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就是为了生活,与爱好无关!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9-29 08:1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2 04:04
最近国考被推上了热搜,竞争力之大,甚至出现了400:1到800:1的比例,无外乎公务员相对稳定,旱涝保收,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基本可以看到退休的状态,而且基本是双休,这些内在的优势成为了竞争激烈的因素。实际上,为了生活,还有多少人奔波在就业的路上?
吴姐是一位60岁的教育心理学老师,目前仍在一家心理机构工作着,五年前每周工作六天,目前减少到每周工作四天,丝毫没有停止下来的意思。是吴姐热爱这份工作吗?似乎也不是那么回事!
吴姐从小出生在西部一个标准的农村家庭,下面还有一个妹妹和弟弟,在重男轻女的时代,吴姐初中毕业考入师范学校,已经是很不容易了,那个年代的农村女孩子要么嫁人,要么工作,能有继续受教育的机会,吴姐倍加珍惜,再开口给父母要钱,怎么也张不开口。于是每个寒暑假吴姐都到学校附近的砖瓦厂当小工挣点零花钱,加上师范学校的补贴,顺利完成了学业。
从吴姐工作的第一天就肩负着帮父母养家的重任,每月工资的三分之一交给父母,三分之一存起来,三分之一用于生活开销,结婚的时候自己给自己陪了嫁妆。
婚后的生活是忙碌的,老公是机关工作人员,平时比较忙,应酬也多,操持家务,辅导儿子这些重任都落在了吴姐身上,但是并没有影响到自己的工作,忙、累是生活的常态。
就在儿子刚刚上大学的那一年,老公不幸患重病治疗无效,撒手人寰。老公的去世,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在了吴姐身上。也就是那一段时间,儿子不在家,吴姐空闲时间相对多了起来,这个时候吴姐参加了心理师自学考试,儿子毕业那年,吴姐拿到了心理学自考毕业证,专门从事学生心理辅导教育工作。
儿子工作稳定后,吴姐拿出所有积蓄替儿子在工作地付了首付,自己也面临退休的状态——一旦退休收入缩水近三分之一!不多的公积金刚够给儿子举办婚礼,那以后自己的生活就靠那点退休工资吗?没有任何积蓄,抗打击风险能力弱爆了,于是吴姐选择了再就业,到一家心理机构当了一名心理师,关门负责中小学生心理疏通相关的业务,每周工作6天,每年有20天的年假,薪资待遇和退休工资持平。
吴姐并不是个工作狂,而且兴趣广泛,喜欢花花草草,家里有森林般的感觉;多年的工作性质,养成了阅读习惯,最近又在自媒体平台用视频的方式科普心理学知识;难得的年假吴姐也会和三五好友背包出行,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领略当地的风土人情。
如今已经60岁的吴姐还没有停止工作的打算,只是逐步缩短了工作时间,从刚开始的每周工作六天,慢慢减少到目前每周工作四天,其余的几天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和老友们聚聚餐,周边短距离走走看看,缓解一下工作的疲劳状态。
吴姐持续工作,并不是多喜欢工作,而是她明白自己是单身,儿子又不在身边,多准备点资金,老年生活会从容很多,起码不会在经济上给儿子增添负担,能保持最后的体面和尊严。
偶尔也听到一些人抱怨工作不满意,要么是领导不给力,要么是同事关系不和谐,要么是工作地点离家远……总想换个合适的工作。
李丽在一家连锁超市当营业员,薪资待遇还不错,缺点就是离家有点远。偶然的一个机会,她听说家附近的一个超市的营业员要辞职,主动申请调到那边工作,这边刚办完交接手续准备到那天上班的时候,才确定原来准备辞职的营业员并没有真正办理手续,李丽十分为难,一下子很难快速找到合适的工作,她老公因为大环境的原因,单位也暂时停业了,小家庭一时陷入了困境。
如果一份工作给身心带来了伤害,请果断离开,但是在大环境不给力的情况下,不要轻易辞职,如果没有足够的底气,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合适的工作——这个时段能有一份收入心理该是多么踏实!
辞职也是需要底气的,比如储殷教授,46岁,两个孩子的父亲,果断辞职,他的底气一个是妻子是*内的工作人员,旱涝保收,养家不成问题,二来呢,自己顶着教授的光环,不知道他还有其它职业,单单自媒体账号就有几百万的粉丝量,而且还是多个账号运营,人家有这个底气呀!
在我看来,工作就是为了生活,我付出劳动,得到报酬,在工作中尽可能处理好上下机关系,大家都是一个目的——挣钱!什么脏活不干、累活不干、不体面的活不干、而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又不能胜任,那真的是活在了别人的价值观里,以别人的看法经营自己的生活。
工作和兴趣爱好是两个概念:
工作是为了维持正常的生活开销,有工作收入才能生存下去;
兴趣爱好是生存过程中的点缀,锦上添花,过得有质量,有趣味;
先生存,再生活,最后过有质量、体面的生活,顺序不能颠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