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沈从文 多多益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7:2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9 17:18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汉族,但有部分苗血统,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 14岁高小毕业后入伍,看尽人世黑暗而产生厌恶心理。接触新文学后,他于1923年寻至北京,欲入大学而不成,窘困中开始用“休芸芸”这一笔名进行创作。至三十年代起他开始用小说构造他心中的“湘西世界”,完成一系列代表作,如《边城》、《长河》等。他以“乡下人”的主体视角审视当时城乡对峙的现状,批判现代文明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所显露出的丑陋,这种与新文学主将们相悖反的观念大大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范围。
沈从文一生创作的结集约有80多部,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早期的小说集有《蜜柑》《雨后及其他》《神巫之爱》等,基本主题已见端倪,但城乡两条线索尚不清晰,两性关系的描写较浅,文学的纯净度也差些。30年代后,他的创作显著成熟,主要成集的小说有《龙珠》《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雏》《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骏图》《如蕤集》《从文小说习作选》《新与旧》《主妇集》《春灯集》《黑凤集》等,中长篇《阿丽思中国游记》《边城》《长河》,散文《从文自传》《记丁玲》《湘行散记》《湘西》,文论《废邮存底》及续集、《烛虚》《云南看云集》等。沈从文由于其的创作风格的独特,在中国文坛中被誉为“乡土文学之父”。
从作品到理论,沈从文后来完成了他的湘西系列,乡村生命形式的美丽,以及与它的对照物城市生命形式批判性结构的合成,提出了他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的,本于自然,回归自然的哲学。“湘西”所能代表的健康、完善的人性,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正是他的全部创作要负载的内容。
七
到了端午。祖父同翠翠在三天前业已预先约好,祖父守船,翠翠同黄狗过顺顺
吊脚楼去看热闹。翠翠先不答应,后来答应了。但过了一天,翠翠又翻悔回来,以
为要看两人去看,要守船两人守船。祖父明白那个意思,是翠翠玩心与爱心相战争
的结果。为了祖父的牵绊,应当玩的也无法去玩,这不成!祖父含笑说:“翠翠,
你这是为什么?说定了的又翻悔,同茶峒人平素品德不相称。我们应当说一是一,
不许三心二意。我记性并不坏到这样子,把你答应了我的即刻忘掉!”祖父虽那么
说,很显然的事,祖父对于翠翠的打算是同意的。但人太乖了,祖父有点愀然不乐
了。见祖父不再说话,翠翠就说:“我走了,谁陪你?”
祖父说:“你走了,船陪我。”
翠翠把眉毛皱拢去苦笑着,“船陪你,嗨,嗨,船陪你。爷爷,你真是……”
祖父心想:“你总有一天会要走的。”但不敢提这件事。祖父一时无话可说,
于是走过屋后塔下小圃里去看葱,翠翠跟过去。
“爷爷,我决定不去,要去让船去,我替船陪你!”
“好,翠翠,你不去我去,我还得戴了朵红花,装刘老老进城去见世面!”
两人都为这句话笑了许久。
祖父理葱,翠翠却摘了一根大葱呜呜吹着。有人在东岸喊过渡,翠翠不让祖父
占先,便忙着跑下去,跳上了渡船,援着横溪缆子拉船过溪去接人。一面拉船一面
喊祖父:
“爷爷,你唱,你唱!”
