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之旅(三)大珠小珠落玉盘——259米——塔底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9-28 09:3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1 03:25
“不到长城非好汉”,寓意长城对于北京的地标意义,而东方明珠电视广播塔则是上海的名片。我查了一下资料,东方明珠高468米,共有263层。采用多筒结构,主干是3根直径9米的空心擎天大柱,大柱之间有横梁连结,并由3根直径7米的斜柱支撑,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也是国家首批5*旅游景区。
今天上午10点左右,我们一家人来到了东方明珠的底座之上。向上望去,只见巨大的塔身直插云霄,骄阳之下,云端的塔尖放射着耀眼的光芒,大小不等的球体好像一颗颗熠熠生辉的珍珠,形象地诠释了“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意境。
随着单向轨道的行进,我们进入了259米观光层,即悬空玻璃观光廊。未入悬空道,先闻惊呼声。光洁通透的环形玻璃走廊,仿佛让你一脚踏空,确是对勇气和胆量的一次考验。胆小的游客都紧贴着*的圆筒,侧身一步一步往前挪,稍有擦碰就会惊叫一声;更有畏步不前的,等着别人先过去发现没问题,才敢尝试着挪开脚步。两个女儿叽叽喳喳一阵后,互相搀扶着才敢向前走,还一边走一边喊着,别碰我别碰我。女婿看着儿子走在走廊*,就故意说,“注意啊,这玻璃25年没换过了”,这时儿子谨慎地停了下来……女婿接着说,这充分说明这种特殊结构的玻璃坚愈钢铁,能够承受高强度的震动,你看啊,“咚”,我蹦一下也没事。他这一蹦让我们和身旁的游客猛吃一惊,继而如释重负般的哈哈大笑。
站在观光走廊极目远眺,整个上海滩尽收眼底。淡绿色的黄浦江,在鳞次栉比的大厦间蜿蜒流淌,给上海带来了生机,带来了灵气;江面上,大小轮船拖着长长的航迹,静静地驶向前方。上海著名的建筑霎时近在眼前,驰名中外的“厨房三件套”(上海中心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和金茂大厦),中国平安保险大楼,花旗银行等清晰可见。看到此,忽有一种豪气涌上心头:登斯塔也,则有心旷神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观光走廊上有众多的纪念品,可供游客随便选购,我们自不例外。浏览一遍后,一致认为应该买一个东方明珠纪念塔以留作记忆。这不,纪念塔至今仍在家里的隔断上高高屹立,时刻提示着我们上海——南京之旅的欢乐时光。
轨道进入环幕电影,展示了上海发展的巨大变革。巨轮劈波斩浪,激起汹涌波涛;飞机穿云而出,气势无比磅礴;各个领域阔步向前……直到轨道进入下一个景点,我还在感叹大上海面向大海,面向世界,敢为天下先的豪迈气概。
一番游历后,最终到了塔底,这里是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即“老上海蜡像馆”。这时候,妻子和孩子们都累了,纷纷找地方休息。我独自推开一扇门,走进了上海的历史深处。
陈列馆里展示了上海自建埠以来,各个历史阶段不同的社会风貌,是一部上海变迁史,每一处都浓缩着沉重和积淀。整个陈列馆围绕球体一周,分别展示了老上海的方方面面。这里有交通工具的先后发展,民俗民居的历史沿革,和东西方文化的碰撞等等,但我更多的注视了另外一些画面。
昏暗的破屋内纺织老妇的心酸,通红的炉灶旁老铁匠的艰辛;药店老板的精明,里弄一天的繁忙;洋房的跋扈与陋室的无助;法庭上向洋人法官下跪的屈辱,大戏院内高遏行云与时尚靓妆;江面上西洋军舰的炮口,江岸里旧炮台的倔强……我在此处逡巡着,沉思着。上海的历史就是中国历史的缩影,是一部百年屈辱史,更是一部发展史。关于这一点,余秋雨先生在《何为上海人?失落上海文明,是全民族的悲哀》一文最后总结说:如果人们能从地理空间上发现时间意义,那就不难理解:失落上海的中国,也就失落了一个时代。失落了上海文明,是全民族的悲哀。
傍晚,全家在明珠球体内的自助火锅就餐。饭前我还走了下去,到球体外面转了一圈,不觉间竟成一首西江月,并配图发了朋友圈:
穿云破雾犹慢,夜游黄浦方酣。
人道繁华属外滩,摩天云霓忽见。
好男儿真正胆,俏红妆不输颜。
明珠球内摆华宴,最喜儿女和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