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20:44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6:24
带有一个单位名称的名数叫单名数。三吨就是单名数。偶数也叫双数,用2n表示,n为整数.如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偶数其实就是2的倍数,及2乘几的倍数。
单、双数又分别被称作奇、偶数,通常是指不能被2整除的自然数,如1,3,5,7,……称作单数;能被2整除的自然数,如2,4,6,8……称为双数。在幼儿园阶段渗透单、双数的概念,可以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引发幼儿对每个自然数本质属性的探究。
从而推进其运算能力的发展。单、双数的正规集体教学活动往往要到大班才进行,但实际上从小班开始,教师就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感知10以内每个数的性质,帮助幼儿积累单、双数的经验,这样到大班阶段进行单、双数的教学时。
幼儿才有可能理解“成对”的概念,进而掌握判断单、双数的方法,发现单、双数在自然数序中排列的规律。以下活动可作参考。
1.找找人体器官的单、双数
小班幼儿最喜欢玩的一个游戏“找五官”,就蕴含了单、双数的数量经验。五官中,单数的有鼻子、嘴巴,双数的有眼睛、耳朵。如果每次教师在让幼儿指五官后再继续提问:“有几个鼻子?”他们一定能明白无误地回答:“1个鼻子。”
“有几只眼睛呢?”“两只眼睛。”接着小结一下:“哦,眼睛有两只,左边一只右边一只,像两个好朋友。鼻子只有一个,没有和它一样的朋友了。”幼儿通过教师语言的引导能非常直观地感知“1”样东西是孤单的,相同的“2”样东西才有伴。
玩熟这个游戏后,就可以扩展让幼儿找找在自己身上哪些身体器官是只有“1”样,哪些和眼睛、耳朵一样是有两个相同的“朋友”的。在这个寻找过程中,幼儿就会将注意力放到对器官数量的辩识和分析上,虽然此时他们说不出单、双数之类的词语,但这种数量经验已经进入他们的头脑中了。
2.排队时找个朋友手拉手
在晴好的天气里教师要带幼儿外出若干次,外出前站队就是个让幼儿感知当天到园人数是单数还是双数的好机会。请每个幼儿找自己的好朋友手拉手站两排,这是最为直观的“成对”排列,排到最后,也许刚好每人都有朋友牵手。
此时教师问上一句:“今天一共来了多少位小朋友?”幼儿必会一一点数,待他们点完并报出总数后,教师可以小结道:“今天来了32位小朋友,两个、两个牵手每个人都有朋友了。”然后再带着幼儿两个、两个地点数一遍2,4,6,8……使幼儿感知探究数的属性的方法。
如果牵手后还多出一个人,同样教师可以按照上面的方法进行,只需强调总数是几,两个、两个牵手后却多出了一个。每天如此重复,很快幼儿就能习得按两个、两个数群计数的方法,对牵手后是否有人多出来与总数的尾数是多少建立联系。
3.“跳房子”游戏中按数单、双脚跳
“跳房子”是一个经典的传统游戏,在幼儿玩熟之后,教师可以示范单脚踏入“1”号房间,接着双脚踏入“2”号房间,接下去依次用单、双脚轮流跳完。
边跳边念“1,2,3,4……”,再轮一遍时边跳边念“单脚、双脚、单脚、双脚……”,之后再简化为“单、双、单、双……”,使幼儿在这个体能游戏中,充分地感知自然序列中单、双数排列的规律。
4.年历上的单双数
年历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上面标注的月份、星期、日期等数字是丰富幼儿单、双数经验的活教材。对于已经有一定单、双数经验,又认识了年历的大班幼儿来说,则可以通过让幼儿找大、小月排列的规律来进一步体验单、双数间隔排列的规律。
此外还有很多机会让幼儿感知单双数。教师要以最直观的方式将某个数量“平均排成两列”呈现给幼儿,使幼儿通过大量的对“平均排成两列”现象结果的感知来理解单、双数的含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6:25
单名数指数据后面只有一个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