祖父不唱,却只站在高岩上望翠翠,把手摇着,一句话不说。
祖父有点心事。心事重重的,翠翠长大了。
翠翠一天比一天大了,无意中提到什么时会红脸了。时间在成长她,似乎正催
促她,使她在另外一件事情上负点儿责。她欢喜看扑粉满脸的新嫁娘,欢喜说到关
于新嫁娘的故事,欢喜把野花戴到头上去,还欢喜听人唱歌。茶峒人的歌声,缠绵
处她已领略得出。她有时仿佛孤独了一点,爱坐在岩石上去,向天空一起云一颗星
凝眸。祖父若问:“翠翠,想什么?”她便带着点儿害羞情绪,轻轻的说:“在看
水鸭子打架!”照当地习惯意思就是“翠翠不想什么”。但在心里却同时又自问:
“翠翠,你真在想什么?”同是自己也在心里答着:“我想的很远,很多。可是我
不知想些什么。”她的确在想,又的确连自己也不知在想些什么。这女孩子身体既
发育得很完全,在本身上因年龄自然而来的一件“奇事”,到月就来,也使她多了
些思索,多了些梦。
祖父明白这类事情对于一个女子的影响,祖父心情也变了些。祖父是一个在自
然里活了七十年的人,但在人事上的自然现象,就有了些不能安排外。因为翠翠的
长成,使祖父记起了些旧事,从掩埋在一大堆时间里的故事中,重新找回了些东西。
翠翠的母亲,某一时节原同翠翠一个样子。眉毛长,眼睛大,皮肤红红的。也
乖得使人怜爱——也懂在一些小处,起眼动眉毛,使家中长辈快乐。也仿佛永远不
会同家中这一个分开。但一点不幸来了,她认识了那个兵。到末了丢开老的和小的,
却陪那个兵死了。这些事从老船夫说来谁也无罪过,只应“天”去负责。翠翠的祖
父口中不怨天,心却不能完全同意这种不幸的安排。摊派到本身的一份,说来实在
不公平!说是放下了,也正是不能放下的莫可奈何容忍到的一件事!
那时还有个翠翠。如今假若翠翠又同妈妈一样,老船夫的年龄,还能把小雏儿
再育下去吗?人愿意神却不同意!人太老了,应当休息了,凡是一个良善的乡下人,
所应得到的劳苦与不幸,全得到了。假若另外高处有一个上帝,这上帝且有一双手
支配一切,很明显的事,十分公道的办法,是应把祖父先收回去,再来让那个年青
的在新的生活上得到应分接受那幸或不幸,才合道理。
可是祖父并不那么想。他为翠翠担心。他有时便躺到门外岩石上,对着星子想
他的心事。他以为死是应当快到了的,正因为翠翠人已长大了,证明自己也真正老
了。无论如何,得让翠翠有个着落。翠翠既是她那可怜母亲交把他的,翠翠大了,
他也得把翠翠交给一个人,他的事才算完结!交给谁?必需什么样的人方不委屈她?
前几天顺顺家天保大老过溪时,同祖父谈话,这心直口快的青年人,第一句话
就说:
“老伯伯,你翠翠长得真标致,象个观音样子。再过两年,若我有闲空能留在
茶峒照料事情,不必象老鸦到处飞,我一定每夜到这溪边来为翠翠唱歌。”
祖父用微笑奖励这种自白。一面把船拉动,一面把那双小眼睛瞅着大老。
于是大老又说:
“翠翠太娇了,我担心她只宜于听点茶峒人的歌声,不能作茶峒女子做媳妇的
一切正经事。我要个能听我唱歌的情人,却更不能缺少个照料家务的媳妇。‘又要
马儿不吃草,又要马儿走得好,’唉,这两句话恰是古人为我说的!”
祖父慢条斯理把船掉了头,让船尾傍岸,就说:
“大老,也有这种事儿!你瞧着吧。”究竟是什么事,祖父可并不明白说下去。
那青年走去后,祖父温习着那些出于一个男子口中的真话,实在又愁又喜。翠翠若
应当交把一个人,这个人是不是适宜于照料翠翠?当真交把了他,翠翠是不是愿意?
