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20:16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2:31
去超市的时候,遇到一对这样的*:小男孩看起来6岁左右,跟着妈妈一起在超市买东西,男孩一路上一直跟妈妈在说些什么,我听到一些,内容大概就是"昨天在幼儿园,有的小朋友总是不跟我玩,就说我吃饭吃的太慢了。我不喜欢他们了,我觉得他们好奇怪。"小男孩一直说着,但是孩子妈妈似乎没有理会他,只有小孩子一直只絮絮叨叨说着,脸上还挂着不高兴的表情。
后来,妈妈在挑东西的时候,就跟男孩说:"你不要一直说好不好,你都说了好久了。以后在幼儿园要跟别的小朋友好好相处。"后来孩子又说了一些话,然后就沉默了,一直跟着妈妈走,但是看起来不开心极了。
看到这一幕,我有点心疼这个只有6岁左右的小男孩。他乐于和妈妈分享自己在幼儿园的事情,并且愿意跟妈妈说有人不喜欢自己,这就是在和妈妈诉苦,但是妈妈却一直忽视孩子的话,还企图让孩子不要再说了。
孩子本来在幼儿园中不被大家喜欢,就已经是一件比较苦闷的事情了,回到家中对父母说起这些事情,妈妈竟然也不听自己的话,还不让自己说了。妈妈这样的行为对于孩子的心理来说,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孩子的负面情绪无法得到释放,一直都是满面愁容的,时间长了,或许孩子会对幼儿园产生恐惧,但是又不愿意和父母说为什么会感到恐惧。长期来说,这是对孩子造成不利影响的行为。父母正确的做法,是要成为孩子的"情绪容器"。
父母应当是孩子的"情绪容器"
1、 "情绪容器"是什么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威尔弗雷德﹒比昂曾对人类如何习得情绪调节的能力做过独到的阐释。在实验观察中,比昂发现婴儿刚出生时是没有调节情绪的能力的,他们会通过哭闹、蹬脚等行为来发泄自己的情绪。
但是在实验观察中,比昂发现,如果父母能够接受孩子的情绪,去引导孩子、倾听理解孩子的情绪,渐渐地孩子会学会调节和容纳自己的情绪,获得认识情绪体验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于孩子来说并不是先天就有的。
比昂将父母容纳情绪的能力比作一个容器,容器体积如果越大,容器的内部越空,帮助孩子调节情绪的能力就越强。相反地,如果父母容器体积越小,容器内部自带的未经处理的情绪越多,就越不可能承接和调节孩子的情绪。
从比昂的实验来看,父母在面对孩子的倾诉时的表现尤为重要,这影响到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2、 父母面对孩子的情绪发泄时常常做错了
父母做孩子的"情绪容器"尤为重要,但是很多父母常常在这方面做错了。有的父母面对孩子的抱怨,选择无视,认为都是孩子的玩笑,并且孩子之间的情绪问题,总是很快就会好的,所以不用理他们。其实孩子之间的问题也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如果孩子心理有不开心的事情,他考研记得很久很久。
有的父母在孩子表达不开心的时候,就会让孩子转移注意力。比如给孩子一些食物、或者带孩子出去玩,让孩子忘记不开心的事。这种方式只能让孩子暂时忘记,等到眼前的事情过了,不开心的事情他仍然记得,因此转移注意力只是治标不治本。
还有的父母字孩子哭的时候,就立马制止孩子哭泣,并且对孩子大声喊叫,让他不准哭。这也是错误的方式,孩子本来就感到不开心或者害怕,父母再大声恐吓,孩子会认为大人不允许自己不开心,并且不开心是错的。
"情绪容器"可以为孩子带来什么
1、 及时的倾听能够缓解孩子的压力
对孩子的倾听是父母的必备功课之一。孩子常常能够感觉到不开心或者委屈,或因为踢到了桌子,或因为在外面和别人闹矛盾,或因为看电视看到了让人不开心的画面,等等,让孩子不开心的事情太多了,这个时候,如果有人在身边,可以倾诉这些不开心的事情,孩子很快就可以忘记这些事情,并且心里的不高兴的情绪也会消散。
父母的倾听和安慰,对孩子来说,是自己表达的机会,也是自己能够抒发内心情绪的寄托,如果负面情绪能够得到纾解,也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2、 父母的倾听能够拉近亲子距离
孩子愿意说出自己的不开心,说出来也有人愿意听,愿意安慰自己,这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如果父母在孩子倾诉的时候不让孩子说,或者漫不经心,孩子久而久之就不愿意说了,而且面对父母也会觉得不开心,认为父母不喜欢自己,长时间下午去亲子之间的关系会变得和糟糕。
相反,如果父母对于孩子的倾诉,愿意去替孩子分析,纾解孩子的负面情绪,孩子也会越来越愿意分享,在倾听与倾诉的过程中,亲子关系也能够升温,促进亲子关系的亲密。
3、 在倾听过程去探索孩子的内心世界
孩子说的多,父母也就能够了解孩子更多。我们不能时时刻刻跟在孩子身边,不知道孩子每天的身边都发生着什么样的事情,如果孩子愿意跟父母分享自己的见闻,分享自己的心情,那父母也能够间接获取孩子的信息,知道孩子的内心世界,也父母父母对孩子的行为做出判断,及时解决孩子的各方面问题。
如何正确做孩子的"情绪容器"
1、 当孩子情绪不佳,父母要给予关怀
如果孩子向父母倾诉自己的不开心的遭遇或者心情,父母要做的就是了解孩子的情况,而不是转移孩子注意力或者不理会,正确的引导能够让孩子化解心中的不快。
如果孩子对父母说自己在外面的遭遇,并且表现出不开心的神情的时候,父母可以给孩子一个有爱的拥抱,或者对孩子摸摸头,告诉他:"妈妈知道你现在不开心,你继续说,我看一下是什么样的事情,让我的孩子这样不高兴"。
适当的行为安抚能够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正在被重视,他也能够放下自己的忧虑,对父母说出更多的信息。当然,我们不可能就让孩子一下子感觉到释放、开心,孩子的难过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来释放。如果孩子需要一个人待着的时候,父母也要给足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自己去消化。
2、 当孩子感到喜悦,父母则与孩子享受这份喜悦
如果孩子向父母表达自己喜悦的心情,那么父母要做的,就是分享孩子的喜悦,与孩子一起高兴。这个时候父母不可以打击孩子的信心,说类似于"这有什么课开心的"之类的话,这样的话会马上浇灭孩子的热情。
当孩子喜悦时,父母可以对孩子说:"妈妈就知道你是很棒的孩子,你看,你这次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下次继续努力,我相信你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的!"父母及时对孩子进行赞赏和激励,孩子会得到情感上的满足,会加大这份喜悦。
3、 接纳孩子情绪并不是接纳孩子的全部行为
当然,如果孩子有不正确的负面情绪,父母则不能够处处容忍,而是应该正确分辨事件性质。比如,孩子因为总是打人,父母教育时,孩子表示出自己很委屈很生气的情绪,这时候家长就不能纵容孩子总是打人,而是应该及时纠正孩子的做法,才不会培养出一个无理取闹的孩子。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2:31
因为孩子的哭声让家长非常的头疼,才会主动地安慰孩子,让孩子停止哭泣。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2:32
可能是因为很多父母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受委屈,所以孩子一哭心里就软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2:32
我觉得是因为孩子需要家长及时的安慰,然后就是还有父母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