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23:11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4:05
饮食因素
饮食因素与直肠息肉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关系,尤其是细菌与胆酸的相互作用可能是腺瘤性息肉形成的基础。
炎*
直肠黏膜的长期慢性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阿米巴痢疾、肠结核、非特异性直肠炎、晚期血吸虫性肠炎等,可以引起肠黏膜上的息肉状肉芽肿。因为直肠长期炎症,溃疡面的*还存有水肿充血的黏膜区,周围溃疡愈合后形成瘢痕,逐渐收缩,使残留的黏膜突起,表面呈息肉状。
食物中高蛋白及高脂肪摄入的量过大,而膳食纤维的食用量过少,很有可能对肠道产生影响,增加大肠息肉的患病率。
因此,维持肠道健康,要重视合理饮食,对食材的选择是重中之重,少食油腻荤腥食物,多食用新鲜蔬果,正确的饮食习惯才能带来健康的身体。
遗传也是大肠息肉不可忽视的原因。有一部分大肠腺瘤样息肉是带有家族性的,带有遗传性质,上一代有病史的下一代出现的概率很高。
相对于没有遗传因素问题的人,患病率十分明显。且发病后没有发现或没有及时治疗,很有可能出现恶化。
因此有家族遗传特性的,需要定期体检,一旦发现病变,及时采取措施。
大肠息肉与胆汁代谢紊乱也有很大关系。一些胆囊方面的疾病,需要经过胆囊手术来治疗,而手术过后胆汁的排泄会发生改变,导致大肠中胆汁酸的含量增高。
在这种物质持续不断的刺激下,引发了大肠息肉。因此,有胆囊切除历史的人,术后一定要注意身体的调理,谨防肠道息肉的出现。
如何预防大肠息肉:不要过多地吃咸而辣的食物,不吃过热、过冷、过期及变质的食物;年老体弱或有某种疾病遗传基因者酌情吃一些防癌食品和含碱量高的碱性食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4:06
1、炎*,长期慢性炎症可以引起肠黏膜上的息肉状肉芽肿。因为溃疡面*还存有水肿充血的黏膜区,周围溃疡愈合后形成瘢痕,逐渐收缩,使残留的黏膜突起,表面呈息肉状。2、机械损伤和大便刺激,大便中粗渣和异物及其他因素可造成肠黏膜损伤或长期刺激肠黏膜上皮,使得处于平衡状态的肠黏膜受到破坏,或者是细胞的产生增加,或者是肠黏膜上皮凋亡减慢,或两者兼而有之,最终可形成肠息肉状突起。3、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肠腺瘤性息肉基因(apc)是一种抑癌基因,基因突变会引起家族性腺瘤息肉病变和结肠、直肠癌变。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4:06
大肠息肉形成的原因是:1、饮食结构不合理 。2、胆汁代谢异常 。3、肠道炎症持续发展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4:07
由于作息不规律经常饥一顿饱一顿就可能形成大肠息肉。我们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加强锻炼,就可以有效预防。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4:07
这个情况可能是遗传导致的.也有情况是慢性炎症的刺激.预防主要以合理的饮食.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重辣以及便秘等等都会诱发大肠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