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龄为什么要反对张玉婷?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9-22 14:0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6 11:41
清末军阀混战是中国历史上的又一次大乱,谁也无法否认。因为从封建王朝过渡到总统制国家,必然会发生这个过程。在任何国家都差不多,只是乱的程度不同而已。清末民初的乱局,主要是军阀轮番出现造成的。每个人都想成为老板,但没有人能成为老板。因为不听话,天天打仗,夜夜打仗,乱七八糟的到处都是。
但是这期间有一个军阀很厉害,甚至有接管国家的可能,但是最后失败了。这支军阀部队就是历史上的封建军阀张。不要小看枫溪军阀。在张父子的经营下,枫溪军阀的战斗力不容小觑。这个部门的将军们不应该被低估。除了土匪,就是留学将军,可以说是中西合璧。但最终他们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只是想偏安一隅,所以成不了大气候。
但是,丰溪军阀中有一个将军很厉害。他曾经是凤溪的王牌,这个人就是郭松龄。关于郭松龄的情况,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过,这个人是辽宁沈阳人,但他自称是唐代郭子仪的后裔,这是无法考证的。但清末民初,东北曾是俄日争霸之地,所以人们称高大魁梧的人为“鬼子”,所以郭松龄也有“郭鬼子”的称号。但郭松龄的“魔鬼”称号也不是白来的。他出生于清末一所正经的陆军学校。1906年,25岁的郭松龄进入赵尔勋开办的奉天速成学校学习,这是他参军的第一步。后来,郭松龄在四川任职。据史*载,郭松龄离开四川是因为不迁怒于他人,这也说明了他的宽宏大量。
1912年,郭松龄考入北京分配学院,1913年考入北京中国陆军大学。毕业后成为教官,后赴广东加入军**。但保法运动失败后,据资料显示,他无法在广州立足。他为什么不能立足?郭松龄于是投奔军阀张。
回到东北后,郭松龄进入讲武堂当指导员,并认识了张的儿子。对于这样的人才,既有教官经历,又有实战经验,当然是稀缺人才。
此时,张正处于风头浪尖,急于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急需人才。当然,郭松龄中既有知识又有战斗经验的人才得到了重用,随后郭松龄被任命为团长,不久又被任命为旅长。1922年,张直接发动了战役。由于直系军阀拥有先进的作战部队和武器,失败了,但郭松龄率领的部队没有输,这使张非常高兴。
1924年,张认为军阀已经强大到足以一统天下,于是发动了第二次直接的战争。此时,已升任副司令的郭松在这场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冯军深入山海关。张大喜,乃命毓庭之子为毓京都督,郭松龄为副都督。
此时,郭松龄已是军阀名将,深受张父子赏识。张汉卿甚至在《带兵》里说:“郭松龄就是我,我就是郭松龄!”可以看出,此时的张汉卿和郭松龄感情深厚。此外,张汉卿还授予郭松龄一支7万人的军队。张汉卿不在时,由郭松龄负责。
但郭松龄身居高位时却另有打算。1925年,他和他的妻子秘密接触冯玉祥和李后,他们访问日本,甚至用他的部队通电全国摧毁张。张汉卿试图说服郭松龄,但郭松龄不同意。最后郭松龄因为找“猪队友”被打败杀了,而阿列呢
由于郭松龄是土生土长的将领,而、韩等人是留日将领,所以他们的作战理念和战术是不同的。第二次大战胜利后,张封江苏为,安徽为,山东为张宗昌。由于郭松龄和被视为一个整体,张没有提高悬赏金。这引起了郭松龄的不满。
在军阀部,郭松龄的能力得到了张汉卿的认可,但*也十分注意吸收人才。在他眼里,郭松龄就是张汉卿,所以父子不用担心。这时,张的手下已经集结了、等新生力量。当这些人改造冯军时,他们必然会与郭松龄发生一些冲突。而郭松龄并没有调和这一矛盾的能力和技巧,所以与奉系新势力不和。
古语有云,“性格决定命运。”郭松龄的性格很特别。虽然他有一定的军事才能,但他很难与年轻的张汉卿成为知己。
从郭松龄在四川、广东的经历来看,资料只记载他在四川与人发生过矛盾。为什么不去找他自己的矛盾?广东失败后逃亡,这显然是一个“忠”的问题。尤其是他杀了,后人认为郭的手太黑了。
郭松龄私下接触了冯玉祥、李等人。张真的*他还是杀了他?其实一点痕迹都没有。往小里说,郭松龄此举是不忠的表现。
真正的内因
严格来说,郭松龄是晚清将军。虽然他有一定的军事能力,但他仍然不完美。但他很傲慢。在他眼里,张就是一个土匪。他可以控制东北。为什么他在郭松龄身上不能以能力领先?还是一种自大自信的心理。张可以统治东北。虽然他没有文化,张却是一个很聪明的人。
还有一种思想在起作用,反对郭松龄的《张》,那就是封建的“皇权”思想。当时军阀混战,谁有地盘谁就能成为一股势力。如果他们的命运是好的,他们可以作为老板统治整个国家。所以,郭松龄反对张,他心里也有投机的想法。
当然,根据史*载,郭松龄反对张是为了救国救民,这一点也不排除。但张并不是唯一一个说了算的东北人,还有日俄势力在里面。《郭松龄反张》中也有日俄人物的记载。另外,浪费老百姓的钱,把自己的利益建立在老百姓的苦难上,也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