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的五个名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20:44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7 05:59
苏州园林概述
古典园林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三类。在私家园林中,多为失
意官僚或文人画家命题立意而造的“文人写意式山水园林”。苏州园林多属此
类。
苏州历史上早期著名的私家园林为晋代的辟疆园,之后,历代富商巨贾、退
休官僚等在苏州的定居、养老和经商等活动,一方面促进了吴地与其他区域经
济、文化的交流;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宋、元以后,特别是明、清时期以消费经
济为发展基础、以“享乐”为文化底色的苏州园林及其他艺术种类的发展。
文人山水园林的境界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自然美的境界。文人园林的造园立意首先是在有限的庭院环境
中创造一个生意盎然、花木葱茏的自然环境,这种环境往往需要用高墙与城市
中喧闹的市井隔开,使园主可以在这种生机蓬勃的环境中怡然自乐。
第二个层次是艺术美的境界。在园林的自然美基础上,通过造园的艺术手法
,对造园要素取舍、提炼、强化、加工、上升为巧夺天工的“艺术美”,使整
个园林成为一个有层次、有主次、有呼应的空间艺术品。
第三个层次是理想美的境界,及意境。古人云:“诗言志”,“诗缘情”,
园林是“园言志”,“园言情”。苏州园林通过清泉明月、假山花木、匾联书
画来启发观赏者的情趣、联想、思维,进而使观赏者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拙政园 点击放大平面图
拙政园是我国“四大名园”之一。1961年3月4日*颁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名单中,属于园林方面的有四处:拙政园、留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
拙政园之所以有这么高的知名度,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拙政园是我国民族文化遗
产中的瑰宝,是江南古典园林中的佳作,其布局设计、建筑造型、书画雕刻、花木园艺
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另一个原因是,拙政园曾为许多在历
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人物提供了活动场所。其中有:钱牧斋和柳如是,明末御史、刑部
侍郎王心一,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江苏巡抚李鸿章和张之洞等。
拙政园始建于明代正德四年(1509年)。御史王献臣因官场失意而还乡,以大弘寺址
拓建为园,拙政园的园名是根据西晋潘岳的《闲居赋》中的“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句缩
写而成的。“拙”,实指不善在官场中周旋之意,是陶潜“守拙归田园”中的“拙”。全
园约五分之三为水,足可表现园主这种江湖之志。恽格在题他所作的拙政园图时,写出了
园景所寓的主题:“秋水长林,致有爽气。独坐南轩,望隔岸横岗,.......,使人悠然有
濠濮间趣。”王献臣之后,屡更园主,王心一、叶士宽、张履谦等二十多人先后为园主,
因曾有“复园”、“将园”、“吴园”、“书园”、补园”等名园。现全园包括中部(拙
、政园)、西部(旧“补园”)、东部(“归田园居”)三部分。其中,东部,以田园风
