然听见屋里的后门响了,接着又听到水桶铁钩碰撞的声音。她俩惊喜地互相丢了个眼色,不约而同地喊了出来:“这回捉到了!”说着站起身就往屋里跑。
杨大娘刚进门,差点跟一个挑着水桶的人撞个满怀。她抬头一看,见这人身材高大魁梧,穿一身红军*,正冲着她和二婶笑。望着他那双明亮的大眼睛,她觉得很面熟,但是又记不起在什么地方见过。二婶一下就认出来了:“呀,这不是毛*吗!”
二婶拉着毛*坐下,杨大娘赶忙端上一碗茶,说:“毛*,你来沙洲坝不久,可处处爱护体贴老百姓,叫我们怎么感谢你呀!”
毛*喝着茶,和两位红军家属聊起家常来,问她们:生活有没有困难?代耕队耕的田满意不满意?房子漏雨不漏雨?小孩子在列宁小学的功课好不好?一直谈到天擦黑,毛*又要去挑水,非要把水缸挑满不可。杨大娘拗不过,只好答应了。
毛*为杨大娘和二婶家挑水的事,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姜墨林
1937年中秋刚过,黑龙江大地上就下了一场半人深的大雪。侵华日军趁天寒地冻,调动10多万大军,切断了东北抗日联军二路军总指挥部和在外作战部队的联系,想把缺少过冬棉衣和粮食的抗日战士冻死饿死在山上。
总指挥部决定派一支小部队到依兰县城去,找地下党和抗日救国会,筹划些粮食、棉花和布匹,运回根据地;可是,这样重要和危险的任务由谁来领导完成呢?首长把眼光落在了16岁的姜墨林身上。
姜墨林出生在牡丹江西岸一户贫农家里,十一岁就参加了儿童团,十三岁就进抗日联军部队,成为一名正式的抗联战士。他人虽小,却十分机灵、胆大,组织上经常派他到敌人眼皮底下传书送信,每次都*地完成任务,连日本鬼子和汉奸都知道他的名字,可就是没抓到他。因为他肯动脑子,作战勇敢,很快就担任了小队长。这次首长又把任务交给了他,他心里自然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姜墨林带着一小队骑兵来到依兰县城外,他让大家把马和爬犁隐藏好,自己换了一身脏衣服,然后背起一条破麻袋,里面装上又脏又臭的黄豆,把两万块买货的钱藏在里面,大摇大摆地朝城门走去。
把守城门的日本兵见来了个小孩,上前盘查。姜墨林抓一把黄豆给他们看,说:“马料的卖!”日本兵闻到一股酸臭味,赶忙捂着鼻子,甩手让他过去了。
姜墨林进城后顺利地找到了地下党的同志,说明了来意。地下党组织决定通过抗日救国会发动群众购买物品。姜墨林留下钱就出城等候。
城里的群众很快把物品置办齐了,他们用各种办法,偷偷把物品运出城外,交给姜墨林小分队。地下党还派出游击队护送运输小分队赶回驻地。
运输小分队装好爬犁刚出发不久,敌人就发现了,立刻派出马队追击。姜墨林打发其他运输队员争分夺秒赶回营地,自己留下来和游击队一起伏击敌人。
不一会儿,敌人的几百名骑兵迫上来了。姜墨林嘱咐大家:“沉住气!我们要缠住敌人,保证运输队返回营地!”
敌人在埋伏圈里遭到意想不到的突然袭击,一下子就乱了阵脚。姜墨林率领战士激战了两个多小时,为运输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天黑以后,他下令撤出战斗,去追赶运输队。第二天,运输队满载着越冬物品,与总指挥部派来的接应部队汇合了。
抗日联军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同志拉着姜墨林的手,激动地说:“你们得胜归来,这是一个奇迹!全军的同志们感谢你们!”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8 08:48
马豪,原名冯圣发,慈溪县慈城镇(今宁波市江北区)人。1939年加入中国*党,1942年参加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1947年5月在华东野战军一纵队二旅(1947年1月旅改称师)四团二营四连参加孟良崮战役,在围歼敌七十四师战斗中光荣牺牲。
(一)
1923年,马豪出生于慈溪县慈城镇东高楼址。父亲冯可钧是杭州一家中药铺店员,靠工薪维持家庭生活,失业时生活无着,靠母亲当女佣或借债、典当、编织草帽等微薄收入度日。由于家庭贫困,马豪读到小学毕业就失学了。当时正值七七芦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慈溪与全国各地一样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马豪受到抗日救亡运动的进步思想激励,积极投身救亡活动。他废寝忘食地到处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激起了群众抗日救国的热情。同时受其大哥冯伯华、二哥冯舜华(均系*党员)的影响,于1939年加入中国*党。入党后参加了地下党组织的秘密游击队,并担任了慈溪县地下党的秘密联络站工作。
1942年,父亲送马豪去杭州胡庆余堂中药店当学徒。没过多久,马豪就离开药店,仍回到慈城,继续从事慈溪地下党的秘密工作。同年新四军浙东游击司令部在慈北成立,组织上就送他去游击司令部入伍。
