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俪代言的金乌炭雕是哪里产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9-25 20:4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4 00:21
长沙文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这家公司的网站是http://www.wenxiang.com.cn/homepage.htm
专访成型活性炭之父成如山
从1960年大学毕业,到离开师大讲台,成如山教授教了37年书。在采访过程中,成教授给人的感觉是平静如风,即使是在谈到实验濒临绝境的时候亦是如此。1990年,离开了湖南师范大学的成如山教授,又走上了另一条探求科学真知的途径,只是可能连他自己也没想到,这条路充满荆棘,长路漫漫一走就是近十年。
我研究金乌炭雕是从自己家的装修污染的感受开始的,作为科研工作者,我深知装修污染的危害——轻则影响睡眠,重则导致白血病,于是就决心研发出一种吸附性材料来净化室内空气。当时,市场上谈到吸附性的材料就只有两样东西:一是活性炭,二是分子筛。分子筛过于昂贵,不是普通人买得起的,所以,我认为只有从活性炭上做文章。——成如山
拼下老命来攻这个“成型关”
作为一位科研工作者,成如山深知这些有毒气体的危害,轻则损害皮肤,影响睡眠,提前衰老;重则导致白血病,损害神经组织直至死亡。既然这样,成如山想,自己是否可以研发出一种吸附性材料来净化室内空气呢?所以他与装修材料生产厂家联系,当厂家知道他是个教授时,说了句实话:“甲醛、苯都是装修材料生产过程中的基本辅料,我们没有办法解决,因为没有替代品。我可以这么说,再过50年中国也没有绝对的环保材料。”
市场上人们一谈到吸附性的材料就只有两样东西:一是活性炭,二是分子筛。分子筛过于昂贵,不是普通人买得起的,所以,成如山认为只有从活性炭上做文章。
当年日本科学家也进行了活性炭成型的研究,但产品吸附值很低,并未获得成功。因此,这个关并不好攻。但是他决定“拼下老命来攻这个关”。这意味着,不仅在于活性炭研究要解决的是一个跨学科难题,且耗资近千万元。
上万次实验换回成功时刻
当时市场上有很多活性炭,但成型的活性炭没有。一般的都是粉末捏成的团儿。一去检测问题就出来了,因为散状的活性炭之所以吸附能力强,其一因为它有孔,但如果把它们做成块,那些黏合剂就会把孔堵上,这样一来本来散状活性炭吸附值应在1000以上的就降到了不到200。其二未成型的活性炭虽然吸附值高,但容易吸水而失去对有害气体的吸附作用。
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成型活性炭常常不是被烧过头成了粉末,就是湿度不够出现裂缝。直到最后他动员合作方将炉子进行了改造。
据成如山介绍,成型活性炭(金乌炭雕)研究首先要突破成型关,这必须要在分子吸压成型上下工夫,然后再通过“三态交换技术”进行“再活化”。方案决定下来,他又邀请了数学博士刘成先生参加建模,实验进展顺利。到2000年11月,他们的实验快要接近成功了,却又出了意想不到的事情。成如山回忆往事时说:由于投资人李韬花费了太多时间参与实验,长期不去公司。实验又一次*停止了。于是我们找到原中南工大的胡石明教授,是科技局的副*,当他听到我们的汇报后,非常支持,想尽办法为我们筹得了8万元。实验停止3个月后,2001年农历正月初六,李韬问我若实验继续做完除科技局8万元还需多少钱?我说大概还要60万~70万元,他说没问题。幸运的是,化学家周建民、徐超伍也先后加入了我的实验队伍。我们的实验于2001年5月26日全面结束,取得成功。这个时候,我才知道李韬的汽车与楼房都卖了。
到央视“科技之光”栏目做客
2002年3月,对成如山与投资人李韬都是一个难忘的日子。经过几次稳定性的试验后成如山认为可以投放市场了,李韬就拿着产品跑到北京中科院检测,得出的数据与成如山给他的一样。
李韬从小就学习了绘画,于是就别出心裁地把黑乎乎的成型活性炭做了艺术加工。而金乌炭雕表层彩绘使用的是有吸附作用的硅化材料。
在央视“科技之光”现场,节目主持人正在同成如山教授一起做实验,两个玻璃烧瓶充满同样浓度的香烟烟雾,没有放金乌炭雕碎块的瓶子一直烟雾缭绕,放进金乌炭雕的瓶子,十几秒的时间就变得清澈起来。旁边是主持人在介绍这个成果。
面对成功,成如山说,不管是谁研究这个项目,最终走向市场才是成功。他还曾就此发了篇文章说,最后的真正赢家是成型活性炭。闻听此言,使我们想到美国航天员在登上月球的那一刻说的话:登上月球,这是地球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人类对未知世界的追求是无国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