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量化指标考评采取什么 办法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22:4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9:04
有效量化绩效指标的两种方法:
(1)从公司的战略目标入手,以目标管理法为突破口,通过层层分解,根据目标制定考核指标。目标分解一定要准确、细致,应使企业的战略目标、各部门的目标及员工的个人目标保持一致性。力求在每个层次分解出来的目标都应当明确、具体,且突出重点。
(2)结合KPI指标提取常用的四个维度“时间、成本、数量、质量”,以数字的形式来表达,如“时间,日期、金额、数量、百分比”等。
例如:小丸子公司目前在拍一部精品影片,计划于X年X月上映。
首先,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和目标,抽取关键要素。
如:前期部编剧应完成剧本的创作,制作中心应完成场景建模、角色设计、动画制作、灯光合成、后期剪辑等、市场中心负责衍生产品设计、市场运营和宣传等、人资行政部负责人员的招聘和培训等。
其次,制定量化的绩效目标。时间方面,比如编剧的剧本应于X年X月X日完成,人物角色的形象设计应于X年X月X日完成,人员的招聘要在X年X月X日前到位等。数量方面,剧中人物的形象有X个,需要制作的场景有X个,完成制作需要招聘多少员工等;
。。。。。。
最后分解到员工个人身上的是在什么时间范围内需要完成多大的任务量,如果延期完成一项任务,扣多少绩效分;比如小丸子负责公司的招聘,每周每月都会提交《招聘进度表》,某岗位需要在什么时间招聘到位,如果延期一天就扣小丸子的绩效分哈。
所以,将考核指标量化后,需要将这些分解的目标,做成一个考核表,便于统计,也有利于跟进进度。
量化只是企业做好绩效管理的第一步,必须坚持以量化(定量)和非量化(定性)相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绩效量化指标考评采取的办法如下:
一、目标管理法
唐新燃先生所设计目标管理法是指主管人员和下属共同参与制定双方同意的目标使组织目标得以确定和满足的一种方法。这些目标是详细的、可测量的、受时间控制的,而且结合在一个行动计划中。在以双方确定的客观绩效标准为中心的绩效测评期间,每一进步的取得和目标的实现是可以测量和监控的。
目标管理原则
唐新燃目标管理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目标的实现者同时也是目标的制定者,即由上级与下级在一起共同确定目标。首先确定出总目标,然后将总目标分解,逐级展开,通过上下协商,制定出企业各部门直至每个员工的目标。
唐新燃目标管理重视结果,强调自主、自觉,但这并不等于领导可以放手不管,领导对目标实施过程的管理是不可缺少的。
在对实现目标的过程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领导要对下属的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利用双方经常接触的机会和信息反馈渠道自然地进行;领导要向下级通报进度,便于互相协调;领导还要帮助下级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当出现意外、不可测事件等情况严重影响组织目标实现时,适时地修改原定目标。
一、相对评价法
(1)序列比较法
序列比较法是对按员工工作成绩的好坏进行排序考核的一种方法。在考核之前,首先要确定考核的模块,但是不确定要达到的工作标准。将相同职务的所有员工在同一考核模块中进行比较,根据他们的工作状况排列顺序,工作较好的排名在前,工作较差的排名在后。最后,将每位员工几个模块的排序数字相加,就是该员工的考核结果。总数越小,绩效考核成绩越好。
(2)相对比较法
相对比较法是对员工进行两两比较,任何两位员工都要进行一次比较。两名员工比较之后,相对较好的员工记“1”,相对较差的员工记“0”。所有的员工相互比较完毕后,将每个人的得分相加,总分越高,绩效考核的成绩越好。
(3)强制比例法
强制比例法是指根据被考核者的业绩,将被考核者按一定的比例分为几类(最好、较好、中等、较差、最差)进行考核的方法。
二、绝对评价法
(1)目标管理法
