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赏析莫言短篇小说弃婴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22:2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3:43
弃婴中大多都是女婴,为什么会这样呢?细细想来,这都是封建思想惹的祸。在这些人的心里,只有男的才能传宗接代;而女的小时候,吃家里用家里,而到头来还是别人的。
《弃婴》的故事很简单:一个军人回家探亲,看望在乡下的父母妻女,在葵花地里捡到一个被遗弃的女婴,只得抱回去,然而这个弃婴如烫手的山芋,扔,于心不忍;送,没有人要。
读完《弃婴》后我在想,是什么给了我阅读的愉快?
这样一个故事实在没什么大意思。故事中那些虚构的细节还有些意思。我欣赏莫言的想象,这些想象让虚构具有了比真实更真实的魅力。
故事披着一件真实的外衣:作者莫言是军人,父母和妻子都在农村,有一个女儿,自然全家人都渴望再有一个男孩子。然而,捡到弃婴是虚构的,那么前面所有的真实也就是虚构的了。
小说中出现的所有人物都个性鲜明,都不是符号。我欣赏莫言所有的描写都直指人心,例如小说中“我”抱着弃婴回到家中后,家里人的一段对话:
家里人除女儿外,都用麻木的目光盯着我,我也麻木地盯着他们。我自我解脱般的苦笑一声,他们也跟着我苦笑,无声,只能看见他们泥偶般的脸上僵硬的、流质般的表情。
“爸爸!我看看小弟弟!”女儿在我面前蹦着喊叫。
我向他们说:“捡的,在葵花地里……”
妻子愤怒地说:“我能生!”
我蔫头蔫脑地说:“孩子她娘,难道能见死不救吗?”
母亲说:“救得好!救得好!”
父亲始终不说话。
我把婴孩放在炕上,婴孩抽搐着脸哭。
我说她饿了。妻子瞪我一眼。
母亲说:“解开看看是个什么孩子。”
父亲冷笑一声,蹲在地上,掏出烟袋,巴嗒巴嗒抽起烟来。
父亲、母亲、妻子、女儿,反应都不一样,因为他们的身份和性格不一样。我感觉到了莫言进入情景世界的能力。
小说写的实际是一个悲剧。莫言为这个悲剧虚构了足够的自然和社会氛围。伴随着情节推进的是“我”无奈、绝望、愤激的内心感受。回家探亲本是件愉快的事,可是长途车上只有自己一个乘客,因为自己不得不出车的女售票“一次次对我怒目而视”,刚下车,就被一个纸条忽悠着跑进葵花地,进去,才知道自己掉进了一个很难跳出来的陷阱:
到处都是恐怖,到处都是陷阱,到处都是欺骗、谎言、尔虞我诈,连葵花地里都藏匿着红色的婴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