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9-18 02:1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5 14:36
长平之战后,白起坑杀了四十多万赵军降卒,震惊列国!很多史籍对这段历史都有明确的记载,唯一不同的只是具体人数的差异。但是,对于白起为什么选择大规模杀降的原因,几乎所有史籍都讳莫如深。似乎此举就是白起自己作出的决定!而白起也因为这件事被后世贴上了“战争屠夫”的标签。
白起为何要大规模杀降
在中国古代,杀降是被认为“不祥”的,明初的名将常遇春就因为杀降而受到过明太祖朱元璋的处分。可常遇春杀降也仅仅是小规模*而已,人数最多也就小几千。可即便如此,常遇春也没能逃过处分,虽然这种处分更多地是做给别人看的。
白起与常遇春还不一样,他坑杀的可不是千把人、几千人,而是活生生的四十多万条性命!如此大规模地杀降,不仅彼时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古往今来中国战争史上也几乎没有出现过。南京大*三十万同胞遇难,可那是“牲口”“禽兽”——小鬼子干的!那帮玩意根本不能算人!就是一群披着人皮的“牲口”“禽兽”。而且,那是对外战争,在中国内战史上大规模*降人恐怕也就白起一人了!这么重大的事情,白起恐怕无论如何也是绕不开秦昭襄王的。
可是,秦昭襄王的态度却颇为耐人寻味。他并没有对这四十多万赵军降卒的安置作出任何指示。或者说,秦昭襄王的态度就一个——“你老白自己看着办。”这就让白起非常难办了,全部拉回秦国显然是不现实的。首先,秦昭襄王并没有表示接纳。其次,四十多万人,如何转运?如何养活?不掌握行政部门和钱袋子的白起根本无法解决。放回去?那更加不可能,放回去这一仗不是白打了?而且平白无故让赵国重新拥有了四十多万大军!白起不傻,无论如何也是不会这么干的。那么,白起只剩一个办法可选,那就是杀光这四十多万赵军降族。否则,时间一久,难保不生出什么乱子。而且,彼时的白起也根本没有“余粮”养活如此庞大的战俘群!
秦昭襄王为何“*”白起杀降
秦昭襄王作为彼时秦国的最高统治者,为什么会选择沉默呢?这显然是不正常的。个人认为,这其实就是秦昭襄王给白起下的套!是刻意为之。当然,彼时的秦国短时期内无力消化这四十多万降卒也是一个客观事实。那么,为什么本人要说这是秦昭襄王给白起下的套呢?这还要从白起的背景说起。
长平之战结束时正逢秦昭襄王驱逐“四贵”、*宣太后“退休”之后不久。彼时,宣太后和穰侯魏冉虽然“退休”了,但是在秦国朝堂上的影响力并没有完全消除,白起便是其中的代表。白起之所以在秦国迅速崛起,卓越的军事才能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他和秦昭襄王的娘舅穰侯魏冉关系密切,魏冉是白起的“伯乐”。换一种说法,白起是宣太后和穰侯魏冉的嫡系!让宣太后和穰侯的嫡系掌握兵权,刚刚夺权的秦昭襄王始终有如芒在背、如坐针毡之感。秦昭襄王所有行为的目的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收回白起的兵权!
白起坑杀四十多万降卒,举世震惊,作为秦国的最高统治者,秦昭襄王必须有所表态。但是这种表态却有着很大的学问。如果要低调处理,可以像朱元璋对常遇春那样,雷声大雨点小,大事化小、象征性地处分一下完事。可如果无限上纲上线,那就又是另一回事了,足以要了白起的性命!更不用说是手里的兵权了。当然,白起毕竟是国之柱石,是一等一的武将,对于秦昭襄王而言,他还是有用的。因此,秦昭襄王并没有立即以此事发难,仅仅是在观察白起,以决定下一步该如何处置白起。无论处置与否,私自坑杀四十多万赵军降卒的罪名都足以将白起拉下马!这无异于是秦昭襄王对付白起的大杀器”。
白起似乎并没有改换门庭的打算,甚至连投名状也没有给秦昭襄王递上一纸!反而喧宾夺主,直接要求秦昭襄王让自己乘胜一举拿下赵国。这本应是秦昭襄王的“战略谋划”,现在却成了白起的“要求”!很显然,这并不是秦昭襄王想要看到的。于是,心明眼亮、加之打着自己小算盘的范雎给秦昭襄王找来了换下白起的理由——“秦军疲惫,需要休整”。秦昭襄王就坡下驴,召回了白起。
直到此时,秦昭襄王依然没有下定决心除掉白起。可白起却自己把自己送到了刀刃上。白起被召回之后,索性甩起了脸子,撂挑子了!后来,秦军再次攻赵,屡战屡败,秦昭襄王企图利用白起收拾残局。可白起不干了,死活就是不上战场。一个为战争而生的武将不愿上战场了,也就说明他对秦昭襄王一点用处都没了!更何况,白起还是宣太后与穰侯魏冉的嫡系,留着他干什么?帮宣太后、穰侯夺权吗?最终,秦昭襄王下定了处决白起的决心。当然,恶人还是范雎来做。白起就这样被秦昭襄王赐死在了前往战场的路上。当然,这次出征白起是心不甘情不愿被*启程的。这一次,白起坦然接受了命运的安排,也使得秦昭襄王原本设下的套失去了原有的作用。白起愿意去死,不需要秦昭襄王再找更大的理由了……
为什么不把赵军降卒用作苦力
秦国为什么不把这四十多万降卒待会秦国服徭役、充当苦力?首先,彼时不是秦始皇时期,秦国并没有郑国渠、秦驰道、秦直道、长城、阿房宫、始皇陵等大型国家工程,根本不需要如此数量众多的苦力。其次,秦国彼时属于小农经济,农业生产分散,并没有大规模的集中“农场”。让这四十多万人集中劳动显然不太现实,分散劳动又无法让秦人放心,根本无法合理安置。其三,如果不从事生产,养活这么多人,对秦国的经济压力实在太大!拉上战场?更加不可能!这些人战场倒戈几乎是可以预见的!因此,彼时的秦国根本没有短期内消化这么多战俘的能力,这也是秦昭襄王默许白起杀降的一个客观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