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而不作;学而不厌;孔子四忧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9-15 02:1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5 07:19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孔子说:“传授知识而不从事创作,相信先人而又爱好古代典籍,我可以自比于老子和彭祖了。”
“述而不作”是知识分子常用来自谦的词语。孔子认为自己的治学方法、教育方法述而不作,说明他谦虚,也代表着他对前人的尊重。
述而不作,既可以代表一种治学的态度、传播的态度,本质上也可以是创新的方法。是对过去的事物和认知进行解构,然后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重构的过程。
“信而好古”是孔子经常说的词,他特别相信前人所写的东西。孔子讲的“信而好古”,并不是老古板,“古”可以理解成经验,“好古”就是“温故而知新”。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对我来说没什么问题。”
“何有于我哉”是一个倒装句式,古代汉语中很常见。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事对我有什么难的。孔子说了如下的三件事对他不难。
第一件事叫“默而识之”,就是能够积累知识、默习功课,能学到东西,还能够把它牢记在心里。孔子的记忆力很好。
第二件事叫“学而不厌”。有人认为“厌”是厌恶,其实在古文当中,“厌”经常表示满足的意思。当一个东西特别多了之后,大家就烦了。“讨厌”的“厌”和“厌倦”的“厌”,从根子上讲是一样的,就是因为过于多,超出了某个度,所谓过犹不及,使人产生了厌倦的情绪。学而不厌,就是学起来永远都不会觉得满足,永远都不会觉得太多。
第三件事叫“诲人不倦”,孔子教别人的时候不觉得劳累。教别人是一件很辛苦的事,特别是像遇到子路这样的人,偶尔还会抬杠,容易让寻常人生气。但是孔子对教学有追求,所以有诲人不倦的境界。
孔子说这三件事对他没有什么难的,听起来像讲大话。实际上孔子所传达的是,如果一个人真的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教学的乐趣,那么就不会觉得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什么难度。
学习本身就是目的。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孔子说:“对品德不进行培养,对学问不进行钻研,听到好人好事不能跟着做,有了错误不能及时改正,这就是我所担忧的四件事。”
“孔子四忧”: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
孔子担心自己德不能修:有一天不能认真的对待我的道德修养,让自己不断的提升;担心自己学之不讲:不愿意去讲学,不愿意去传播知识;担心自己闻义不能徒:获知了正确而有益的事情,却不能去接近、跟从;担心自己不善不能改;做错了事,或者有一些缺点,却不能及时改正。
生活中,“不善不能改”的问题很常见,值得我们深思。“改”的难度在哪儿?在于自我认知能力的缺乏,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不善”之处。一个真正知道自身问题的人,多少会有点改变。最可怕的就是生活在惯性之中,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习以为常。
孔子所担心的这四个问题,最大的难度和敌人就是惯性。当一个人在惯性中生活的时候,就会把错误视作正常。有人在家里发脾气,觉得这很正常——难道家里都不是一个可以发脾气的地方?有人在单位里跟别人争斗,觉得这很正常——不争斗怎么获得权益?……由于惯性的存在,很多人认识不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自然就做不到“不善则改”。
被惯性遮蔽,不能够冷静地反思自己的行为,无法正确地看待自我,这是孔子的担心。
感悟:在生活中,如果不经常性反思自己,就很可能会被带入惯性的陷阱里。
述而不作;学而不厌;孔子四忧
孔子说:“对品德不进行培养,对学问不进行钻研,听到好人好事不能跟着做,有了错误不能及时改正,这就是我所担忧的四件事。”“孔子四忧”: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孔子担心自己德不能修:有一天不能认真的对待我的道德修养,让自己不断的提升;担心自己学之不讲:不愿...
《论语·述而》原文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
《论语·述而》全篇译文?
【译文】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评析】 这一章紧接前一章的内容,继续谈论治学的方法问题。前面说他本人“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此章则说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侧面。这对中国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
《述而》的原文
原文: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子曰:“志于道,据于德,...
《论语·述而》原文是什么?
论语.述而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孔子对古文化持什么态度?对我们教师治学有什么意义?
学而不厌是指教师应该掌握广博的知识,博学多识,并在自己教授的领域里充实自己,不断学习,热爱学习的精神。诲人不倦是指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对学生有高度的热情和责任感,全心全意投入到教育事业中而不知疲倦的精神。孔子终生好学乐学,从30岁左右开始办学直至晚年仍在传授知识,一生热爱教育事业,投身教育事业,他的教育...
《论语·述而》的原文是什么?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子曰:"自行束...
《论语·述而》的全文及翻译
【原文】子曰:“ 述而不作, 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译文】 孔子说:“只转述先哲的思想而不创立自己的思想,相信且喜好古人的东西,我私下把自己比做老彭。” 【原文】 子曰:“默而识之,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何有于我哉?” 【译文】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
论语第七章怎么翻译
1、【原文】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译文】孔子说:“只转述先哲的思想而不创立自己的思想,相信且喜好古人的东西,我私下把自己比做老彭。”2、【原文】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译文】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
翻译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且比与我老彭。"
原文: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出自春秋孔子弟子《论语·述而》第1章。2、译文:孔子说:“把所见所闻默默地记在心上,努力学习而从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这些事我做到了多少呢?”原文: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出自春秋孔子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