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3)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9-16 18:4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6 21:54
如何为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 [篇4]
所谓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 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 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 互促进、共处共融。这种文明观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具有相 同点,那就是它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 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它们之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点,即生态文 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 时必须尊重和 爱 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 很显然,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说 它们有联系,是因为生态文明既包含物质文明的内容,又包含精神文 明的内容: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无 所作为,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 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在这一点上,它是与物质文明一致的。 而生态文明所要求的人类要尊重和爱护自然,将人类的生活建设得更 加美好;人类要自觉、自律,树立生态观念,约束自己的行动,在这 一点上,它又是与精神文明相一致的,毋宁说它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 重要组成部分。说它们有区别,则是指生态文明的内容无论是物质文 明还是精神文明都不能完全包容,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具有相对的独 立性。 人类对于文明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按照马克思主义的 观点,文明是相对于野蛮而言的。从社会形态的角度看,迄今为止人 类已经经历了奴隶文明、封建(中世纪)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社会 主义文明;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人类又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 等等。但从生产方式角度看的以往的文明,其着眼点主要是物质,是 物质生产能力的提高,人类物质生活的改善。
这当然没有 什么 不对。 因为在生产力水平很低或比较低的情况下,人类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总 是占第一位的,所谓“物质中心 的观念也是很自然的。然而,随着 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工业文明造成 的环境污染,资源破坏,沙漠化,“城市病”等等全球性问题的产生 和发展,人类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物质生活的提高是必要的,但不 能忽视精神生活;发展生产力是必要的,但不能破坏生态;人类不能 一味地向自然索取,而必须保护生态平衡。本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 各种全球性问题的加剧以及“能源危机”的冲击,在世界范围内开始 了关于“增长的极限 的讨论,各种环保运动逐渐兴起。正是在这种 情况下,1972年6月,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史以来第一次“人 类与环境会议”,讨论并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从而揭开 了全人类共同保护环境的序幕,也意味着环保运动由群众性活动上升 到了*行为。伴随着人们对公平(代际公平与代内公平)作为社会 发展目标认识的加深以及对一系列全球性环境问题达成共识,可持续 发展的思想随之形成。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 员会,1987年该委员会在其长篇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提 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 纪议程》,更是高度凝结了当代人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认识。由此可 知,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 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人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 组成部分。人与自然不存在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 是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共同促进的关系。人类的发展应该是人与社 会、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
协调发展。人类的发展不仅要讲究 代内公平,而且要讲究代际之间的公平,亦即不能以当代人的利益为 中心,甚至为了当代人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后代人的利益。而必须讲究 生态文明,牢固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
如何为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 [篇5]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重在联系实际,贵在取得成效。这项活动的开展真正做到了深入群众,贴近生活和实际,让人们了解社会各个行业在基层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们的疾苦,是一项深入基层,关注民众,反应民-意的活动。作为我们水文行业的基层工作者,我们的任务就是服务群众,服务社会,尽职履责,为社会,为国家,为生态文明作出贡献。 2012年7月2日,南郑县水利局*抗洪救灾因公殉职的消息穿透雨幕,翻越秦巴,蒋安成这个名字迅速引起各级党政干部和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一个任水利局*刚刚半年的基层干部,一个新当选的政协委员、棠委,牺牲在他倾心挚爱的水利事业工作岗位上!人们在震惊和悲痛之余,随着讯息的深入展开,蒋安成以坚实的步履践行高尚人生的时代传奇,打动一颗又一颗疏离了英雄的普罗大众的 心灵 。
众所周知,每年的五月到十月都是汛期,是令我们水文工作者“胆战心惊”的洪水抗战时期,是最艰辛的时刻,也是我们发挥作用的时刻。在基层水文站工作的水文职工,这段时间,每当下雨的时候,就要时时刻刻、分分秒秒地坚守岗位,甚至坐守河畔,测量暴雨洪水涨落的每一个瞬息,抢测一组组“人命关天”的水文数据,预报和传递及时的水文信息,为各级防汛部门指挥调度提供了科学有力的依据,充分发挥了水文防汛“耳目”和“参谋”作用。各水文站职工坚持抢测出一组组“决胜千里”的防洪科学数据。
7月2到9日,是陕西省汉江流域出现最大范围的强降雨,其中南郑、镇巴、西乡等地局部降雨超过200毫米,南郑县喜神坝达到280毫米。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暴雨洪水,冷水河三华石水文站两名水文职工,24小时值班,战洪峰,踏恶浪,及时传递汛情, 南郑县防汛指挥部紧急派出120名民兵奔赴牟家坝镇等地进行抢险,30年一遇洪水无一人伤亡。
*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给我们水文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挑战和机遇,是我们践行大水文观的关键时刻。*颁发《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确立了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主要是严格控制用水总量过快增长、着力提高用水效率、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党的提出“五位一体”, “经济建设是根本,*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洁净的食品、优美宜居的环境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建设生态文明,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是顺应民生的需要。
这对于我们基层的水资源环境监测工作者也是一个更高更严格的要求,我们监测的水样来自河流,和我们的生活饮用水息息相关,保证每一个监测数据的正确性也显得至关重要。国家所重视和社会所关心的水的问题,对我们水环境监测工作是挑战也是机遇,是压力也是动力,我们只能更好更快的发展自己,提高监测技术,为社会为人民提供有保证的服务。
1
做好自己本职的工作,履行好职责,就是在自己普通的工作岗位上践行精神,抢测每一组精准的洪水数据,及时为防汛部门提供水文预警预报,监测出每一个水样,提供准确的水环境监测数据,及时发现并汇报问题,为社会提供服务,做出贡献,就是我们水文工作者的梦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