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8:16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2 14:21
“不依规矩,不成方圆”。好的纪律是成功实施教学的前提,没有良好的纪律,就无法开展正常的课堂教学,教学质量肯定会大打折扣,试想如果课堂上总是乱糟糟的,学生甚至听不清老师在讲什么,那么这样的课堂又有什么用呢?
良好的课堂纪律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保证。每一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在课堂上能够遵守纪律,善于思考,积极发言,努力学习,不讲闲话。然而,好说好动是高中学生的天性,加上他们思想不成熟、自控能力较差,常常会身不由己地违反课堂纪律,诸如交头接耳、左顾右盼甚至高声喧哗等等。
良好的课堂纪律也有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学习是一种脑力劳动。它需要手到、心到、眼到、口到,需要开动大脑这架机器去思考、识记,理解。它需要一种安静的环境。当别人在学习时,如果你总是在说废话、做小动作,不仅影响自己,而且影响别人。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课堂纪律严明呢?我认为,关键在“严”字上下工夫,但这里的“严”不是简单粗暴的管教、谩骂甚至体罚,而是让学生学会自律,做到自我约束。这种“严”,需要老师对学生发起“攻心战”,用心说教,用心观察,让学生从心里敬畏你,从而积极主动地配合你,直到把这种配合变为今后学习生活中的一种行为习惯。
常言道“严师出高徒”,严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形成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能力,真正有效的纪律是自我控制,它产生于学生的内心,建立在学生自尊和对学生尊重的基础上。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2 14:22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2 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