八
初五大清早落了点毛毛雨,上游且涨了点“龙船水”,河水全变作豆绿色。祖
父上城买办过节的东西,戴了个粽粑叶“斗篷”,携带了一个篮子,一个装酒的大
葫芦,肩头上挂了个褡裢,其中放了一吊六百钱,就走了。因为是节日,这一天从
小村小寨带了铜钱担了货物上城去办货掉货的极多,这些人起身也极早,故祖父走
后,黄狗就伴同翠翠守船。翠翠头上戴了一个崭新的斗篷,把过渡人一趟一趟的送
来送去。黄狗坐在船头,每当船拢岸时必先跳上岸边去衔绳头,引起每个过渡人的
兴味。有些过渡乡下人也携了狗上城,照例如俗话说的,“狗离不得屋”,一离了
自己的家,即或傍着主人,也变得非常老实了。到过渡时,翠翠的狗必走过去嗅嗅,
从翠翠方面讨取了一个眼色,似乎明白翠翠的意思,就不敢有什么举动。直到上岸
后,把拉绳子的事情作完,眼见到那只陌生的狗上小山去了,也必跟着追去。或者
向狗主人轻轻吠着,或者逐着那陌生的狗,必得翠翠带点儿嗔恼的嚷着:“狗,狗,
你狂什么?还有事情做,你就跑呀!”于是这黄狗赶快跑回船上来,且依然满船闻
嗅不已。翠翠说:“这算什么轻狂举动!跟谁学得的!还不好好蹲到那边去!”狗
俨然极其懂事,便即刻到它自己原来地方去,只间或又象想起什么似的,轻轻的吠
几声。
雨落个不止,溪面一起烟。翠翠在船上无事可作时,便算着老船夫的行程。她
知道他这一去应到什么地方碰到什么人,谈些什么话,这一天城门边应当是些什么
情形,河街上应当是些什么情形,“心中一本册”,她完全如同眼见到的那么明明
白白。她又知道祖父的脾气,一见城中相熟粮子上人物,不管是马夫火夫,总会把
过节时应有的颂祝说出。这边说,“副爷,你过节吃饱喝饱!”那一个便也将说,
“划船的,你吃饱喝饱!”这边若说着如上的话,那边人说,“有什么可以吃饱喝
饱?四两肉,两碗酒,既不会饱也不会醉!”那么,祖父必很诚实邀请这熟人过碧
溪岨喝个够量。倘若有人当时就想喝一口祖父葫芦中的酒,这老船夫也从不吝啬,
必很快的就把葫芦递过去。酒喝过了,那兵营中人卷舌子*着嘴唇,称赞酒好,于
是又必被勒迫着喝第二口。酒在这种情形下少起来了,就又跑到原来铺上去,加满
为止。翠翠且知道祖父还会到码头上去同刚拢岸一天两天的上水船水手谈谈话,问
问下河的米价盐价,有时且弯着腰钻进那带有海带鱿鱼味,以及其他油味、醋味、
柴烟味的船舱里去,水手们从小坛中抓出一把红枣,递给老船夫,过一阵,等到祖
父回家被翠翠埋怨时,这红枣便成为祖父与翠翠和解的东西。祖父一到河街上,且
一定有许多铺子上商人送他粽子与其他东西,作为对这个忠于职守的划船人一点敬
意,祖父虽嚷着“我带了那么一大堆,回去会把老骨头压断”,可是不管如何,这
些东西多少总得领点情。走到卖肉案桌边去,他想“买肉”人家却不愿接钱,屠户
若不接钱,他却宁可到另外一家去,决不想沾那点便宜。那屠户说,“爷爷,你为
人那么硬算什么?又不是要你去做犁口耕田!”但不行,他以为这是血钱,不比别
的事情,你不收钱他会把钱预先算好,猛的把钱掷到大而长的钱筒里去,攫了肉就
走去的。卖肉的明白他那种性情,到他称肉时总选取最好的一处,且把分量故意加
多,他见及时却将说:“喂喂,大老板,我不要你那些好处!腿上的肉是城里人炒
鱿鱼肉丝用的肉,莫同我开玩笑!我要夹项肉,我要浓的糯的,我是个划船人,我
要拿去炖葫萝卜喝酒的!”得了肉,把钱交过手时,自己先数一次,又嘱咐屠户再
数,屠户却照例不理会他,把一手钱哗的向长竹筒口丢去,他于是简直是妩媚的微
笑着走了。屠户与其他买肉人,见到他这种神气,必笑个不止……
翠翠还知道祖父必到河街上顺顺家里去。
翠翠温习着两次过节两个日子所见所闻的一切,心中很快乐,好象目前有一个
东西,同早间在床上闭了眼睛所看到那种捉摸不定的黄葵花一样,这东西仿佛很明
朗的在眼前,却看不准,抓不住。
翠翠想:“白鸡关真出老虎吗?”她不知道为什么忽然想起白鸡关。白鸡关是
酉水中部一个地名,离茶峒两百多里路!
于是又想:“三十二个人摇六匹橹,上水走风时张起个大篷,一百幅白布铺成
的一片东西,先在这样大船上过洞庭湖,多可笑……”她不明白洞庭湖有多大,也
就从没见过这种大船,更可笑的,还是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却想到这个问题!
