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20:0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0:51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最下攻城。
不夸张地说,长平之战的结局,很大程度上是由战场外的外交战所决定的。
秦国调整外交策略和对外作战重点,为长平之战定下基调。
随着魏、齐、楚的相继没落,秦国独霸。
随之而来的,是秦国在外交上的一度迷茫。
秦已独霸,再像以前一样以说客忽悠已难收成效。大家都不傻,秦已是天下最大的威胁。
因此,尽管列国之间互有矛盾,但一旦面临秦的威胁,赵、魏等国往往及时救援。
秦围大梁,因赵、燕救援而无功;秦攻阙与,因赵魏联手(赵奢抢占高地,魏公子咎出秦侧后)而惨败;秦攻几,又被廉颇援军击败。
尽管秦不乏华阳之战这样的大胜,但总体上,这段时间他们屡屡受挫,扩张进展放慢。
因为原有的外交方式已过时,而其自身的力量尚难以单独压制合纵力量。
鉴于此,范雎提出了几点战略调整。
1、以威慑为主要方式的“远交近攻”
“远交近攻”,道理说起来太简单了,似乎不算高明。但其实际内容,却远非字面上那么简单。
“远交近攻”的具体步骤是:
(1)、改变以前围攻大梁,一举破魏的想法,对韩、魏暂不灭国,改为以威慑迫其服从。
(2)、一旦威服韩、魏,赵、楚之间就被隔离,秦、韩、魏联盟可以分别威服之;
(3)、楚、赵威服后,齐国自然也就服了;
(4)、大家都服了,秦再专心灭韩、魏。
范雎建议的重点,是以威慑替代耍嘴皮子。如果没有有步骤的威慑,“远交近攻”就是一句空话。
这个策略,对长平之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确立以歼敌有生力量为作战重点。
范睢还补充道:毋独攻其地,而攻其人也。
既然这个阶段的重点是威服,那就不是你随便认一认怂,割几座城就能完的事了。不消灭你的军队,这事儿就没完。
歼敌有生力量,是长平之战中秦国的作战目标。
误判外交形势的赵国,不慎入局。
范雎选定以韩国作为第一个威服目标。
在秦军猛烈的攻势下,韩国割上党求和。上党冯亭决议联赵制秦,他的意图是:
“赵若受我,秦怒,必攻赵。赵被兵,必亲韩,韩赵为一,则可以当秦。”
赵王在与大臣商议后,决心接收上党。
赵王的想法是其外交失败的开始。
首先,韩已被秦大挫,所谓“韩赵为一”不过是一句空话。秦、赵两个神仙打架,此时的韩已根本帮不上忙了。
其次,赵当年能连续挫秦,主要在于与魏的联合。而上党紧要之地,如落入赵手中,也是魏不愿看到的。如此,魏援赵的可能大幅降低。
坦率地说,赵国是否接受上党,各有道理,但无论接收还是不接收,都是事关重大。秦强赵弱,赵国要与秦抗衡还是要立足于合纵。
但赵国君臣在讨论时,反对要上党的只谈“秦兵强粮足”,支持要上党的只谈“此国之大利”,对外交却完全没有谈及。
这是其陷入被动的开始。
僵持阶段:赵国再次误判外交形势,陷入全面被动
果然,韩根本帮不上忙,赵军还没抵达,秦已经攻陷上党主要地区。
随后,赵也不能独抗秦军,接连败退,直到丹河地区,凭借百里石长城,与秦军对峙。
尽管廉颇已稳住战场形势,但秦毕竟兵强粮足,长期对峙对赵不利,赵国开始考虑外交解决方案。
赵国的外交思路很简单:以和为贵,先和秦媾和,实在不行,再联络诸侯,一起抗秦。
外交家虞卿提出:现在与秦的目的,就是要破赵,一定不会答应媾和。而诸侯看到秦、赵媾和,担心成为下一个被打击的目标,一定不会出兵援赵了。
赵王不听,依然先去与秦媾和。
应该说,虞卿是个高人,对形势看得很透彻:
1、秦国在占据上党后,继续咬住赵军,已经显示出,他们“非独攻其地,而攻其人也”的决心。秦军的目的,就是歼灭赵军主力。
所以,赵国割地、认怂都没用,媾和毫无机会!
2、秦已转变外交策略,对诸侯采取以威慑作为主要对话方式。
赵此时已是抗秦的主心骨,赵都去媾和,那谁还敢出头来支援赵呢?赵这是在给秦的威慑摇旗助威。
僵持阶段:秦国灵活的外交策略,彻底孤立赵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