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20:2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3:44
我喜欢历史,但反思从小所接受的历史教育,发展进程是朝代沿革的大致脉络,事件都有其定性和历史意义,人物都是其名字和身份标签。历史被我们变成了一种年代数字和名称符号的排列,成为一种固化的、呆板的历史,一种高度概括的、抽象的历史,一种从观念上、整体上把握的历史。形象的说,这样的历史就象我们去参观博物馆时隔着玻璃所看到的一件非常精美的瓷器,所看到的只能是它最为精美,最有特色的那一处花纹,听了讲解我们也会知道它产于什么时候、是什么材质、怎么制作、有什么特征等等,但是我们却始终无法去亲手触摸它,去感受它光洁的釉质,甚至都无法看到它的背面,更不用提去感受它的流传过程以及附着于其上的收藏者的特殊情感。这样一来,历史和我们之间是有距离、有隔膜的,这不单只是时空的远隔,更重要的是情感交流上的一种阻隔,我们既无法找到一种立体的、全方位的历史视角,更无法体会到那种丰富或者深重的历史感觉。 在我看来,每一次朝代更迭,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个历史人物,在我们所接受的历史教育模式中,都是一件展柜里的瓷器,只能远观,只能默视,而无法接近,无法把玩的,更无法交流。我们既无从得知在那光洁的釉面里有什么样的思想表达,也无法从中感知潜藏的情感因素——它在那里,它就是它。每当此时,我都有一种愿望,把这一个个瓷器翻一个个儿,看看它的背面,看看它的里面,看看它的底儿上,到底都有些什么样的东西,甚至有一种冲动,想把它们打碎了,再来看看那每一个碎片上所承载的精美绝仑的花纹会是什么样。 古语说,一叶落而知秋至,又说,窥一斑而知全豹,就是讲要从细节中来掌握整体,从历史的细部来获取历史的全貌。《微历史——1840——1949历史现场》就是这样一本书,作者拿起一把锤子,打破玻璃橱窗这样的铁幕,把一件件精美的瓷器打得粉碎,然后把隐藏在整体背后的历史细节,用一片片碎片来展现给我们看,让我们回到一个个历史现场,去重新感知历史,把玩历史,认识历史,最后在自己的思想中去重组历史,重释历史。看了这本书,我们看清了许多人,比如康有为不只是维新主将,还是一个娶了六个老婆的男人;比如严肃而刻板的鲁迅,也会为自己的书作广告;比如吴佩孚不只是一个军阀,也会为抗战而拍案而起……看了这本书,我们知道了很多不为人知的事情,比如近来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的“新三从四德”,竟是胡适的手笔;比如军阀杨森,竟用治军之法来管管理众多的妻儿;比如八国联军入侵,耀武扬威的在天安门广场进行阅兵…… 这样的碎片还有很多很多,我们看了之后或拍案而起,或沉痛不已,或悲愤交加,或耻辱不堪,或付之一笑……这才是真正的历史,这才是历史的真实面貌。历史在这些细节之中得到还原,在这些细节之中让我们得以窥视全貌,而众多历史人物的形象在这些细节上变得丰满,变得真实。通过把这些历史的碎片重新粘连、组合,让我在自己心中重新复合出了一幅幅前所未知的历史图景,由此,历史才从他者变为我自己的历史,让我从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主体的历史感觉——不再遥远,不再隔膜,变得真实而生动,丰富而深沉。 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我们既是历史的继承者、延续者,又是历史的参与者、创造者,我们自己也必将沉淀为历史的一部分,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微博作为传递信息的载体,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更广泛、更深刻的记录我们的一言一行,把我们拉进历史——当下的只言片语、点点滴滴也许就会成为他人茶余饭后的谈资,成为明日他人记忆中的一个碎片。每个人都逃不出这样的历史归宿——化作历史的碎片。 这本书的作者,应该受到了微博的启发吧。一个个短小精悍的故事,一则则惹人喷饭的奇闻逸事,了了的几句话,告诉我们的却是大历史,读来很有启发。从这个角度来讲,这本书不失为一本好书,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