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9-18 04:20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3 02:15
衰老的端粒学说,位于染色体端粒的末端,而DNA链则位于细胞核内。每当细胞*产生新细胞时,端粒就会变短,直到端粒达到一个临界长度,这时细胞也失去活性而死亡。所以端粒是随着细胞个体的衰老而变短。但每个细胞的端粒长度是天生的,并非一开始就相同,并且之后的缩短速度也各不相同。端粒损耗的速度是衡量“生物衰老”的一个方法。20世纪60年代,有学者在体外培养人成纤维细胞时发现,当细胞*到50代左右时,*繁殖就完全停顿,最终死亡,这被称为细胞*的海弗利克极限。但海弗利克极限也带来了迷惑,实验证明细胞的端粒结构并不能决定衰老的程序,大鼠的端粒比人的要长得多,但大鼠的细胞只能质*十几次,而人的细胞却能*五六十次。此外,啤酒酵母的端粒在繁殖过程中并不缩短,人为地缩短啤酒酵母的端区不仅没有使之短命,反而起了增寿作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3 02:15
端粒学说由Olovnikov提出,认为细胞在每次*过程中都会由于DNA聚合酶功能障碍而不能完全复制它们的染色体,因此最后复制DNA序列可能会丢失,最终造成细胞衰老死亡。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由许多简单重复序列和相关蛋白组成的复合结构,具有维持染色体结构完整性和解决其末端复制难题的作用。大量实验说明端粒、端粒酶活性与细胞衰老及永生有着一定的联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问题用端粒学说尚有疑问。2009年,诺贝尔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将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加利福尼亚旧金山大学的伊丽莎白·布莱克本(ElizabethBlackburn)、美国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卡罗尔-格雷德(CarolGreider)、美国哈佛医学院的杰克·绍斯塔克(JackSzostak)以及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以表彰他们发现了端粒和端粒酶保护染色体的机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3 02:16
你体内的细胞只能*50次,*完了你就要挂了.. 这个说法,学过细胞生物学的同学应该多少有点印象,它就是海佛烈克(Hayflick)极限。这个是指普通体细胞在体外培养,它的*增殖并不会像癌细胞那样无休止的进行下去,有一定的极限值,一般体细胞50代左右。L.Hayflick (1961)报道,人的成纤维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只能增殖60多代,而并不是无休止的进行。后来许多实验证明,正常的动物细胞无论体内生长还是体外培养,其*次数都存在一个“极限值”。这个值就是“Hayflick”极限,也被称作“最大*次数”。 很多人就很恐慌。如果你想像哈或者英国女王一样长寿。是不是要尽量减少细胞*次数? 然而并不是这样。因为后来科学家在人体中,陆陆续续发现了各种各样的干细胞,这些干细胞有的可以无限*增殖、有的只能定向*分化,而它们才是真正的细胞*承担者,普通的终末分化细胞并不再次*。 煮个栗子,在我们的肠子内表面分布着一层上皮细胞,这些细胞由于和外界恶劣环境直接接触,所以死亡率极高,基本上几天就会更新一次。更新的的过程并不是肠上皮细胞自己*,而是先由肠上皮干细胞*、分化为祖细胞,然后再进一步分化为真正有功能的肠道上皮细胞;肠道上皮细胞一旦分化成型,等待它们的就只有死亡。 2009年,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伊丽莎白·布莱克本(Elizabeth Blackburn)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卡罗尔·格雷德(Carol Greider),以及哈佛医学院的杰克·绍斯塔克(Jack Szostak),他们三因为揭示了“染色体如何被端粒和端粒酶保护”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