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阳明心学之要义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9-08 08:4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16 15:01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无善无恶,这不是佛的境界吗?佛性并非性本善,而是无善无恶,没有对立没有分别,这是人最终要回归的本源。
有善有恶意之动,在我们的世界,一定是存在善和恶的区别的,这个区别,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中的“意”在动,意是最灵动最不受控的,总是变化的,意一发动,善恶皆有。
知善知恶是良知。每个人的意一发动,善恶如泥沙俱下,好在我们有良知,能够知善知恶辨别是非,有辨别是非的意识和能力,就为为善去恶打下了基础,当一个人没良知,不辨善恶,怎么可以做到为善去恶呢,所以意之动是本能,为善去恶是目的,中间的认知即良知就非常关键了,所以“致良知”不仅是理论上很重要,现实意义更加大。
为善去恶是格物。格物在大学讲得比较多,“至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我曾经一直不理解格物与止于至善的关系,甚至不知道至善是什么,后来把它与后文的“为人君 止于 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 止于孝 ;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相联系,才发现“止于”是最基本的,最起码的意思,是根本,是类别界定的标准,是边界。比如“为人子,止于孝”,这是子女之所以为子女最根本的,就是诚心诚意尽孝,否则,不配当子女。“为人父止于慈”,此时的父,和为人子的子一样,子作子女讲,父作父母讲,父母是一体的,子女也是一体的,没有分别。父母之道是以仁慈之心关爱子女,教养子女,把以道德教化子女当作首要任务,作为立人之本,使子女成为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有用之才,能为国家民族服务贡献。我们一味地溺爱孩子,教孩子自私,是不能称之为父母的。这里的慈爱,是能够带给孩子一生的光明的价值观,是为善去恶的教育。
知至在格物,实现做人的根基来自于格物,比如说孝敬父母、慈爱子女、仁爱下属,尊敬领导,有信与人,这些品质来自于为善去恶,只有为善去恶才能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因此格物就是为善去恶,而不是革除*那么简单粗暴,格物是很温情的,是按照天道办事的。格物至知,就是真正做到为善去恶,才能称得上知善知恶的致良知,做到才是真知道。知善知恶是克服意动的前提,意有显意识有潜意识,真正克服了意动这个本能,超越善恶也就水到渠成,达到心之本体,即善之极致则没有了恶,无穷接近无善无恶心之本。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是说在无善无恶之境界。而佛教提倡的断恶修善,不就是格物么。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以终为始”和“此心不动,随机而动”是实践之方法,无知之行为盲行,无形之知为无知,言我所行,行我所言,为知行合一。
以终为始,就是说在于先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当立下志向,确定了终点以后,在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对照这个终点,偏离方向就纠偏,始终回到往目标前进的方向,这是一条最捷径最省力的路。当然,风险在于“终”的确立是否正确,这个需要境界和格局作为前提,就是说使命和发心作为保驾护航。
此心不动,随机而动,这里包含了大智慧。比如说两军对战,谁先动心,谁就会露出破绽,动的都是妄念,老师说过,困顿生妄念,对垒的时候,自然是困顿之时,动心就是动妄念,当对方心动之时,就是一个机会,此心不动,随机而动,这个机是因对方的妄念而生,是无中生有,是无常,因此要随机而动。
知行合一作为我们的一种学习和实践精神,以终为始作为我们磨练意志力的方法,而此心不动,随机而动则是我们平时的为人处事的方法,无论是生死存亡的大战,还是与人交往,都要做到此心不动,随机而动,越是遇到大事,越要沉稳不动心,越是遇到大的*,更是如此不动心,不动心是前提,随机而动是行为,不动心也不随机而动,犹如死人,心动即便再随机而动,其实已经和真实有偏差了,就像把湖水搅成大浪,再对准目标去投石头,无论瞄准率有多高,最终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