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9-10 08:5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3 10:48
驻藏大臣是雍正皇帝设立的。1728年五噶伦内讧平息后,僧格、马喇成为正式的驻藏大臣(清世宗以新的敕谕正式宣布的),是为清朝在*设置驻藏大臣之始(此前1724年设西宁办事大臣),雍正皇帝要求其“与*喇嘛、康济鼐、阿尔布巴等和衷办事”——是参与*日常管理了(办理*事务)。
设立驻藏大臣衙门,同时留川陕兵丁1000 名驻藏。 阿尔布巴事件平息后,清朝还对*政务作出了重要的部署。自此,朝廷派驻扎大臣数员办理*事务,遂成定制。驻藏大臣是清朝**治藏*的具体实施者,直接传达皇帝旨意。
雍正皇帝
清世宗雍正皇帝名胤禛,爱新觉罗氏。康熙十七年(戊午,1678年)十月三十日生于紫禁城。清圣祖康熙皇帝第四子,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被封为贝勒,四十八年(1709年)晋封雍亲王。此间诸皇子为谋求储位,各结私党,勾心斗角极为激烈。生性孤僻的胤禛,并未因其性格弱点而远离朝政,反而采取表面竭尽孝心,搏取了父皇的好感。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严冬,父皇玄烨驾崩,胤禛内倚理藩院尚书隆科多的特殊地位,外借四川总督年羹尧的兵力,登上了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
胤禛虽然即了帝位,但以皇八子允禩为首的当年争夺储位的劲敌,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他们散布流言,制造事端,以发泄愤懑之情,动摇刚刚易主的皇权。雍正对他们分化瓦解,撤职监禁,予以严厉打击。为表明继位的合法性,雍正以极为隆重的丧礼,将圣祖葬入景陵。将清帝处理政务之所,从乾清宫移至养心殿,养心殿从此而成为清廷的政务中心。在整肃皇族中反对派的同时,对当年的功臣、即位后的心腹之患——隆科多和年羹尧,雍正也毫不手软,以“居功自傲,蔑视皇权”为由,施以削权、调任、抄家、遣戍,直至处决的严酷惩罚。
雍正在位13年,对清廷机构和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如为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耗羡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等。特别是雍正七年(1729年)在出兵青海,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后,为提高军务效率,在离养心殿百步之遥的隆宗门内设立军机处,更是铸就了沿袭至清末的帝后独揽军政要务的集权模式。有鉴于康熙朝诸皇子争储位的惨痛教训,雍正创立秘密建储制,即将已选定的储君姓名,写好密藏匣内,再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以备不测。这一制度,有助于以后乾嘉道咸几朝皇权的顺利过渡。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胤禛因迷信道士,服用丹丸过度死于圆明园。卒谥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庙号世宗。葬河北易县清西陵之泰陵。
固定制度
驻藏大臣区别于以往的留守,是两个特征:一个是参与*日常管理(办理*事务),二个是因此成为定制,日常管理需要定制化。
因此,驻藏大臣特指中国清代**定制式派驻*地方的、参与*日常管理的驻扎大臣,由非定制式留守*大臣演变而来的,康熙皇帝后期留守*的抚远大将军延信及后来的副都统鄂齐等,都是留守大臣,属于广义的驻藏大臣,但驻藏大臣这个概念在历史上特指定制式派驻。
1727年(雍正五年)正月,清世宗采纳了鄂齐的建议,派钦差大臣僧格、马喇入藏,宣布敕谕,处理阿尔布巴之乱(卫藏战争)。该年他们还是遵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