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全集里写的科普文有哪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9-20 18:30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4 19:05
1973年版中,有一个蔡元培先生写的序。蔡先生比鲁迅先生年纪大,为鲁迅文集写序有点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怅。我觉得那个序写得很好,从一个知识分子的眼光,对鲁迅的学术贡献做了简要而切实的评价。2005年版的全集中,不知什么原因,没有了蔡元培的序。有些内容也是1973年版所没有的。比如两版中的第一篇文章,都是《人之历史》,2005年版中,有一张图是1973年版没有的。
蔡元培先生曾提到鲁迅的美术功底,但除了鲁迅日记中的非正式图、素描、木刻等,他正式发表的文字中,带图的文章不多见。
鲁迅早期的一些文字,使用的是文言文。内容常常是介绍一些国外科学、文学方面的东西。他那时写的一些文章通常都比较长。按他自己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法,是为了多收几个稿费。 从写下《狂人日记》后,鲁迅进入文学创作时期,以后就愈发不可收。再以后,更是纯以杂文针砭时弊,短小却更有力度。
《人之历史》当然是讲人类的进化(演化)历史。但在文章中,涉及人类进化的内容很少。尽管鲁迅学过医,在这篇文章中,他也没有涉及到人体解剖方面的知识。
这篇文章,从林奈(林那),拉马克(兰麻克),居维叶(寇伟),华莱士(华累斯),到达尔文,鲁迅把生物进化学说的思路发展归纳了一下,然后进入黑格尔的系统发育(种族发生学),讲人类的发生学,介绍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的关系,到提到爪哇猿人化石为止。最后感叹:“故有生无生二界,且日益近接,终不能分,无生物之转有生,成不易之真理,十九世纪末学术之足惊怖,有如是也。”
他涉及的几乎所有内容,在他之前都有人翻译和介绍过,比如林奈的双名法,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等等。但他在文中加入了自己的见解和解释,叙述得很有条理,介绍了各个学说中的基本要点,是典型的科普。
从这样的文字中,可以体会到一些当时科学的状况,从基本的术语、概念以及解释,到国人对外来思想的不同认识和对待。比如林奈的Systema Naturae现在通常译为《自然系统》,但鲁迅把它译为《天物系统论》。这和严复的“天演”一词的用法类似,以传统的文言文,用“天”来对应“自然”。这和我们现在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已经有了差别,从中可以体会到语言的演变。
这篇文章发表于1907年,距他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18)隔了有11年。可以看出他也有一个摸索的过程,不是一开始就喜欢“骂人”的。这样的文章,是一个例子,说明那时科学知识的传播,很多是通过“文人”来进行的,而不是研究自然科学的学者。究其原因,我想一是“文人”需要写,才能煮字疗饥。其次,那时的一些文人,多少也有些自然科学的背景。鲁迅最初是学理工的,以后学了一段时间的医学,习文是他最后的归宿。因为自己的知识背景,写点有关自然科学的东西,比较顺手。他们这些人最先接触到西方的文化科学知识。传播这些知识,既要有市场,也要作者愿意去写。愿意写,大概是因为所传播的内容,是作者认可、认为对读者有好处的东西。让天子脚下的臣民,知道人在自然界的存在,总有些启蒙的作用。
这样的科普文章,也从一个角度说明“科学”这样的西方观念,当初是怎样植入中国文化中的。科学在西方是一种体系、方法、思想。但到了中国,或被解释为数理化天地生等“分科之学”,或被人格化成了“先生”,站在那里,十分了得。中国文化中,对先生是不能不敬的。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求真需要怀疑和批判,但谁要怀疑科学这样的老师,就显得离经叛道了。尽管从民族、国家的强大到对文明的贡献,都需要去追求科学,但从一开始,科学的致用之形被接纳,而求真之神却被忽略,或者没有被真正体会到,懵懵懂懂,或许一直到今天也还是这样。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4 19:05
貌似没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