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22:1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3 05:25
这是因为在大自然中,一切物体只要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都会辐射出肉眼看不见的红外线。当洲际导弹的发动机燃烧后,由高温气体形成的喷焰将产生强大的红外辐射,卫星上的红外探测器就能在导弹发射后几十秒钟内,向地面站报警。但是,早期的预警卫星,会把高空云层反射的太阳光当做导弹尾焰的红外辐射,而误认为是一次大规模的核袭击。美国就发生过这样的事,令当时的美国惊恐万分。
为了避免虚惊,人们在预警卫星上同时配上高分辨率远视镜头的电视摄像机,就在红外探测器探测的导弹喷焰时,立即控制电视摄像机自动地拍摄目标区域的图像,于是地面站的电视屏上以每秒1~2帧的速度,显示出导弹喷焰的运动图像。根据喷焰在不同高度上的不同形状,就可判断是否真有导弹来袭,并可粗略地测出导弹主动段的飞行轨迹。
导弹喷焰辐射的红外线波长,主要在2.7微米左右,因此,卫星上的红外探测器多采用硫化铅探测器阵列。它由约2000个单元器件排列而成,最敏感的波长为2.7微米。当卫星在36000千米高的地球同步轨道上运行时,整个红外探测器阵可“看”到地球表面的40%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