目标管理是通过将组织的整体目标逐级分解直至个人目标,最后根据被考核人完成工作目标的情况来进行考核的一种绩效考核方式。在开始工作之前,考核人和被考核人应该对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时间期限、考核的标准达成一致。在时间期限结束时,考核人根据被考核人的工作状况及原先制定的考核标准来进行考核。
(2)关键绩效指标法
关键绩效指标法是以企业年度目标为依据,通过对员工工作绩效特征的分析,据此确定反映企业、部门和员工个人一定期限内综合业绩的关键性量化指标,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绩效考核。
(3)等级评估法
等级评估法根据工作分析,将被考核岗位的工作内容划分为相互独立的几个模块,在每个模块中用明确的语言描述完成该模块工作需要达到的工作标准。同时,将标准分为几个等级选项,如“优、良、合格、不合格”等,考核人根据被考核人的实际工作表现,对每个模块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总成绩便为该员工的考核成绩。
(4)平衡记分卡
平衡记分卡从企业的财务、顾客、内部业务过程、学习和成长四个角度进行评价,并根据战略的要求给予各指标不同的权重,实现对企业的综合测评,从而使得管理者能整体把握和控制企业,最终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三、描述法
(1)全视角考核法
全视角考核法(360°考核法),即上级、同事、下属、自己和顾客对被考核者进行考核的一种考核方法。通过这种*度的评价,综合不同评价者的意见,则可以得出一个全面、公正的评价。
(2)重要事件法
重要事件是指考核人在平时注意收集被考核人的“重要事件”,这里的“重要事件”是指那些会对部门的整体工作绩效产生积极或消极的重要影响的事件,对这些表现要形成书面记录,根据这些书面记录进行整理和分析,最终形成考核结果。
绩效定量管理法正是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工作状况下,通过对数据的科学处理,及时、准确地考核,协调落实收入、能力、分配关系。
四、“532”绩效考核模型
绩效考核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有自己的绩效考核方案,但是许多曾经比较适用的方案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失却往日的效用,不仅起不到激励员工的作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正阻碍着企业的发展。调查发现,的绩效考核方案还停留在仅限于经纪人业绩的考核上,很少将经纪人利益和团队精神一起体现在绩效考核方案中。
我们知道:1+1>2的协同效应来源于团队成员的默契配合。在如今的新经济时代.要想使快速发展却没有一支默契配合的团队是难以想象的。因此,如何建立一种既能充分调动经纪人的积极性,又能增强团队(包括部门门店和公司区域团队)向心力的绩效考核模型便显得十分重要。
使用532绩效考核模型是在经纪人、门店、区域团队的利益调节上更适合用“5”、“3”、“2”的比例进行分配。该模型实施前经过了约长时间的酝酿、补充和完善;在实施的进程中,该模型需要得到了包括公司总经理在内的所有员工的赞同和支持;532绩效考核模型需要得到公司上下的积极配合才能实现预期效果。下面就与实施该模型有关的一些材料作简要介绍。
1.公司概况。最初实施该模型的是1家经纪机构,具备了现代企业制度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该公司下设分行80余家,正式员工500多人。整个团队表面看上去还算稳定,上下级、平级之间没有什么大的冲突,“团队精神”、“以人为本”这样的词语在大大小小的会议上总能听到。在与员工的单独交谈后发现,这个团队并不像表面看上去那么和谐,75%的门店认为当前的人员流失很大,但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留住经纪人;60%的经纪人觉得在公司缺少安全感、归属感,*制定的随意性太强并缺少延续性。
2.配套方案。针对上述情况,在与总公司充分沟通后,人力资源部对原薪酬制度作了一些调整和明确。
新的薪酬制度包括六个子方案,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相互独立,但相互之间并不重叠,是一种递进式的加法关系:底薪制+532绩效考核制+福利制+加薪机会制+晋升制+特别嘉奖制。一名员工无论是刚刚招聘进来的,还是已工作多年的,都适用于该薪酬制度,只是试用期员工只适用于前两种子方案,已正式录用员工可适用于全部六种子方案。532绩效考核制,不但对完成计划指标的门店或员工适用,而且对未完成计划指标的门店或员工同样适用,从而消除了个别门店或员工因担心完不成指标而拿不到已付出辛劳的那部分薪水的后顾主忧,提高了竞争的公平性。
