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7:25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3 17:07
在我国古代,谥号往往是给一个人物盖棺定论的评价。或褒或贬,或惋惜或追思。总之,我们基本可以从一个人物的谥号,看出他的好坏。那么谥号到底是怎么来的,杨广被评为“炀”这一谥号,是什么原因呢,笔者接下来将会给大家一一阐述。
谥号的由来谥号最初据传是在西周初期时出现的,根据《逸西周.谥法解》中提到周公制谥,我们可以认为是周公旦所发明的。从周朝开始,直至春秋战国谥号已经普遍使用。除了君王以外,诸侯,大臣也可以拥有谥号。直至秦始皇统一六国,认为谥号有“子议父,臣议君”的嫌疑,便把谥号制度废除了。不过不久刘邦建立汉朝,谥号制度又得以恢复,并且一直流传下去。
谥号制度在建立初期,只有“美谥”和“平谥”之分。也就是说有能力的君王,可以得到诸如“文,武,景,明”等美谥,但即使是没能力或者残暴昏庸的君王也能拥有“惠,哀,戴”等平谥。而“恶谥”的出现,则是在西周“共和执政”开始,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在公元前841年,由于西周厉王残暴不仁,欺压百姓。国人无法忍受发生*冲入王宫,厉王出逃,周朝周定公与昭穆公共同执掌周朝政。
而周厉王出逃都城,最终死于彘这个地方。这个周厉王曾经说出过名言“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并且贪图钱财与民争利。在他死后,众臣根据其生平与*,最终定其谥号为“厉”。“杀戮无辜曰厉“至此,中国第一个恶谥就诞生了。至此之后,谥号便有了美谥,平谥,恶谥之分。官方可以根据皇帝或者大臣一生的功绩过错,来决定谥号的美恶。
周厉王
谥号自从被建立以来,一直遵循严谨原则。 自周朝开始,无论被追谥者生前功高盖世,还是残暴不仁。被追谥的都只有一二字而已。如汉武帝虽然雄才武略,武有北驱匈奴,征服西域打通丝绸之路。文有颁布推恩令解决*集权问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可谓功盖千古。但是其晚年又因为连年征战,导致国库空虚劳民伤财。又因为偏听偏信发生“巫蛊之祸”。最终不得不颁布轮台罪己诏以安民心。
就这么一个雄才伟略却又极其矛盾的君王,死后的谥号只是两个字“孝武”,可见谥号制度是十分严格和谨慎的。可是自从唐代武则天开创了皇帝生前给自己定谥的先例开始,谥号的性质由客观评价开始转变为一味的赞美。皇帝谥号字数增加的开始,便是谥号变质的信号。如唐玄宗便自称“开元圣文神武皇帝”,明朝皇帝谥号多达十六字,而清朝皇帝谥号更多达二十二字。所以可以这么说,从唐朝开始,之后的皇帝无论好坏均多是美谥。谥号制度也随之崩坏,变成阿谀皇帝的一种工具。
隋朝的建立隋朝,是自晋朝以来三百多年乱世后第一个大统一王朝。其建立者隋文帝杨坚却是靠着欺负孤儿寡妇而建立王朝的。杨坚原为北周朝臣,北周是个国力强盛,兵精粮足的国家。其皇帝北周武帝宇文邕是个雄才伟略的君王。东灭北齐,内诛权臣。
隋文帝杨坚
把北周发展为一个强大的国家,整个中国只剩下长江以南的陈朝苟延残喘。只可惜天不假年,年仅36岁的他死在北伐突厥的途中。留下一个权力真空的庞大帝国给长子宇文赟,宇文赟即位后便迎娶了杨坚的女儿杨丽花为皇后。但是他沉溺酒色,荒淫无度,没多久便去世了。留下一个九岁的儿子宇文阐继承皇位,这时身为辅政大臣,且是小皇帝外公的杨坚趁机控制帝国的朝堂,在没过多久,便胁迫小皇帝禅让于他,改国号为“隋”。
这就是杨坚的发家史,在主少国疑的情况下,不帮助外孙巩固朝政,反而欺负孤儿寡母,行辅政之名,实为窃国。难过清朝赵翼曾说“自古得国之易,未有如杨坚者。”虽然如此,但是杨坚确实是由能力的帝王,他南征陈朝,完成大统一。改革吏治,开创三省六部。与民生息,开创“开皇之治”。其能力在古代帝皇之中也是上上,但是晚年猜忌多疑,废了原太子杨勇,立晋王杨广为太子。但是在杨广对宣化夫人无礼之时又想把杨广废掉,最终在公元604年,离奇死于仁寿宫。享年64岁,谥号文。其子杨广即位为帝。
