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什么意思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7:58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20:21
《论语·宪问》里有一条孔子语录:“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这句话直接翻译的意思是:如果没有管仲,我们恐怕要披头散发穿左衽的衣服了!
结合当时背景,孔子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表扬管仲辅佐齐桓公的尊王攘夷之功。这里的“夷”是指当时某些北方民族,被发左衽是他们的习俗。由于管仲辅佐齐桓公成功抵御了当时某些北方民族对中原地区的侵扰,保护了中原地区的周王室与诸侯国,所以孔子说这句话表扬他。
从这话也可以看出,孔子十分重视服饰习俗,汉服是右衽,北方少数民族是左衽,正好相反。汉族很当时北方少数民族习俗不同,表现应该是多方面的,但是,孔子不说别的,只说发式与衣冠,可见衣冠在孔子心目中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拓展资料:
本篇共计44章。其中著名文句有:“见危授命,见利思义”;“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君子思不出其位”;“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修己以安百姓”;“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这一篇中所包括的主要内容有:作为君子必须具备的某些品德;孔子对当时社会上的各种现象所发表的评论;孔子提出“见利思义”的义利观等。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了。
以后各代注释《论语》的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晏《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论语》涉及哲学、*、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20:21
一句话如果单从字面却理解,往往会失去了它的本义,我们今天称之为断章取义,可是读古文经典的时候我们却经常断章取义,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不就是双重标准吗?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的字面意思很简单,是说,如果没有管仲,恐怕我们都要披头散发、穿左衽的衣服了!其中“被发左衽”是理解为野蛮人的形象特征,也是孔子所鄙夷的人,可是为什么说没有管仲就会“被发左衽”呢?“被发左衽”怎么就野蛮了呢?管仲又做了什么呢?

管仲
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得清楚当时的时代背景,事实上,孔子说这句话的完整的对话是怎样的。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这其实是子贡和孔子的一段对话,子贡问:“管仲算不上是仁人了吧?齐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为公子纠殉死,反过来又辅佐齐桓公。”孔子说:“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了天下,直到今天民众还在享受他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恐怕我们也要披头散发,穿向左开襟的衣服了。(管仲这类人)哪能像普通人那样恪守小节,自杀于小山沟里,而谁也不知道呢。”
这其实表达的是孔子的*观点:为了实现正确的目的,可以不用受限于道德。至少在孔子时代,儒家是有其灵活性一面的,但其灵活的前提是要把管仲归为“仁人”,这又是其虚伪的一面,如果管仲地下有知,也许会是一脸的不屑。管仲是一个*家,其理想是成就霸业,而不是当个沽名钓誉的仁人,仁者爱人,这跟管仲执政理念并不相符,在管仲的执政理念里,民有屈从权力的天性,君主需要的是权术,是要御民,而不是爱民,所谓爱民的目的是为了用民。《管子》一书虽不是管仲所著,但确实表达了管仲的一些为政理念。

孔子像
那么,管仲做了什么呢?
“尊王攘夷”。这其实是两件事,一件是尊王,一件是攘夷,但这两件事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实现霸权。所谓尊王,就是重新尊崇长久以来都不被诸侯当回事儿的周天子,然后以周天子的名义征伐那些不服从齐国的诸侯,有没有如今的以联合国名义制裁或出兵的意味?事实上,真正的权力掌握在齐国的手里。
那么,攘夷又是什么呢?
其实,这个“攘夷”才是跟“被发左衽”有直接关系的,“攘夷”的夷可不是什么北方的强大戎狄,要知道,齐国在今天的山东省北部,北边有燕国,南部是鲁国,西边是华北平原的一众小国,肥国、鼓国、卫国等,都是怕被欺负的,真正的西戎、北狄都是晋国、秦国和燕国接着的,跟齐国都没什么关系,齐国的攘夷其实攘的是莱国,莱国的服饰特点就是“被发左衽”这不是什么野蛮,只是民族服饰特点而已。说起莱国,要从周灭商开始说起,可谓是一段血泪史。

周灭商之后,商国剩下的后裔一部分投降,是为宋国,一部分回老家了,就是箕子部族,再后来就去了朝鲜,商亡了,但东夷还在,成了周的心腹大患,于是派两个实力最强的心腹在此建国对抗东夷,一个就是吕尚的齐国,一个是周公旦的鲁国,吕尚就是姜太公,是周武王的岳父,周公旦是周武王的亲弟弟。

