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9-21 00:2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17 02:43
五的拼音和基本字义如下:
五的拼音读作wǔ。
详细释义:
一、形
1、五,会意。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同本义
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说文》
葛屦五两。——《诗·齐风·南山》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诗·召南·羔羊》
二、名
1、古代军队编制单位,五人为伍
入行间之治连以五。——《商君书》
2、偶;相类
妻与后子死者,五皆丧之三年。——《墨子》
3、工尺谱中的音名之一,表示音阶上的一级
4、五行
五,五行也。——《说文》。段玉裁注:“水火木金土,相克相生,阴阳交午也。”
5、通“伍”。古军队编制,五人为伍;行列
行间之治,连以五,辨之以章,束之以令。——《商君书·画策》
孟贲过于 河,先其五。——《吕氏春秋·必己》
6、指五帝 。五三(五帝三王)
7、星名。二十八宿中的昴五 。
如:五佐(谓佐天行德的五星);五括(星名);五纬(金、木、水、火、土五星)
8、姓
拓展资料:
五,汉语常用字 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为金、木、水、火、土等宇宙的构成要素,代表天地间万物构成元素的极限数,大于四,小于六,后引申为古代军队编制单位、工尺谱中的音名之一等。
五,指事字。本用五横画表示数字“五”,与一、二、三、四造字方法相同。后以交错之形代替,或再加两横画于上下。 “五”已见于商代甲骨文,本作,由积画成数的方式表示数字五,这是“五”的本字。行而、废,此后一直是假借字用为正字。战国时异体纷呈,既有复古作、者。隶书中开始有将上边一横与下面的点隔开的写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