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应县习俗的作文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20:0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0:26
应县全年的风俗习惯很多。而且有着中外闻名的应县木塔。这里的水土养育着这里的人们。。。但是许多应县风俗一辈辈下来,得到了继续的传承和延续。
应县耍孩儿:“耍孩儿”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农民演给农民看,传统的“耍孩儿”没有专业演员,演员就是农民,农忙时回家种地,农闲时出来搭班唱戏,演出区域也是在农村,“耍孩儿”和农民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正是这样,“耍孩儿”在农村受到了极大的欢迎。赶车的、放羊的都会唱“耍孩儿”。
应县婚礼:万世之始,娶于异姓,所以附远厚别也。议婚、纳采、问名、纳征、请期、亲迎,谓之六礼。怀邑婚姻论财者少,初换贴,次纳定,次纳聘,次通信,次完婚,防古议婚、纳采、问名、请期之礼,唯不亲迎。二月后会亲拜门,肆筵设席。而亦有乘丧嫁娶者,非礼也,宜戒之!
丧记:自疾病至含殓,殡葬,慎终之道至详且尽。《易》:小过象丧过乎哀,匍匐救之。小学父母之丧,斩衰、寝苫枕块、不脱经带,不与人坐焉。程伊川先生家治丧不用浮屠,司马温公辟天堂地狱之谬。是居丧以哀戚为本,而尚繁文作佛事,举非所宜也。怀仁丧礼,衣衾、棺椁、祭葬、茔墓、悉依古。然多不禁佛事。市商农民直延僧道于家,诵经超度,有力者或盛置幡楼,自以为孝,于亲究何益哉?
正月元旦:夙兴烧旺火,放爆竹,祀天地众神及先祖毕,家众以次拜跪称寿,而后出拜族党、亲友,饮食相招,弥月乃止。立春前一日,名为迎春。先期塑芒神、土牛,长官率僚属,农夫执耕具,鼓吹张乐,迎春东郊;次早,众官集公衙,鞭牛行礼。五日,扮纸女形,黎明送出门外,谓之送穷。天官诞辰,架鳌山,烧旺火,张灯放花,群相宴饮,名闹元宵。十六日,郊游,云走百病。二十二、二十五日,炭灰布地,作窖埋五谷,名为添食。
破五:即正月初五又名“五穷日”。据《封神榜》所说,姜子牙封神,把背叛他的妻子封为“穷神”,有令她“逢破即归”。神话传说中,姜子牙的妻子是很让人讨厌的背夫之妇,封了穷神以后,更让人讨厌了,所以人们在初五这一天“破”她,让她“即归”,马上滚回去吧。在这天全家人黎明即起扫炕底、倒垃圾送之门外,名曰“送穷”,在这一天里妇女忌针线、窗户破了、必须初好,宜补不宜破、最忌打破东西。过了初五,初六人们就可以出门,走新探友办事,开市。民间广泛流行的送穷习俗,反映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的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请祖宗:在大年三十下午,各家各户开始忙着做供菜。供菜一般是四个小碗,只做素菜,在家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放一个供桌,墙上挂着祖宗证,类似家谱,顶部是祖宗的名字,一直往下排列到自家的近亲父母。像金字塔一样。祖宗证下方,供有父母的遗像,两侧有副小对联“敬祖宗年年宝贵,孝父母日日平安”,横批“三代宗亲”。桌上供一盅酒,一支蜡,供上香的香炉,放三双到四双竹筷,一切安排妥当后,五点左右,由家庭男成员,拿着箩子,旧时提着灯笼,现在人们拿着手电筒,拿上炮竹、香、冥国纸钱也称“鬼钱”到村外十字路口,在地上画一个圆,圆里再画一个十字,把香点燃栽好,鸣放炮竹,接着在地上画好的圆里把鬼钱点燃、燃尽之后,还要道:“爹娘祖宗三代回家过年”。回家之后,在供桌前把香、蜡点着,再点一支香烟,倒一盅酒,把供菜放上,爬在地上磕三个头,以示长辈的尊敬,请祖宗仪式结束。据传说,请回祖宗后,不能打炭,怕打断祖宗的腿,这就是为什么垒旺火要在二十九晚之前完成的原因。
祭灶神:也称过小年。民间传说灶神原来是很善良的人,因贫困而死,玉帝哀怜他,派他到人间做督善神,每年腊月二十三晚上天汇报,除夕日返回人间。民谣曰:“腊月二十三,麻糖嘴上粘”。所以,这一天大人小孩要吃麻糖。一是糖是甜的,灶王吃了上天汇报时可以甜言蜜语;另一意思是糖粘嘴,灶王吃了把嘴粘住,在玉帝面前开不了口,说不成坏话。为的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祭灶神仪式也称“送灶”或“辞灶”,时间多选在黄昏入夜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两碟糖,一碗水等,还要替灶王爷置备轿马,其方法是穿扎一双竹筷作杠代轿子,也有的做一纸马纸轿,将稻草或芦柴剪成一寸长的几段,并摆一撮豆子作为喂马的饲料,一齐摆上供桌,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祀》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五爷)醉酒”的记载。有的还要在灶王爷嘴上涂上糖,边涂边说:“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之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二十三之后各路神仙上天,除夕日民间发“旺火”再把各路神仙请回,称接神。从腊月二十四起,民间便可以开始打扫房子,用焕然一新的面貌迎接新年,民间歌谣:“二十三祭灶神,二十四扫尘土,二十五割猪肉,二十六杀年鸡,二十七把面发,二十八春联帖,二十九垒旺火,大年三十熬一宿”。
二月二日,相传龙抬头。城乡开庙门,祭龙神,名为引钱龙。
三月三日,一名蟠桃节,设醮演戏,家各酿醋;一名寒食节,清明拜扫,祭墓,架秋千。
四月初七日起,初九日止,城乡男女于东关南阁外北岳娘娘等庙进香,入圣母庙仿古礼,仲春二月祀高祺祈佑子孙。
五月五日, 一名天中,一名端阳,一名朱明。门悬艾虎,饮菖蒲雄黄酒采百草系五色彩丝,捉蟆避毒。十三日、关圣庙演戏祭赛。
六月六日,晒书曝衣,作面合酱。
七月七日,牛郎织女之会;童女乞巧。十五日,中元地官校籍之辰,致祭先茔,荐麻谷焚楮墓前,亦有焚于当路者,作面美人,高尺许,相傀遗。
七月十五,上坟,带祭品,纸钱等物品祭拜先人。
八月十五日,中秋。夜设瓜果、月饼售香、纸拜月,亲友相愧,己而聚饮。
九月九日,采菊蒸糕,携酒登高,饮茱萸酒。
十月朔日,墓祭略同清明,唯栽楮为衣,名曰[送寒衣]。
十一月冬至,家祀祖先,族党亲友拜贺略同年节,或举或否。
十二月八日,腊节(俗称腊八)。和五豆及米煮粥,名腊八粥,作腊醋、腌肉、藏冰。
十二月 二十三日晚(年三十,除夕),送糖饴祀灶神除夕,易门神,三十日,桃符,贴春联,修岁事,亲友拜门辞岁,老幼团饮,名为守岁,多嫁娶。
应县的老乡们,这些你们都熟悉的,是否有一些习惯,你已经淡化甚至忘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