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9-22 12:3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6 16:22
一、设计历史学案,引导学生“会读”
传统的历史教案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具有封闭性。而设计历史学案的目的则把教学重心转移到学生如何学,具有公开性。教师在编写学案前应作两手准备:一是要结合新课程标准和参考资料,研究和分析教材;二是要分析学情,包括学生的基础知识、认知水平和能力。在此基础上的学案设计要体现出层次性和梯度性,层次性旨在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各有所得,梯度性是指问题的设计要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它有助于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一般来说,学案的设计包括导学目标、知识结构、学法指导、反馈练习等。通常有三个层次:“读什么”。这是课本内容的梳理。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由表入理,由浅入深,将知识点拆分或整合,引导学生能读下去。“怎样读”。在梳理知识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内容。重在帮助学生发掘新旧知识的联系点,明确知识点的网络,不至于出现“云深不知处”的历史空洞感。“为什么读”。这是课堂教学的最高目标。它需要学生运用知识去解决能力和情感价值方面的问题,比重一般较少。学案编制完成后发给学生,学生可以依据学案要求预习课文,注意知识点的逻辑联系,抓住重点,把握本质,并对学案适当的补充,大致对本学内容有所了解,并对一定问题尝试进行解答。
二、老师精讲,引导学生“会听”历史
听课是掌握历史知识的非常关键环节。过去较多的教师“满堂讲”,学生“满堂昏”,导致教学恶性循环的产生。要求老师精讲,这并不是说教师不要讲。相反,教师更要自己讲,而且是会讲,精讲。即内容精要、语言简洁、分析到位,既有针对性,不面面俱到;也要有启发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有种“四两拨千斤”之感。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精讲”而又有效率呢?
矫正学生听课思路,保持同一状态。实际教学中,往往出现教师讲与学生听的时间差,学生的听跟不上教师讲的节奏。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听课状况,使课堂教学处于“同时态”,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得到保证。指导学生的课堂板书。一般的课堂板书突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重点、难点等问题,把知识点浓缩,可减轻学生的记忆量,又提高学习效果。
三、巧设“包袱”,引导学生“会想”历史
相声能吸引人,就在于它不断地抖出一个又一个“包袱”。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是必不可少的,而设问也应有“立意”,制造出“包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其历史思维能力。留给学生“想”的时空。没有“想”的时间和空间,就难以让“包袱”自然打开。设立“包中包”,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体验到成功之后,学习主动性就会提高。这时,老师要适时地抖出下一个“包袱”,让学生继续追思求索。这种设问不在数量,而在于质量。通过层层得设问和探讨,使知识得到了连贯和整理,也调动了他们的课堂气氛,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当然,教师有时也不必忙于解答,让他们通过讨论达成共识,取得教学相长的最佳效果。
四、通过练习,引导学生“会用”历史
历史练习,是教学中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在实践中巩固自己学到的知识。不同变式的呈现,培养学生“会用”的层次性。老师根据内容、能力的要求不同,设计不同题型,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既巩固了知识,又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表现之一是能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各类考题、练习题。解答考题的技巧,也就成为学生学习能力一个重要方面,而进行各种题型的练习、考试训练,则是培养这方面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练习、考试和讲评的不断重复和提高,使学生逐步形成适应命题考试的能力。这方面的能力训练几乎每个学校都相似,勿需再分析。表现之二是能对学习测试效果进行自我分析和评价。每次考试后,通常由教师进行分析、点评。但由于教师教学时间的*,平时更多的训练甚至考试,需要学生借助参*,进行相互批改或自我分析、评价。通过学生转换角色基本要求、掌握答题的基本要领,从中发现自己在解答问题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失误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分析解答各类问题的能力。表现之三是能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现实问题。“读史使人明智”,历史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历史把握现在、预见未来。一方面,学生可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来分析现实社会*、经济和生活中的一系列问题,加深对当今种种社会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并尝试对其发展趋势作出较为合理的判断或预测。另一方面,以历史的经验和价值观来剖析自我,客观地分析和理解自己人生道路上的成功与挫折,并进一步探索和调整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尝试学生自主命题,体现训练的主体性。让学生转换一下角色,站在教师或命题者的角度,动手设计一些能力训练题。既是学生创造力开发的有益尝试;同时又可以加课对教师或命题者的认识和理解,对学生和考试都有益处。
五、采取措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课堂学习中的兴趣,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性重要方法和手段。为此,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不断激发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是善于运用情感策略。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情感素养,善于把握高中历史教材的特点,充分展示历史课程的情感价值,充满*地引导学生进行历史学习。广大历史教师在运用教学策略,必须依照教育教学规律,灵活处理各种教学活动,使自己成为学生值得信任的好朋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认知,真实流畅地表达情感,进行深层次的思维活动;让学生在充满*的心态中交流,合作,感受历史研究中曲折艰辛,体会灵感产生时的心理氛围,体验得出历史结论的满足欢乐。二是组织开展形式多种的课堂活动。为了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加强师生以及学生之间的交往,可以采取学术讲座、表演历史剧、讲历史故事等形式,为教学提供丰富多彩的情感条件。在具体教学活动中,要以教师的*带动学生学习热情,要给学生多鼓励,多表扬。三是实施小组合作教学。小组合作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承认,正视,归还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权利,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发展的主权交给学生,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生活,生命的一部分;重点问题可以全班讨论,较大的、关键的问题让小组讨论后代表发言,凡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能解决的,老师不讲;小组讨论解决得不够好或没解决的,教师通过适当的引导、点拨,然后再让学生思考、讨论,直到问题解决。学生经过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知活动,从中获得了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加深对结论的理解和巩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也逐渐得到培养。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
六、实践操作,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实践操作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运用能力的手段和途径。高中生的认知、个性、社会性等相对初中生有了很大的发展。他们具有更为强烈的探究世界的动机,他们的分析能力、辨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明显增强,而且业已获得了比较丰富的学习策略;他们具有强烈的自主需要和更强的自律能力等。为此,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的教学要为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积极创造条件。
学生是课堂上的主体。教师只有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体现,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培养,这样的课堂教学才可能成为一个实践、探索与创造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