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的真实含义是什么以?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20:05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0:50
正是与“天气物候”有关。西汉《淮南子》一书关于天文的介绍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岁时百问》关于清明的记载为“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虽然这两个典籍中的文字说明有些许差异,但其实是说一个道理,就是“万物呈现清洁明净的现象和感觉”一.从时令的角度来理解。清明节是24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这个时节,太阳已经越过赤道两周时间了(春分节气太阳直射赤道),北半球的日照正逐步加长,白天长,夜晚短。立春过后,经过雨水、惊蛰、春分三个节气后,严冬深藏于大地内部的寒气,正被太阳带来的温暖一丝一丝地从地表抽出,散失殆尽。此时,春花烂漫,厚重的绿色覆盖在大地之上,天空清朗,空气清新,万物应时而生,勃勃竞发。真可谓“风清气正”“欣欣向荣”。
二.从人文角度来理解。“清”:天轻清而上扬。老天清而不浊,透明敞亮;老天清而无私,恩被万物。“明”:通晓事理,顺势而为是为明。古人用“清明”二字,宣示后人要清清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做事,做到“清正廉明”。
清明时节祭祖,与祖先通灵,让祖先评判生人在世间所做所为是否清正廉明。古话说:人在做,天在看。天就包含了祖先。祖先只保佑那些清清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做事的后人。所以,告示后人要时刻警惕,用心从事,时刻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觉。立已以德,律已从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0:51
清明是生命减法中的一段重要的标记时刻,告诫人们,年年清明今又是,勿忘命运。在人生不能停歇的倒计时刻心灵向善,关爱亲人,善待他人,敬畏自然,在减法的生命末路上留下让后人值得缅怀追思的美好回忆,回忆里应该是满满的幸福、感动。
而说起“清”,自然就会想起“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
“清明”的含义就是:这个盎然生机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这么解释,是可以从介子推的故事里找到根据的,因为大家往往都忽视了故事里那棵大柳树。相传介子推和他母亲的尸首是在一棵被烧焦的大柳树下被发现的,晋文公就将他们安葬在树下。第二年重耳再去祭奠时,霍然发现那大柳树已发新枝重获新生,重耳遂摘嫩枝做成花环佩戴在头上,又挂柳枝于窗外,以此怀念介子推。
清明是在春分后第十五个日子,春分这天太阳直射赤道,其后黄河流域渐次吐绿。古人正是借晋文公重耳思念介子推的故事,结合柳树重发新芽的自然现象,提醒我们注意这个一切新生都源于根基的自然规律。选择在这个节气祭祀祖先,表达了中国古人对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仁)这种自然规律的诚敬之心。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0:51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清明这一节气,万物皆洁齐、生气旺盛、吐故纳新、气温升高,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斗指乙(或太阳黄经达15°)为清明节气,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清明祭祖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祭祖节期内。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0:52
明”,孔子在《易•系辞》里说:“日月相推而明生焉”,直译过来是日月轮替运转,光明就由此而产生;引申的含义就是日月轮转,永远不停歇,生生不息。
而说起“清”,自然就会想起“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
“清明”的含义就是:这个盎然生机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这么解释,是可以从介子推的故事里找到根据的,因为大家往往都忽视了故事里那棵大柳树。相传介子推和他母亲的尸首是在一棵被烧焦的大柳树下被发现的,晋文公就将他们安葬在树下。第二年重耳再去祭奠时,霍然发现那大柳树已发新枝重获新生,重耳遂摘嫩枝做成花环佩戴在头上,又挂柳枝于窗外,以此怀念介子推。
清明是在春分后第十五个日,春分这天太阳直射赤道,其后黄河流域渐次吐绿。古人正是借晋文公重耳思念介子推的故事,结合柳树重发新芽的自然现象,提醒我们注意这个一切新生都源于根基的自然规律。选择在这个节气祭祀祖先,表达了中国古人对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仁)这种自然规律的诚敬之心。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0:52
清明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摄图网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清明这一节气,万物皆洁齐、生气旺盛、吐故纳新、气温升高,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斗指乙(或太阳黄经达15°)为清明节气,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清明祭祖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祭祖节期内。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清明节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春秋二祭,古已有之。清明节历史悠久,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节,比如越南、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