历经夏商两代千年,天下没有无主之地,齐国和鲁国要建国,必然与原住民发生冲突,原住民里有两股最强大的势力,一支是东夷,一支是炎帝的遗民,姜姓,其来源可以上溯到炎帝部落征服中原时期。齐国尽管也是姜姓,却是入侵者,所以齐国与原住姜姓部族,如纪国等势如水火。
来自关中平原的齐国和鲁国要抢土地,原住民不可能拱手相让,尽管东夷人善战,但终究是双拳难敌四手,人少打不过人多,祖先的土地被所谓的文明人抢去,部族*退守到今天的胶州半岛,后来建立莱国,称为莱人,莱州,蓬莱之称皆从此来。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作为侵略者的齐国和鲁国尽管踩着东夷人的尸首建立了国家,但莱国的存在一直对他们构成威胁,形成了三股最大的势力,即齐、鲁、莱。今天称山东为齐鲁大地是有失公允的,难道山东半岛上的莱国就不算了吗?莱国的势力一直很强大,但史书却从来不正面介绍莱国,因为莱国一直被看作是蛮夷。
相比于同样被视为蛮夷的楚国,莱国悲催得多,因为莱国受限于胶东半岛,没有战略纵深,只能硬刚齐国,而楚国却有长江以南的广阔天地作为支撑,这也是楚国能成为诸侯国收割机的原因,而硬刚齐国的莱国最终还是被齐国蚕食掉了。
蚕食莱国这件事的倡导者就是管仲,这就是攘夷*的来源,管仲通过改革增强了齐国实力,为吞并莱国创造了条件。而攘夷的最大受益者就是鲁国,从此不再受莱国的威胁,可谓是坐享其成,但是鲁国没想到的是,齐国不顾战友加兄弟之情,做大之后又开始蚕食鲁国,以至于鲁国一门心思在对抗齐国,没成想背后又来了楚国,鲁国最后却丧在了蛮人之手,那时候,孔子已经去世多年,如果他老人家地下有知,又该作何感想呢?
讲完故事再来理解孔子的那句“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是不是就清澈多了,这话是对子贡说的,引申意思就是,没有管仲来壮大齐国,并且通过攘夷*消灭莱国,我们鲁国就可能被莱国征服,以至于被奴役。所以说,孔子这话是对子贡说的,涵盖的就是他们俩,顶多是带上鲁国人,而不是什么华夏民族,不要无限放大内涵,莱国没那么大野心,也没那么大实力,他们无非是想收回自己祖先的土地。而孔子眼中的华夏和蛮夷,也无非就是齐鲁和莱人。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这无可质疑,但被后世无限拔高,制造圣人,这就过了。要知道,清王朝已经亡了一百多年了,遗老遗少也该死干净了吧。还原真实的孔子才是发扬孔子的前提,《庄子》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至理名言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20:22
《论语·宪问》里有一条孔子语录:“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这句话直接翻译的意思是:如果没有管仲,我们恐怕要披头散发穿左衽的衣服了! 结合当时背景,孔子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表扬管仲辅佐齐桓公的尊王攘夷之功。这里的“夷”是指当时某些北方民族,被发左衽是他们的习俗。由于管仲辅佐齐桓公成功抵御了当时某些北方民族对中原地区的侵扰,保护了中原地区的周王室与诸侯国,所以孔子说这句话表扬他。从这话也可以看出,孔子十分重视服饰习俗,汉服是右衽,北方少数民族是左衽,正好相反。汉族很当时北方少数民族习俗不同,表现应该是多方面的,但是,孔子不说别的,只说发式与衣冠,可见衣冠在孔子心目中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20:22
如果没有管仲,我们恐怕要披头散发穿左衽的衣服了!
扩展资料
【原文】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注释】
(1)晋文公:姓姬名重耳,春秋时期有作为的*家,著名的霸主之一。公元前636 ̄前628年在位。
(2)谲:音jué,欺诈,玩弄手段。
(3)齐桓公:姓姜名小白,春秋时期有作为的*家,著名的霸主之一。公元前685 ̄前643年在位。
【翻译】
孔子说:“晋文公诡诈而不正派,齐桓公正派而不诡诈。”
【赏析】
为什么孔子对春秋时代两位著名*家的评价截然相反呢?他主张“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对时人的违礼行为一概加以指责。晋文公称霸后召见周天子,这对孔子来说是不可接受的,所以他说晋文公诡诈。齐桓公打着“尊王”的旗号称霸,孔子认为他的做法符合于礼的规定。所以,他对晋文公、齐桓公作出上述评价。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20:23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的意思是如果没有管仲,我们恐怕要披头散发的穿左衽的衣服了。
管仲因为有“反坫”而受到孔子“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的严厉批评,这就是说,孔子认为管仲很不知“礼”,行为不合“礼”的要求,按“克己复礼为仁”的解释,管仲不知“礼”自然不能称“仁”,但孔子在答复子路“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未仁乎”的提问时,却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用了两个“仁”来肯定管仲之“仁”。当子贡对管仲之“仁”也表示疑问时,孔子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进一步肯定管仲之“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