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9:5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6 22:21
原为六经.《庄子》一书首先称诗经、尚书、礼记、周易、乐经、春秋为六经.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称之为“六艺”. 其中《乐经》散失,只留存下来《乐记》一篇,并入《礼记》中,因此在汉朝,以此五本著作作为经典,称为《五经》. 儒家的五种经典,指《易》、《尚书》、《诗》、《礼》、《春秋》.汉武帝建元五年(前136)设立五经博士,奠定了儒家经典的尊贵地位.《易》又称《周易》,包括经、传两部分.经的部分共六十四卦,每卦六爻.卦辞和爻辞共约5000字,可能是西周初年编定的.它不仅对于了解殷周时代的哲学思想、社会生活有极重要的意义,而且保存了一些相当罕见的商周史事材料.《易》的传,包括系辞、说卦等十个部分,旧称“十翼”,是东周时人所写的对于《易》经部分的解释.《尚书》是我国上古时代王室诰命、誓辞和追述古代史迹的著作汇编.最初只泛称为《书》,其后分为夏、商、周书,以后才称为《尚书》,义谓上古之书.秦汉之际,《尚书》多亡,独秦博士济南伏生壁藏之书.汉初,伏生求得其书,存28篇,教授于齐鲁之间.这部《尚书》以汉代通行的隶书写定,故称《今文尚书》.此外,汉代还有《古文尚书》,据说比《今文尚书》多出16篇.《诗》,又称《诗经》.汉初传授《诗》的有齐、鲁、韩三家,都立于学官.毛公亦传,未得立.后来,三家诗亡缺,毛诗独传,因此《诗》又称《毛诗》.《诗》今存305篇,各篇时代早晚不一,早至周初,晚至春秋中期.《诗》不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是了解先秦社会风貌的珍贵材料.《礼》,汉时指《仪礼》,后世指《礼记》.《仪礼》是春秋战国时代一部礼仪制度的汇编.汉世所传有戴德本、戴圣本和刘向《别录》本.《礼记》是西汉时人所编定的儒家关于礼的阐释,分为《小戴礼》和《大戴礼》两种,戴圣所编49篇并由郑玄作注的为《小戴礼》,戴德所编85篇称为《大戴礼》.《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它按年、时、月、日记载史事,以春秋代表四时,故名《春秋》.现存《春秋》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记242年间史事.虽然文句简短,但对当时*事件都有自己的见解和评价.后人为其作注解,流传下来的有《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 五经别名: 唐韩愈《进学解》:"《诗》正而葩."后因称《诗经》为"葩经". 《书经》者,孔壁藏书也,又名壁经.易经,羲经相传伏羲始作八卦,故名"羲经".《礼记》,.整理《礼记》的是西汉学者戴德(大戴)和戴圣(小戴)叔侄二人,因此名"戴经".孔子删述春秋,绝笔于获麟.因此《春秋》叫"麟经". 孔子整理并用作教学的《诗》《书》《礼》《乐》《易》《春秋》,保存了丰富的中国上古历史资料,合称“六艺”,秦汉以来《乐》不传,遂为“五经”.“五经”长期作为官方指定的教科书,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至关重要、无可替代. 关于“六艺”的内容,《旧唐书·经籍志》概括最为简洁允当: 一曰《易》,以纪阴阳变化; 二曰《书》,以纪帝王遗范; 三曰《诗》,以纪兴衰诵叹; 四曰《礼》,以纪文物*; 五曰《乐》,以纪声容律度; 六曰《春秋》,以纪行事褒贬…… 《史记·滑稽列传》记录了孔子对“六艺”教化及治理作用的阐述: 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 《庄子·天下》揭示了“六艺”对社会生活的指导意义: 《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孔子同时也指明,“六艺”“五经”作为教化民众的教材,有其明显优势,但并非没有不足,要扬长避短.这段话见于《礼记·经解》. 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 温柔敦厚,《诗》教也; 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 故《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疏通知远而不诬,则深于《书》者也.广博易良而不奢,则深于《乐》者也.洁静精微而不贼,则深于《易》者也.恭俭庄敬而不烦,则深于《礼》者也.属辞比事而不乱,则深于《春秋》者也. 六艺五经,是后世文章的源头和典范.《颜氏家训·文章篇》云: 夫文章者,原出《五经》:诏命策檄,生于《书》者也;序述论议,生于《易》者也;歌咏赋颂,生于《诗》者也;祭祀哀诔,生于《礼》者也;书奏箴铭,生于《春秋》者也. 清梁章钜《退庵随笔》则说: 如要典重,则学《书》;要婉丽,则学《诗》;要古质,则学《易》;要谨严,则学《春秋》;要通达,则学《戴记》……略得其意,微会其通,自然不同于世俗之为文矣. 2000多年前,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精华》中指出:“《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表明了“五经”蕴含的文化资源,具有无限的、挖掘和探索的可能. 当代新儒家的代表、哈佛燕京学社(Harvard Yenching Institute)社长杜维明先生指出: 儒家对人的复杂性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儒家五经,从抽象和象征的意义上说,分别探讨的是人的情感性问题(《诗》)、社会性问题(《礼》)、*性问题(《书》)、历史记忆问题(《春秋》)、形而上问题(《易》). 金海峰教授接受了杜维明先生的思想,在讲学过程中多次强调:阅读五经,能够从五个角度理解人生,即:《周易》——哲学角度;《尚书》——*角度;《诗经》——艺术角度;《礼记》——社会角度;《春秋》——历史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