(二)
1945年10月初,为谋求和平,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奉命北撤。马豪随浙东纵队撤至江苏涟水。11月,部队在涟水整编,苏浙军区与二纵队(即浙东纵队)、四纵队和苏中军区教导旅组建为新四军第一纵队,浙东纵队改称为第三旅,马豪就在三旅工作。涟水战役后,部队转移到山东。1946年12月宿北战斗结束后调二旅(1947年1月旅改称师)四团四连任*指导员。
马豪思想纯朴,待人热情诚恳,处处以身作则,又善于做*思想工作。行军途中他经常帮助体弱的战士扛*,还边走边和战士谈心,把*思想工作做到战士的心坎上,沿途鼓励战士“莫掉队,坚持就是胜利”,使部队保持高昂的战斗情绪。
1947年初,鲁南战役、莱芜战役的胜利,部队俘获了大批蒋军官兵,因而教育、融化新解放过来战士的任务成为部队*思想工作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关键是迅速提高他们的阶级觉悟,使之成为人民战士。对如何教育、争取、融化新战士没有现存的经验,只有逐步摸索。一七五团(前身四团)四连军事、*工作基础都比较好,加上*指导员马豪工作认真负责,平时与战士同甘共苦,深受战士爱戴,在连队有着较高的威信,所以教育、融化新战士工作就在四连先走一步,探索经验。这项工作在四连开展以后,马豪召开连队党支部支委会传达纵队*指导员会议精神,研究确定了开展诉苦运动的工作部署。诉苦运动从引导大家倒苦水开始,启发大家的阶级觉悟,而后转入控诉反动阶级总代表蒋介石罪行,掀
起报仇立功的*,达到“当人民战士,为人民解放而战”的目的。
马豪工作艰苦踏实。为了搞好诉苦教育,除开会布置外,他夜里深入到班里亲自找骨干、新兵谈话,了解家史、个人遭遇。有些北方新兵听不懂他的宁波口音,他总是笑眯眯地不厌其烦地重复一二遍。在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下了许多人的阶级恨、血泪账,为进行诉苦教育获得扎实的思想、组织资料。马豪还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善于宣传鼓动,表扬先进,帮助后进,《工农兵》团报经常刊登他的稿件。诉苦教育中,每次集会,他总是亲自指挥选唱一段他用秧歌调自己填词的“穷的穷来富的富,穷人天天受痛苦,吃不饱来穿不暖,牛马生活真难过”……诉苦大会上的标语、口号:“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控诉旧社会,认清吃人鬼,翻身得解放,跟定*党”、“参加*,一心为人民,*蒋介石,报答毛*”等等也都是他自己拟定,用纸涂墨写成的。
在诉苦运动中,新老战士都受到了深刻的阶级教育,普遍诉说了在旧社会、旧军队身受的压迫,倾吐苦水,决心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苦练本领、杀敌立功,从而提高了部队阶级觉悟,增强了战斗力。诉苦运动所产生的巨大力量,在以后的战斗中,就显示出来了。四连新战士马思进在诉苦教育中扎下阶级觉悟的牢固根基。5月,打孟良崮战役中,他带领一个战斗小组机智勇敢杀敌,被命名为“马思进先锋小组”,而他荣获*人民英雄称号,全连立集体功一次。
(三)
1947年5月13日,孟良崮战役打响,第一纵队奉命协同各路友邻军对孟良崮及其周围诸高地发起总攻,纵队决定:以独立师3个团展开在大山场以东杨家庄、叶家沟地域由南向北攻击540高地,以第一师第一团展开在285高地以南地块540、520高地攻击,以第二师第四、第六团展开在285高地及其以北地域向520、540高地攻击。5月15日18时,总攻全面发起,由于未能有效压制敌阵火力,没有成功。16日2时,第二次总攻发起,独立师第一第三团、第一师第一团、第二师第四、第六团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分路向520、540高地猛扑,敌人企图作垂死挣扎,居高临下,以炽盛火力阻止我军前进。我军各部队不顾任何伤亡,干部身先士卒,党员、模范奋勇带头,前仆后继,以排山倒海之势与敌展开激烈争夺战。在这万分危急时刻,第四团第四连马思进带领一个战斗小组,抢占了一个小山头,敌人用密集的火力、10倍以上的兵力连续三次向小山头拼死反扑。马豪眼见马思进那里战况激烈,不顾地形极端不利,带领一个班来支援他,不幸被敌人的铅头子弹击倒,*被打
了两窟窿,血流如注,当场英勇牺牲,时年仅24岁。
孟良崮战役结束后,部队在进行评功中,联系到马豪战时、平时的一贯表现,特别是在*思想工作上有创造性,追认他为“纵队模范指导员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8 10:23
狼牙山五壮士
灯光
十六年前的回忆
=================
这些行吧??
LL去so下下就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