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仁宣之治和于谦》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9-16 14:1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12:56
当太宗皇帝朱棣五次亲征蒙古,武功赫赫,最后崩于班师途中时,应该是意想不到25年之后,自己的亲曾孙子朱祁镇是真孙子,一把all in ,在土木堡把自己连带仁宣之治多年的老本赔个精光: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等二十万王牌精锐被瓦剌骑兵全歼,皇帝被俘,随行的六十多位足智多谋的*核心高级*和能征善战的将领几乎全部被杀。
土木堡之变是明朝 历史 第二大的严峻危机,排名第一的危机是崇祯帝朱由检吊死煤山,明朝剧本终结。而土木堡的剧本的演进方向怎么看都像靖康之耻后南宋的复制粘贴版。军事大受打击,军事将领出现断层,热兵器研发大大受阻,对外军事制度出现由进攻到防御的消极性转变。
但这次巨大的军事惨败并非英宗皇帝朱祁镇最大人生败笔。苦中求乐的讲,朱祁镇有个唯一的优点是还能负点责。
理由是朱棣死后,仁宗皇帝朱高炽继位,当了一年皇帝驾崩后,其子宣宗朱瞻基继承大统。史称“仁宣之治”,这两位皇帝修正了太宗朱棣穷兵黩武的对外军事方针。因其宽松治国和息兵养民的基本国策被颂为一代盛世。但盛世背后隐藏的是边境废驰的危机:国家承平日久,不打仗了,但敌人并未消失,反而在壮大。
摆在新皇帝面前的对蒙部落*方针有两个选项,一是军事打击;二是互市,用边境贸易换和平。第一个选择是朱元璋和朱棣的一贯作风,打,穷追猛打,全力压制和震慑。但负面因素是明朝经济已承担不起如此烧钱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国内已有贫困地区老百姓因赋税不堪重负激起民变的苗头。第二个互市,与蒙古部落互通有无,告诉蒙古人别抢了,需要什么拿马匹骆驼羊皮子来换,这能换来短暂的和平,但同样是某种形式的资敌,坐视蒙古部族发展壮大,进一步成为更大的威胁。
明朝江山到朱祁镇手里,塞外的瓦剌敌人已快从小狼崽子长成猛虎。时代不同,边境*需要重新调整,对外进行大规模军事行动亦是无可指摘。可惜的是朱祁镇年少轻狂志大才疏,战前准备不足情报失灵,战时指挥失当,在土木堡被袭功亏一篑。
而此时北京城的情况是这样的:最高元首兵败被俘,国防*被杀,京师精锐尽丧,剩下几万老弱病残留守部队守城,有盔甲的将士不到十分之一,兵器同样严重不足,几个人用一把刀一杆*的现象很普遍。岌岌可危的城墙外是近十万虎狼之徒的瓦剌骑兵。一旦被攻破,北京城会变成蛮族杀烧戮掠的火海和人间地狱。明朝还在是按照南宋的剧本推进。
正面对抗还是南迁?大明朝的字典里没有逃字,于谦更没有。
于谦时任兵部尚书,开始统筹北京保卫战。
儒家传统文化最令人着迷的一点就是真实不虚。在灾难来临时,原来真的会有人舍生取义,不惧死亡,抱着必死的决心为国家社稷而战。
一个月没日没夜的血战换取了胜利,为大明续命二百年。
公元1457年,夺门之变。随着复辟的明英宗的一声令下,大明护国功臣于谦于少保在他曾经拼死保卫的北京城前迎来了自己的人生结局——被斩立决。
被抄家时,于谦家无余财,从他的屋里面只搜到了明代宗朱祁钰赏赐的蟒袍、剑器。
“死之日,天下冤之。”《明史》
这是朱祁镇皇帝生涯再过一千年也无法洗白和抹杀的污点。土木堡之变是年少轻狂犹有可悯,但冤杀于少保为自己的复辟铺路,是良心大大的坏。
于少保在刑场赴死之时,望着周边围观哭泣的人群,脚下坚实的土地,应该是面带微笑的吧,这都是自己曾经拼命保护的。
公者千古,一生清白终留人间。
——游于公墓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