一群过渡人来了,有担子,有送公事跑差模样的人物,另外还有母女二人。母
亲穿了新浆洗得硬朗的蓝布衣服,女孩子脸上涂着两饼红色,穿了不甚合身的新衣,
上城到亲戚家中去拜节看龙船的。等待众人上船稳定后,翠翠一面望着那小女孩,
一面把船拉过溪去。那小孩从翠翠估来年纪也将十三四岁了,神气却很娇,似乎从
不曾离开过母亲。脚下穿的是一双尖头新油过的钉鞋,上面沾污了些黄泥。裤子是
那种泛紫的葱绿布做的。见翠翠尽是望她,她也便看着翠翠,眼睛光光的如同两粒
水晶球。有点害羞,有点不自在,同时也有点不可言说的爱娇。那母亲模样的妇人
便问翠翠年纪有几岁。翠翠笑着,不高兴答应,却反问小女孩今年几岁。听那母亲
说十三岁时,翠翠忍不住笑了。那母女显然是财主人家的妻女,从神气上就可看出
的。翠翠注视那女孩,发现了女孩子手上还戴得有一副麻花绞的银手镯,闪着白白
的亮光,心中有点儿歆羡。船傍岸后,人陆续上了岸,妇人从身上摸出一铜子,塞
到翠翠手中,就走了。翠翠当时竟忘了祖父的规矩了,也不说道谢,也不把钱退还,
只望着这一行人中那个女孩子身后发痴。一行人正将翻过小山时,翠翠忽又忙匆匆
的追上去,在山头上把钱还给那妇人。那妇人说:“这是送你的!”翠翠不说什么,
只微笑把头尽摇,且不等妇人来得及说第二句话,就很快的向自己渡船边跑去了。
到了渡船上,溪那边又有人喊过渡,翠翠把船又拉回去。第二次过渡是七个人,
又有两个女孩子,也同样因为看龙船特意换了干净衣服,相貌却并不如何美观,因
此使翠翠更不能忘记先前那一个。
今天过渡的人特别多,其中女孩子比平时更多,翠翠既在船上拉缆子摆渡,故
见到什么好看的,极古怪的,人乖的,眼睛眶子红红的,莫不在记忆中留下个印象。
无人过渡时,等着祖父祖父又不来,便尽只反复温习这些女孩子的神气。且轻轻的
无所谓的唱着:
“白鸡关出老虎咬人,不咬别人,团总的小姐派第一。……大姐戴副金簪子,
二姐戴副银钏子,只有我三妹没得什么戴,耳朵上长年戴条豆芽菜。”
城中有人下乡的,在河街上一个酒店前面,曾见及那个撑渡船的老头子,把葫
芦嘴推让给一个年青水手,请水手喝他新买的白烧酒,翠翠问及时,那城中人就告
给她所见到的事情。翠翠笑祖父的慷慨不是时候,不是地方。过渡人走了,翠翠就
在船上又轻轻的哼着巫师十二月里为人还愿迎神的歌玩——
你大仙,你大神,睁眼看看我们这里人!
他们既诚实,又年青,又身无疾病。
他们大人会喝酒,会作事,会睡觉;
他们孩子能长大,能耐饥,能耐冷;
他们牯牛肯耕田,山羊肯生仔,鸡鸭肯孵卵;
他们女人会养儿子,会唱歌,会找她心中欢喜的情人!
你大神,你大仙,排驾前来站两边。
关夫子身跨赤兔马,
尉迟公手拿大铁鞭!
你大仙,你大神,云端下降慢慢行!
张果老驴得坐稳,
铁拐李脚下要小心!
福禄绵绵是神恩,
和风和雨神好心,
好酒好饭当前阵,
肥猪肥羊火上烹!
洪秀全,李鸿章,
你们在生是霸王,
杀人放火尽节全忠各有道,
今来坐席又何妨!
慢慢吃,慢慢喝,
月白风清好过河。
醉时携手同归去,
我当为你再唱歌!
