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六十八章赏析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9-16 14:0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5 01:04
【原文】
善为士者①,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②;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③。
【注释】
1.善为士者:士,即武士,这里作将帅讲。此句意为善作将帅的人。.
2.不与:意为不争,不正面冲突,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没有把握的仗,不轻易决战,防止全军覆没。
3.配天古之极:符合自然的道理。一说“古”字是衍文。一说古人早就明白的道理,早就达到的高度
【译文】
善于带兵打仗的将帅,不逞其勇武,不耀武扬威,要善于保存隐藏自己的实力;善于打仗的人,不轻易被激怒,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善于胜敌的人,不与敌人正面冲突,要善于发现敌人的弱项,以避实击虚;善于用人的人,对人表示谦下,礼贤下士。这叫做不与人争的品德,这叫做会运用别人的能力,这叫做符合自然的道理。
【赏析】
本章要论述了带兵打仗的四种美好品德。
第一种是不炫耀武力,要隐藏实力。用兵的胜利讲究的是其不意,攻其不备。作为带兵打仗的将帅一方面要善于隐藏自己的实力,另一方面还要学会准确侦查对方的实力,所以耀武扬威是用兵之大忌,必须首先予以否定。
第二种是善战者不轻易发怒,保持稳定的情绪和清醒的头脑,才能有敏锐而准确的判断力。《孙子兵法》也多次强调制怒的重要性:怒而挠之;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将有五危:……忿速,可侮也;主不可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人死不可以复生。因此,善战者对情绪必须善于控制。
第三种智慧是不轻易决战。战争的风险性比较大,一定要慎之又慎。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没有把握的仗,这句话上承上面一句话,不要轻易与人交战,不战则已,一战必胜。不能凭意气用事,不能凭情绪用事,必须谋定而后战。因此,善胜敌者必须从大局出发,从长远出发,不要轻易交战,根据双方的具体实力,确定好相应的取胜战略。
第四种智慧是用人的智慧,就是为之下。谦下的智慧在《道德经》之中反复强调。当然,老子的辩证之处在于谦下的目的是为了用人,他不是为了谦下而谦下,不是死板的谦虚,是为了集体利益而争取更多人的团结的用人智慧。
最后,老子再次总结了争与不争的辩证关系,老子的竞争都是为了集体利益而不是个人利益,用人之力也是如此。所以老子认为这才是最符合自然之道的事情,从古到今都极为重视这几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