532绩效考核模型中的“532”是指将经纪人销售佣金提成假设为“10”,其中经纪人获益部分为“5”,门店(经纪人所在门店或小组)获益部分为“3”,区域团队(整个公司或事业部)获益部分为“2”;532绩效考核模型就是按照经纪人“5”,门店“3”,区域团队“2”的比例对经纪人、门店、区域团队进行考核的一种利益*方案。有传统计件考核方案的影子,但新的模型更多地从共同的利益基础上体现团队的合作精神。下面按客户来源就模型的整个内容介绍如下:
1.主动争取的客户。指经纪人通过个人的主观努力而争取到的客户并与之签约。
第一,一般销售532模型。指按照公司规定的价格底线进行销售;一般销售532指销售1套房按经纪人“5”、门店“3”,区域团队“2”的比例对事先规定的提成额进行分配。
例如,规定销售1套房子的佣金提成为10元,那么员工A(假设A在销售一部)销售了10套房子后的收益为:
经纪人的直接利益:10(元)×[5/(5+3+2)]×10(套)=50(元);
销售一部的分配利益:10(元)×[3/(5+3+2)]×10(套)/3(人)=10元;
整个区域团队的分配利益:10(元)×[3/(5+3+2)]×10(套)/20(人)=1元
这样,A因销售了10套房子的总收益应为50+10+1=61元,这里不包括因他人销售房子而转移给A的收益,也不包括可能获得的完成计划奖和适用于整个薪酬制度的其他子方案。
第二,计划奖励532模型。这是以月为周期,按门店为单位进行考核的。完成计划的门店,以“5”、“3”、“2”的比例对经纪人、门店、区域团队进行奖励;未完成计划的门店,无论经纪人业绩多么突出,都不享受计划奖励(但不影响适用于经纪人的其他考核条款)。计划奖励资金的来源与义务提成的资金无关。
例如,假设规定完成计划后单位佣金奖励额为1元,销售一部5月份的计划定额是300元;现在,销售一部实际总销售量为360元,其中A完成了150元,则A可获得的奖励为:75+36+3.6=114.6元(这里还不包括因其他部门完成任务而转移的奖励额),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经纪人直接奖励:1(元)×[5/(5+3+2)]×150(件)=75(元);
门店间接奖励:1(元)×[3/(5+3+2)]×360(件)/3(人)=36元;
区域团队间接奖励:1(元)×[2/(5+3+2)]×360(件)/20(人)=3.6元
若销售一部当月的实际销售量为290元,A虽然完成了150元,但因所在的销售一部未能完成当月计划而不能获得直接的计划奖励,只有可能获得得其他部门因完成任务而转移的奖励。是否获得计划奖与经纪人业绩不挂钩。
第三,超价销售532模型。指超过规定价格底线而进行的销售。由于各人的谈判能力与技巧不同,销售的价格往往有所差别;本着能力强多收益的原则,对超过价格底线以上部分的所得,以30%的比例参照“一般销售532模型”执行。这里的30%比例与整个公司的策略有关,若公司以扩大市场份额为主要目标,不妨将比例定得低些,若以赚取利润为主要目标,并且二手房的价格弹性较小时,不妨将比例提高。
2.寻找上门的客户。寻找上门的客户包括主动找上门来的客户和来访咨询的客户。对于此类业务的绩效考核办法,按“主动争取客户”50%的比例实施。当然,这一比例也要因佣金和市场本身的情况作权衡。
四、532绩效考核模型有以下特点。
1.避免了经纪人之间由于过度竞争而影响团队的合作。在按经纪人自身绩效付酬的绩效工资制下,经纪人自身的劳动成果与其劳动报酬之间联系十分紧密,这种对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努力进行奖励的做法很容易造成在需要员工们进行团队合作的时候出现员工之间的过度竞争,从而影响组织整个目标的实现。532绩效考核模型克服了上述缺点,在尊重经纪人价值前提下,兼顾了团队利益。
2.努力与绩效相联接的操作性更强。由于所面临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先期针对门店制定的有些目标任务在门店全体员工的努力下未必就能实现。当门店预期自己的任务无法完成,而报酬的很大比例又与任务是否完成相关的时候,很容易造成员工消极怠工;而532绩效考核模型不论员工是否完成任务都可获得因自己努力而应得的报酬,使努力与绩效贴得更近,而不是任务与绩效联系得更紧。