杨广被谥为“炀”的原因1.*兄弟 杨广在即位之初便立刻将长兄,即废太子杨勇赐死。并且诬陷胞弟杨秀诅咒隋文帝,将其软禁。*迫幼弟杨谅举兵造反,最后兵败被幽禁至死。可谓为了成为一个真正的“孤家寡人”而不懈努力。
2.大兴土木 在大业元年,决定征招民夫200万来营造东都洛阳,同时又下令开凿大运河,并且要建造龙舟为自己沿河而下观赏风景。根据晚唐文人韩渥得《开河记》中记载,杨广征召民夫是命令天下15岁以上得男丁都要服徭役,一共征发了360万人,同时又命令数万名精壮男子为监工,一有懈怠便各种棍棒加身。可见劳民之重。
3.*忠良隋朝能够建立一统,与宇文弼、贺若弼、高颎等人的战功赫赫,运筹帷幄是密不可分的。这些跟随隋文帝打天下治国的老臣子。只是因为担忧杨广大兴土木,奢侈淫扉会使隋朝根基动摇,于国有害所以上奏制止。惹了杨广不高兴,杨广便以“诽谤朝廷”的罪名将他们连坐诛杀,实在是令人叹息。特别是高颖,有萧何,诸葛之才,经天纬地,为人又刚正不阿。被隋炀帝如此冤杀。时人都为之痛惜。
4.三征高句丽从公元610年至公元614年,隋炀帝连续三次征发天下之民攻打高句丽,其人数多达数百万。在第一次征讨时,阳光命令幽州总管元弘嗣建造300艘军船,并且工期甚紧。结果船工昼夜都在水中工作,不敢休息,连腰一下都长出蛆虫。最后以十分之四的民夫死去为代价造好船只。并且天下军队,无论所在何处,都要在幽州涿郡集合,顺便征诏民夫保障军备。
隋炀帝
天下驿道熙熙攘攘,昼夜不停。死在路上的人不在其数。最后召集天下兵马100多万,分成三路进攻,为军队补给的民夫是军队的两倍以上,可谓是倾全国之力来进攻。可是由于隋炀帝指挥失误,并且后勤压力过大,最终兵败。军队死伤过半,而且为了保障军队的补给,百姓农耕失时,最后民不聊生。导致全国各地都开始了农民聚众起义,隋朝统治开始不稳。
结果第二年,不甘失败的隋炀帝又起全国之兵聚集涿郡,开始了第二次征讨高句丽。但是高句丽选择坚壁清野的战略,死守城池。隋朝与高句丽都产生了极大的伤亡。此时后方杨素之子杨玄感起义,令杨广感到后防不稳,并且与高句丽战事不利,便退兵回国。这次征讨又伤亡了数十万军队,隋朝的统治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公元614年,杨玄感起义已经被*,头铁的大隋皇帝杨广又想起了远在东北的高句丽小国。最终又双叒征发天下士卒,准备第三次亲征高句丽。
但是这一次隋朝军民终于不想再受这位“雄才伟略”的君王摆布了,在驿道之上,我们可以看到隋朝士卒和民夫争相逃亡,隋炀帝到达怀远镇的时候,所征得士兵远远没有到达预期之数。而另一方面高句丽也因为隋朝连年征讨而困顿不堪,最终经历小规模战争后,高句丽国王高元遣使请降。隋炀帝十分高兴,准备回国迎接自己人生最后的时刻。
公元616年,隋炀帝从洛阳出发到江都。美曰其名为“巡游”。实则是看到天下大乱,各地义军盗贼层出不穷,心灰意冷的他不愿面对事实,只能去江都寻欢作乐,过着剩余不多的快乐日子。两年之后,侍卫首领宇文化及发动兵变,缢弑杀杨广。隋灭,享国38年。
同年,李渊在长安*迫杨广之孙杨侑禅让,建立唐朝。追谥杨广为炀皇帝。何为炀?《谥法》中说“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好大怠政曰炀,寡情薄义曰炀,离德荒国曰炀。”杨广一生,*亲友,诛杀忠良,刻薄寡恩,好大喜功,滥用民力,征战不休。这个炀字的谥号,他可谓是当之无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3 17:07
谥号是用来追念一个人的丰功伟绩的,可以寄托思念和表彰。谥号是人死后,由皇上追认确定的。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3 17:08
谥号是古人为了方便对历史人物盖棺定论。身份高贵或地位高的人去世后,朝廷会依据其生前所作所为,从而给出一个有评价意义的称号。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3 17:08
谥号是在一个人死后,后人根据生平所作的评价,这有助于后人真实的了解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