那首歌声音既极柔和,快乐中又微带忧郁。唱完了这歌,翠翠觉得心上有一丝
儿凄凉。她想起秋末酬神还愿时田其中的火燎同鼓角。
远处鼓声已起来了,她知道绘有朱红长线的龙船这时节已下河了,细雨还依然
落个不止,溪面一起烟。
翠翠形象:
小说《边城》主人公翠翠,是沈从文心目中的湘西苗族文化女神,是沈从文用“他者”(西方)的眼光看出来的湘西苗族文化的“本质”。“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是一个纯真、善良、美丽、生动的少女形象。
诗意地栖居——沈从文《边城》赏析
作者:佚名??时间:2008-4-19 13:07:21??来源:会员转发??人气: 9798
一个人拥有此生此世的现实世界是不够的,他(她)还必须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即理想的世界。
《边城》是沈从文美丽而带点伤感的恋乡梦,是沈从文理想的世界,诗意的世界。边城的人民,诗意地生活,诗意地栖居。
《边城》进述的是一个哀婉而凄美的爱情故事: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了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做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为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小说以翠翠的爱情悲剧作为线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地方的风情美和人性美。
沈从文以如椽巨笔,为我们绘就了一幅如诗如画、如梦如烟、田园牧歌式的美丽的湘西世界。
沈从文在后来曾经表白:“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小说以牧歌式的情调描绘出田园诗般的边城世界。这里的人民保持着淳朴自然、真挚善良的人性美和人情美。他们诚实勇敢、乐善好施、热情豪爽、轻利重义、守信自约,“凡事只求个心安理得”,就连吊脚楼妓女的性情也浸染着边民的淳厚,俨然是一个安静的平和的桃源仙境。这里的人民,诗意地生活,诗意地栖居。这是抒情诗,也是风俗画。
《边城》对人物性格的塑造,显然受到中国传统艺术写意传神笔法较深的熏陶,它的人物更具东方式的恬静的美,如翠翠是湘西山川灵气化育而成的自然之女,天真、纯洁、活泼,柔情似水:翠翠在风吹日晒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心机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
沈从文用诗一般的文字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湘西山区的风俗画,翠翠的身体自然消融在四周的青山绿水、春风黄麂之间。
翠翠的形象便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理想。据沈从文的高足汪曾祺先生考证,翠翠的形象有三个来源:一个是泸溪县绒线铺的女孩子;一个是在青岛崂山看到的女孩子;另一个来源就是师母。小说对其他人物的刻画,如老船夫的纯朴、诚实、坚忍,重义轻利的古道热肠;船总的慷慨好施,正直豪爽;傩送和天保的英俊健硕,知情晓义等,无不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作者以韵味隽永的笔墨,赞颂了未受现代文明污染的优美的人生方式和生命形态,表现了一种返璞归真的价值取向。
《边城》的结局模糊而悠远:到了冬天,那个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每一位读者在掩卷之际,内心为优美而感伤的希冀所充满,盼着二老傩送的归来,并盼着美丽的翠翠戴上红色头盖出嫁的日子。
“边城”是沈从文理想人生的缩影,是他远离“边城”而作于都市的梦。
《边城》蕴含着诗一般的意境和韵味。无论是“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有沽酒”的早春,还是“再落个不停,溪面一片烟”的初夏,都显示出远离人事纠葛的和谐氛围。作者不仅创造了诗一样的意境,而且赋予作品中的人物与景物以深厚的象征意味。在暴风雨之夜猝然倒掉又重修的白塔,象征着一个原始而古老的湘西的终结和对重造湘西未来的渴望。
《边城》是一曲描写湘西人们人性美的“牧歌”,一部美丽得如此朴素,悲剧得如此优美的人性“牧歌”。《边城》是沈从文“思乡情结”养育出来的一颗明珠。
《边城》是一篇小说,但更像一首二十一个断章组成的长诗。整部小说散发着浓郁的诗意,给人一种非常纯粹的阅读体验,以至于刘西渭誉之为:“一部idyllic(田园诗的,牧歌的)杰作”,“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咀华集》)。美学家朱光潜评价道:“它表现受过长期压迫而又富于幻想和敏感的少数民族心坎那一股沉郁隐痛”,“唱出了少数民族的心声”。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颗熠熠生辉的文学巨星,其传世杰作《边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雄踞一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