3.更好地体现了公平性。封闭式提成制是目前不少经纪公司采用的一种工资方式,但这种工资制最大的弊端就是增加了员工间的猜疑和因术公平降低了对门店至公司忠诚。让所有员工对所给付的报酬心服口服也是532绩效考核模型设计的意图之一。
532绩效考核模型更多地体现的是1种思路、1种方法。在设计考核方案时,必须综合考虑经纪人所做工作的性质,包括工作的独立性和结构性。如果该工作是高独立性、低结构性的,那么应多考虑经纪人的价值,不妨采用721的比例进行分配;如果该工作是低独立性、高结构性的,那么应多考虑团队合作所体现的价值,不妨采用442或433,等等。
绩效考核方法的特征
纵观企业五花八门的绩效考核方法(或称绩效工资分配方案等),可以归为以下八大共同特征:
(1)紧密拥抱型:绩效考核与奖金发放高度融合在一个方案中,很难拆分;
(2)关系专一型:一个指标一份钱,多个指标多份钱的表现形式;
(3)轻计划重考核型:指标下达时估算成分过大甚至“拍脑袋”,考核时造势、加压轰轰烈烈;
(4)强业务弱职能型:考核方案主要针对销售、生产等业务部门,职能部门往往形式化;
(5)指标业务化型:指标聚焦在销售、成本、产值等业务类,管理指标由于量化困难而较少;
(6)指标量化悖论型:为了科学公平而将指标尽量量化,但又由于量化繁杂而趋向简单可行;
(7)重算帐轻分析型:很多绩效考核方案的目的是算清奖金,而对于出现的问题缺乏分析;
(8)激励缺乏多元化型:考核结果应用单一,培训、晋升、福利的多种激励与考核关系不大;
其中,轻计划重考核型、强业务弱职能型、指标业务化型、指标量化悖论型体现在绩效的管理技术层面;紧密拥抱型、关系专一型、重算帐轻分析型、激励缺乏多元化型则体现的是管理导向问题。
绩效技术在大学中就是教育技术,是以提高教与学的质量为重心,所以,在工作当中,绩效的考核一定要与经济效益联系起来。
外资企业的员工绩效考核方法
1.人格特质类考核方法
人格特质类考核方法所关注的是员工在多大程度上具有某些被认为对企业的成功非常有利的人格特质,如品德、工作积极性、团队意识、创新精神、领导力等。如果员工在这些方面表现较好,那么员工的绩效水平的分数就较高。人格特质类考核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图尺度评价法(graphic rating scales,GRS)及其各种变体。
2.行为类考核方法
行为类考核方法通过考察员工在工作中的行为表现,将员工的行为表现与组织希望员工所表现出的行为进行对比,从而确定绩效水平。这其中常用的方法有关键事件法(critical incident approach,CIA)、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behaviorally anchored rating scales,BARS)、行为观察评价法(behavioral observation scales,BOS)等。
3.结果类考核法
Bernardin等人将绩效定义为“在特定的时间内,由特定的工作职能或活动产生的产出记录,工作绩效的总和相当于关键和必要工作职能中绩效的总和(或平均值)”,这是“绩效为结果”的典型观点。基于这种理解,研究者们认为注重目标与结果的差异是绩效管理的一个好办法。
不难看出,这三类考核方法都是以组织的目标作为基准,用以检验员工的人格特质、工作行为或工作结果是否达到了组织的要求,将找出其中的差距并缩小差距作为绩效管理的根本目的,这同时也是公司进行员工培训的最根本的出发点。
其它绩效考核的方法
直接排序法、对比法、强制分布法(硬性分布法)、书面叙述法、工作计划考核法、标杆对比法、情境模拟法等。
绩效考核的步骤
第一步,工作分析,制定企业KPI指标库
第二步,设定绩效考核表
第三步,对员工开展培训。
对于刚开始进行绩效考核的企业,培训的内容包括:
企业的有步骤的愿景,所有的考核都是为了实现企业目标,挑战业绩的极限,去实现企业的愿景;
企业的文化和改革的必要性。绩效指标的选择本身就是结合企业文化制定的,推行绩效考核的目的不是为了降低员工工资,而是希望员工在绩效提升的同时收获更高收益;
绩效与薪酬挂钩的*,绩效考核结果如何与薪酬对应,如何计算个人绩效工资。薪酬必须让员工可以计算,员工才有可见的利益动力;
考核的主体关系,就是被谁考核,当然一般是由直接上级进行考核;
绩效考核的表格,就是考核哪些内容,有哪些要求;
绩效考核制度,就是考核的流程、方式方法等。
第四步,试考核。
第五步,公布绩效考核*。*的公布可采用签字法、公示法等方法;
第六步,外部专家导入。