光为主;中部,也称为“复园”,以池岛假山取胜,是全园的精华所在;西部,园内建筑
大都建成于清代,其建筑风格明显有别于东部和中部。
一东部景区
东部景区明快开朗,以平冈远山、竹坞曲水为主,兰雪堂、芙蓉榭、天泉亭等建
筑点缀于池水、山石、草木之间。
二中部景区
拙政园东部和中部,是用一条长长的复廊隔开的。走廊的墙壁上开有25扇花窗,使
东部和中部隔而不断。这是全园的精华部分,池水面积占三分之一,以水为主,池广树茂
,景色自然,主次分明。主要景点有:远香堂、香洲、荷风四面亭、小沧浪和枇杷园等。
三西部景区
西部台馆分峙,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有情趣,装饰华丽精美。主要景点有:卅
六鸳鸯馆、十八曼佗罗花馆、留听阁、倒影楼等。
沧浪亭点击放大平面图
沧浪亭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北宋庆历五年(1045),苏舜钦蒙冤遭贬,流寓到苏州,
见五代孙承佑的废园“草树郁然,崇埠广水”,便以四万钱购得。苏舜钦遭贬后便自号沧
浪翁,吟唱着“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浊我足”的渔父歌,在
城市中过起了隐逸山水、逍遥自乐的生活。
沧浪亭是一座风格独特的园林。它未入园门先见景,一湾清流将园紧紧环绕,园内参天
古木,亭台楼阁,一条复廊,将园内之山和园外之水连为一体。踱桥入园,只见山石横卧,
将满园景色深深遮掩,循廊西行,有藕花小榭、锄月轩等;南折,曲廊中置御碑,上刻康
熙帝南巡时题写的诗联。南有清香馆、五百名贤祠。祠南为翠玲珑。祠之东为明道堂。西
南楼阁下叠石为洞,名印心石屋;石屋上有高阁两层,名看山楼。明道堂后假山上,沧浪
古亭坐落山巅,此处四周老树参天,怪石嶙峋。古亭石枋上“沧浪亭”三字为俞樾所书,
亭柱有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过亭向北,沿长廊而行,透过廊壁上的
漏窗,可略窥园外风光。这些漏窗无一雷同,被称作沧浪亭一绝。廊东北尽头有临水而筑
的观鱼处,屏风板上有现代学者蒋吟秋所书苏舜钦《沧浪亭记》。沿廊西行为面水轩,轩
前竖有清康熙年间江苏巡抚宋荤所撰《重修沧浪亭记》碑。
网师园点击放大平面图
网师园位于苏州城南十全街,占地仅0.54公顷,始建于南宋,旧为宋代藏书家、官至侍
郎的扬州文人史正志的“万卷堂”故址,花园名为“渔隐”。至乾隆年间,退休的光禄寺
少卿宋宗元造园,因面临王四巷(即今阔街头巷),便取谐音而定园名为“网师园”。网
师乃渔夫、渔翁之意,又与“渔隐”同意,含有隐居江湖的意思。清代著名学者钱大昕评
价网师园“地只数亩,而有行回不尽之致;居虽近廛,而有云水相忘之乐。柳子厚所谓
‘奥如旷如’者,殆兼得之矣。”*年间,军阀张作霖以此园作为礼物送给他的老师张
钧銮,后来主人居于北国,网师园就租给了书法家叶恭绰和张大千兄弟俩。
网师园分为宅第和园林两部分,是一座典型的江南住宅园林。
此园分东、中、西三部分。
东部为住宅区,前后三进,屋宇高敞,有轿厅、大厅、花厅,内部装饰雅洁,外部砖
雕工细,堪称封建社会仕宦宅第的代表作。主要建筑有:万卷堂、撷绣楼和梯云室。
中部为主园,以水池为中心,面积约半亩的水面聚而不分,四周配以花木、山石,并
佐以各种建筑物。这里池水清澈,游鱼戏水,花木争妍。环池廊、轩、亭翼然,夹岸有叠
石、曲桥,疏密有致,相得益彰。
中部花园名曰“网师小筑”,全园以彩霞池为中心,沿池堆叠黄石假山。南侧小山丛
桂轩深藏于黄石假山中,濯缨水阁出挑于水上,樵风径随山势忽高忽低,月到风来亭临池
而筑,看松读画轩内陈设精雅,陈列着有亿年历史的硅化木。轩前有一棵800多岁的古柏,
还有一棵200多年的白皮松。竹外一枝轩后的天井植翠竹,透过洞门空窗可见百竿摇绿,
其后面为集虚斋。
西部为内园,庭院精巧古雅,盛植芍药。院里轩屋名以“殿春簃”,其建筑、家具、
