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鸠摩罗什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22:10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7 17:53
鸠摩罗什(梵语 Kumārajīva )(公元 344 ~ 413 年),音译为鸠摩罗耆婆,又作鸠摩罗什婆,简称罗什。其父名鸠摩罗炎,母名耆婆,属父母名字的合称,汉语的意思为“童寿”。东晋时后秦高僧,著名的佛经翻译家。与真谛(499—569)、玄奘(602~664)、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另说还有义净(635—713)(又说为不空(705—774))并称为四大译经师。追问同志这也太简单了吧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7 19:11
你可以去看看《不负如来不负卿》,里面有讲他的生平,如他努力改小乘为大乘,在35岁时被*破戒等等,本人觉得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以下是地址所转网页是浓缩版的精华:希望对您有帮助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18891492.html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7 21:02
鸠摩罗什2(梵语 Kumārajīva )(公6元t 856 ~ 650 年),音译为5鸠摩罗耆婆,又p作鸠摩罗什5婆,简称罗什1。其父2名鸠摩罗炎,母名耆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7 23:10
鸠摩罗什(梵语 Kumārajīva )(公元 344 ~ 413 年),音译为鸠摩罗耆婆,又作鸠摩罗什婆,简称罗什。其父名鸠摩罗炎,母名耆婆,属父母名字的合称,汉语的意思为“童寿”。东晋时后秦高僧,著名的佛经翻译家。与真谛(499—569)、玄奘(602~664)、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另说还有义净(635—713)(又说为不空(705—774))并称为四大译经师。
鸠摩罗什,其人真实生平,颇具传奇:公元385年,姚苌杀掉苻坚,于长安确立后秦。不久姚兴即位,横扫前秦、西秦、后凉,雄霸北方,国势大增。姚兴推崇儒学和佛教。于是,后秦逐步发展成为十六国中经济和文化最发达的国家。公元401年,姚兴打败后凉吕隆,迎请鸠摩罗什到长安,尊奉为国师。
鸠摩罗什是天竺人,汉语译作“童寿”。他七岁时就跟随母亲出家,每天诵一千偈,三万多言。二十岁时,受戒,学习《十诵律》,后赴龟兹(现为新疆),习学大乘。其母曾告之,他将去往东土传经说法,途中将历尽坎坷磨难。
两晋列国混乱,其中人才争夺成为一大热点。公元382年,苻坚派骁骑将军吕光攻打龟兹,临行前在宫中对吕光说:“帝王应天而治,以爱民如子为本,并不是贪爱人家的地盘就去攻打,实在是因为那里有怀道之人。听说西国有个鸠摩罗什,深解法相,善明阴阳,是后学的宗师,朕非常想念他。贤哲是国家的大宝,如果打下龟兹,立即用快马把他送回来!”
吕光却没有法眼,俘虏了鸠摩罗什后,看不出他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其时,鸠摩罗什三十出头,吕光见他如此年轻,就当作凡人戏耍,硬*着鸠摩罗什与其表妹龟兹公主成亲。鸠摩罗什怎么也不肯答应,吕光就设计,给他灌酒,灌完后将其与表妹关在一间密室里,鸠摩罗什酒后破戒。【光遂破龟兹,杀(白)纯,立纯弟震为主。光既获什,未测其智量,见年齿尚少,乃凡人戏之,强妻以龟兹王女,什拒而不受,辞甚苦到。
光曰:“道士之操,不逾先父,何可固辞。”乃饮以醇酒,同闭密室。什被*既至,遂亏其节。】
习学大乘的鸠摩罗什,愧悔万分,痛不欲生,求死不得,后为弘法,忍辱而生。
吕光又让鸠摩罗什骑牛、骑烈马,想把他摔下来。但鸠摩罗什忍辱负重,没有一句怨言。吕光也觉得不好意思,只好罢手。回军途中,吕光听说苻坚兵败淝水,就在姑藏(现甘肃凉州)建立后凉国。鸠摩罗什为他谋划军机,尽管无法传授佛法,但志心不改,仍潜心学习汉语,直至精通圆熟,为以后弘法传教做准备。
公元401年,后秦姚兴为延请鸠摩罗什弘法传教,而发兵后凉,大败凉军,迎鸠摩罗什入长安,并拜奉为国师。
至此,鸠摩罗什到达东土传经之路,长达十六年!时年五十八岁。
从此,鸠摩罗什在长安逍遥园和西明阁译经说法,招收弟子,由国家出面,他组织、主持三千多人的佛经译场。
鸠摩罗什为人仁厚,待人诚恳,空虚我见,善循循善诱,佛行事业,终日不倦。
国君姚兴常常对鸠摩罗什叹说:“大师聪明超悟,天下无双,可不能使法种无嗣啊!”总觉得鸠摩罗什如果不能留下后代,是极大遗憾。为能让其留下"法种",姚兴遂强*鸠摩罗什接受伎女十名,不让他再住僧坊,另立一座房舍,殷勤款待。随,鸠摩罗什“一媾而生二子”。【什为人神情朗澈,傲岸出群,应机领会,鲜有论匹者。笃性仁厚,泛爱为心,虚己善诱,终日无倦。姚主常谓什曰:大师聪明超悟,天下莫二,若一旦后世,何可使法种无嗣。遂以伎女十人*令受之。自尔以来,不住僧坊,别立廨舍,供给丰盈。】
当时众人对此议论纷纷,毁誉渐起,甚至有人以此效仿。为能弘法传经,鸠摩罗什仍然忍辱负重,每到讲学时,总先语重心长:“好比臭泥中开莲花,只采莲花,莫取臭泥。”
鸠摩罗什不仅培养了大量人才,最大伟绩就是翻译佛经。从后秦弘始三年(公元401年)到长安至公元413年圆寂,十一年中,他在弟子的帮助下译经三十五部二百九十四卷。他的译笔忠于原文,圆通流畅,典雅质朴,并纠正了四百年来他人译经之误,成为后世流传最广的佛教经典。
公元413年,感知大限即近的鸠摩罗什,对众人起誓:“假如我所传的经典没有错误,在我焚身之后,就让这个舌头不要烧坏,不要烂掉!”不久,鸠摩罗什圆寂,在逍遥宫依佛制焚身,火灭身碎后,惟有舌头完好无损。
三寸不烂之舌,证显鸠摩罗什之誓。
鸠摩罗什大师圆寂后火化,有舌头舍利。罗什大师的舌舍利,在甘肃祁连山脚下的武威,市中心有鸠摩罗什寺,还有他的舌舍利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