与企业内部人员相比,外部专家更具备权威性和指导性,企业可以考虑聘请外部专家帮助导入,在正式考核前对员工心态进行调整,做好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树立竞争机制、竞争文化等,让员工认同考核,认同企业要求。
第七步,考核
第七步,绩效面谈与应用、改进。
绩效考核是一个不断提升的循环,每月绩效考核完成后,直接上级都应与下级进行绩效面谈,肯定员工当月做得好的部分,指出不足之处,共同制定绩效改进计划,以提升下一阶段的考核业绩。
使用绩效考核方法的注意事项
作为理论研究,各种方法有着自身严格的理论界限和体系框架,但作为一个咨询者,嘉合智博更关注它们之间的共性,每一种工具的价值所在,它们给予企业管理者和咨询者的启示。综合起来,可以概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企业的目标是核心。无论哪一种方法,管理的内容是目标,管理的目的是保证目标的实现。
其次,系统的内在逻辑。公司、部门和具体岗位,高层、中层和基层,都是一个神经系统,压力的传递,责任的追踪,绩效伙伴,谁也离不开谁。
第三,同样的SMART原则。明确的、可衡量的、量化的、务实的、有时间表的,这些原则,这些要求是业绩管理操作性强的根本。
第四,管理的80/20法则。关键的20%创造了80%的绩效。所以业绩管理所关注的是关键业绩指标。
第五,关注未来和发展。目标本身就是关注未来发展的,它体现了企业的追求;考评是手段,激励是目标,改善是根本。业绩管理所追求的是企业的持续发展。
第六,双向沟通,持续改善。
设定目标要沟通,考评结果要沟通,如何改善要沟通。业绩管理很简单,就是目标+沟通。
的确,平衡积分卡是设定企业目标再科学不过的工具;关键业绩指标的分解方式在设定个人目标的时候,是那么精细;标杆其实就是每一项考核指标最好的指标和标准来源。
企业业绩管理不可能穷尽所有的方法,但最好的方法一定是它们的精华的集合。
选择正确的绩效考核方法
根据考评内容的不同,考评方法也可以采用多种形式。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考评,可以有效的减少考评误差,提高考评的准确度。
比如,我们可以安排直接上级考评直接下属的“重要工作”和“日常工作”部分,同事之间对“工作态度”部分进行互评。另外,还可以让员工对“日常工作”和“工作态度”部分进行自评,自评成绩不计入总成绩。主要是让考评人了解被考评人的自我评价,以便找出自我评价和企业评价之间的差距,这个差距可能就是被考评者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些资料可以为后面进行的考评沟通提供有益的帮助。
为了考评的近期误差,人力资源部门可以建议考评人对被考评人的“重要工作”和“日常工作”经常进行非正式考评,并记录关键事件,在正式考评时,可以以此为原始材料。另外在考评时,考评人对所有被考评人的同一项目进行集中考评,而不要以人为单位进行考评。
1、目标考评
对“重要任务”考评采取目标考评方法。在一个考评周期前,考评人和被考评人要讨论制定一个双方都接受的“重要任务说明”,该说明中要明确任务名称、任务描述、任务工作量等内容。
2、自评
自评即被考评人的自我考评,考评结果一般不计入考评成绩,但它的作用十分重要。自评是被考评人对自己的主观认识,它往往与客观的考评结果有所差别。考评人通过自评结果,可以了解被考评人的真实想法,为考评沟通做了准备。另外,在自评结果中,考评人可能还会发现一些自己忽略的事情,这有利于更客观的进行考评.
3、互评
互评是员工之间相互考评的考评方式。互评适合于主观性评价,比如“工作态度”部分的考评。互评的优点在于:首先,员工之间能够比较真实的了解相互的工作态度,并且由多人同时评价,往往能更加准确的反映客观情况,防止主观性误差。互评在人数较多的情况下比较适用,比如人数多于5人。另外,在互评时不署名,在公布结果时不公布互评细节,都可以减少员工之间的相互猜疑.
4、上级考评
在上级考评中,考评人是被考评人的管理者,多数情况下是被考评人的直接上级。上级考评适合于考评“重要工作”和“日常工作”部分。
5、书面评价
由于每位员工都有不同的特点,而标准化的考评方式则忽略了这个因素,将员工等齐划一,不利于员工个人成长。书面评价则弥补了这个缺陷。一般来讲,书面评价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肯定员工成绩;指出员工不足;企业对员工的期望。书面评价可以由上级撰写,也可由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统一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