宫灯,多具明代特点和风格。1979年,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以殿春 为原形建造了中国
式庭院“明轩”,使中国园林闻名于世。
留园点击放大平面图
留园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初为太仆寺卿徐泰时之东园。清代乾嘉
(1736—1820)时期,园归东山人刘恕,以“竹色清寒,波光澄碧”,且多植白皮松,
有苍凛之感,“前哲”韩文懿亦“尝以寒碧名其轩”,因易名“寒碧山庄”,又因地处
花步里,有称“花步小筑”。清同治光绪(1862—1908)时,留园被湖北布政使盛康购
得,盛氏又对园进行了扩充,因前园主姓刘,又寓“长留天地间”之意,故改名留园。
留园占地2.33公顷,其建筑空间处理精湛,造园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构成了有节
奏有韵律的园林空间体系,成为世界闻名的建筑空间艺术处理的范例。现园分四部分,
东部以建筑为主,中部为山水花园,西部是土石相间的大假山,北部种植瓜蔬。
从中部入口处进园,有一道曲折幽暗的通道,经过几道周折,才逐渐开阔明亮。在
“长留天地间”腰门处,六道漏窗将园精景遮掩,但透过花格,园内景致隐约可见。西
折顺廊可达绿荫轩。西面爬山廊顺山势逐渐抬高,廊内西壁上嵌有明代董刻“二王法
帖”,有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法帖数十方。闻木犀香轩是中部的制高点,在此俯瞰中部,
曲溪楼、清风池馆及远翠阁等高低参差,优美入画。中部的主体建筑为明瑟楼和寒碧山
房。
东部以建筑为主,是全园的精华。该景区中之“五峰仙馆”是全园最大的厅堂,有
“江南第一大厅”之称。还我读书处、揖峰轩、汲古得绠处、西楼、鹤所环绕四周。它
与林泉耆硕之馆之间的石林小院,被专家称为留园的精华之处。院内多名峰,峰石之间
还组成了极有趣味的景致。林泉耆硕之馆的北面有“留园三峰”,三峰分别取名“冠
云”、“瑞云”、“岫云”,其中以冠云峰最为著名。
西部是自然景色,为明代堆叠的土石相间的大假山,山上枫树成片,深秋时节红霞
若锦。北部是田园风光,现为盆景区,展示苏派盆景。
全园四景皆有曲廊相连,廊长达700多米。沿壁镶嵌有历史名家书法石刻300多方,
称为“留园法帖”。
此外,园中建筑还有传经堂、卷石山房、听雨楼、寻真阁、掬月亭、含青楼、半野
草堂、濠濮亭等。
狮子林点击放大平面图
狮子林始建于元至正二年(1342年),高僧天如禅师为纪念其师中峰禅师特建“菩提
正宗寺”,后称“狮林寺”。因寺园中湖石多似狮子形状,且中峰禅师原住在天目山狮子
岩,还因为佛经中有“狮子座”的意义,而易名为“狮子林”。
此园可视作吴地园林成熟期的代表。全园面积约1.1公顷,近于正方形,以玲珑剔透
的太湖石假山众多著称。湖石玲珑,洞壑宛转,曲折盘旋,如入迷阵,有“桃源十八景”
之称。洞顶奇峰怪石林立,均似狮子其舞之状。有含晖、吐月、玄玉、昂霞等名峰,而以
狮子峰为诸峰之首。假山中,盘路弯曲,有时虽近在咫尺,却不得相近。有时才分手数
步,已在山上山下。依山傍水筑有亭、堂、轩、阁。燕誉堂为全园主厅,高敞宏丽。其余
还有小方厅、揖峰指柏轩、古五松园、荷花厅、真趣亭、暗香疏影楼、问梅阁、卧云室
等,均名出于典,造型各异,意趣无穷。廊壁嵌有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等名家
书法碑帖珍品60余方。文天祥《梅花诗》碑刻尤为珍贵。清代康熙、乾隆下江南时都曾到
此园游览,并诏令在承德避暑山庄仿狮子林。
狮子林的最后一个园主是著名国际建筑大师贝聿铭家族中的贝润生,在1917年以
9900银元购得,也称贝家花园。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7 07:17
拙政园 狮子林 留园 环秀山庄 虎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