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梅花的精神气质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9:4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6 20:10
梅花具有*孤傲、卓然不群的天性,同时又具有不畏*、倔强自强的品格。历代文人雅士多从不同侧面赞咏抒怀,取其意气所到。所谓“意气”,实质上就是指精神。明代陈继儒有言:“写梅取骨,写兰取姿,写竹直以气胜。”在这里,“骨、姿、气”都不是指自然生长形态,而是指精神与气质的表达。清代查礼也说:“不求形似间,但取神韵足”。“神韵足”是画家进行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标准与品评原则。画梅当不例外,只有将梅花的神韵充分地表达出来,才能达到艺术上的“意气所到”。“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不信但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成春”;“笔狂墨舞由天性,愈是雪侵愈有神”。这些咏梅的佳句,对我们理解梅花的精神气质会一一定的启发。
梅花是在数九寒天、万木凋零的季节里,香飘万点,以千枝虬隽、万蕊绽颜之姿,奏响春天。特别是雪中红梅“不随群妍竞年芳,独自施朱对雪霜”,尽情展现春回大地的勃勃生机。而“巫岫龙柯雪养魂,千蚕万蕊抒精神。为教情操育事物,笔帚运来玉树春”,则昭示了白梅“素魂不为霜雪欺”的一片生意。在创作中表现梅花的这种“生气”,往往可以从布局取势、环境营造,以及笔墨协调中取得。有人认为繁花虬枝可表现“生气”,是有一定道理的。冰花累累、香雪满树本身就是一种旺盛的生命力的体现。明代陈录的《白玉图》、王谦的《墨梅图》、清代金农的《墨梅图》都是以繁花取质的。花团锦簇、生意盎然。但有时寥寥数花,区区几枝,也可给人以生的气息。明代陈继儒有一幅梅花图,淡出淡入的笔墨,虬曲的梅枝抽出两枝嫩条,几朵含苞的梅花,着墨不多,但生气亦然。
除花的简繁可以表现梅的“生气”外,梅枝的力度同样起了托势的作用。梅花的气势出来了,生气自然也就有了。梅花的枝条,其枝端总是屈而上仰,生生不息,在梅的根部或主干转结处,常常抽发几枝挺拔的气条,直冲云天,表现得得体,可以画面增添无限生机。明代陈录的《梅花图轴》,在“几”形构图的屈曲变化中,抽发几条嫩条,既丰富了画面运动的节奏变化,又增加了梅花生命力的体现。清代李方膺有诗云“最爱新枝长且直,不知屈曲向春风”,正表现出老柯新枝不畏严寒、不屈不挠的生机。
由此可见,对梅之“生气”的表现,关键在于作者对梅花生存状态的深入体察和对梅花精神气质的深刻理解。绘画作为一门艺术,它既要有审美经验的不断累积,艺术规律的反复实践,又需要一种执着探求的精神。许多画梅名家都是“梅痴”,乍暖还寒二月天,他们千里赴梅林,从蓓蕾初成到花开花落,仔细观察,认真研究,从访梅、观梅、忆梅、惜梅,到恋梅、悟梅、梦梅、寄梅,达到“我是梅花花是我”的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同时,学画也要经历一个“师古人”的阶段,在潜心临摹历代名家作品的过程中,不断归纳技法,提升立意,积累经验,启发文思。“得之目,寓诸心,而形于笔墨”。只有“神具心胸”,方可“生自指腕”。
古人云“牡丹得其富贵,海棠得其妖娆,梅得其清,杏得其闹
”,所谓梅得其清,实际上就是将“清气”作为理解梅之气质的一种概括。宋代杨补之开创了墨线圈花的画梅新体,疏枝苍劲,清气袭人,以后历代画家多有沿袭,意在表现梅之清韵。“冰其雪掠难损质,素心玉面水晶盘”,将梅花之清气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其香也清,其清也真,朴实其本,铁骨其魂,这实际上是基于画家本人理想与情操的一种特殊感受,不但要画出现实中梅花的物象特征,而且要表达出理想中梅花的精神本质,借梅之景抒已之情。
众所周知,梅是先花而后叶,因此,在梅花开放的时节,并无绿叶相衬,这倒愈发显得清闲。尤其是夜闲云静,月下水边,雪中这些环境的营造,则更显得玉洁冰清,心旷神怡。宋代林和靖“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诗句之所以成为千古咏唱,就因为它道出了梅花的清新韵致,并把这种美典型化、理想化。王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更将梅花那卓然不群的气质引入了千百年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
诚然,梅得其清也寓含着旧文人的清高与孤傲,无奈但不入俗流。从陆游的咏梅词中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点:“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与他人生经历遭遇有关,是他当时的心灵写照。今天,我们理解梅花的精神气质,也需要从积极的角度去思考,融入时代的脉搏,反映时代的气息。
纵观中国绘画史,就花鸟画而言,很少能有一种花木能充分地显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和尊严,这种大我之境界,独梅有之。梅花,无论从内在气质还是外在表征上,都体现着硬骨头的精神。梅花的老干,形如苍龙盘屈,藓苔斑驳,一副铁骨铮铮之势,更可贵的还是她不畏雪欺霜辱,不惧风餐冰虐,俨然“挺立风雪吐芬芳”,“万花敢向雪中出”的倔强与斗志,这才是梅花真正之“骨气”所在。
从“骨气”“生气”“清气”几方面来理解梅花的精神气质,对我们的创作会有很多帮助,它们之间的关系也不是孤立的,而是统一的整体。“骨气”里蕴积着“生气”和“清气”,“生气”里同样透露着“清气”和“骨气”,只是根据作者构思立意的不同,画面境界的不同,有所侧重而已。
作为一个画家,有一点是不可动摇的:将自己的情感和情思融入梅花这一载体,表达民族的精神,展现时代的风采。这应该成为我们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