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9-23 13:4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8 06:34
印章趣谈·祁承
《祁承 》:祁承(1562—1628),字尔光,号夷度,自号旷翁。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学者,万历年间进士,历官江西右参政。好藏书,精于校勘。著有《牧津集》、《澹生堂集》。
澹生堂藏书印
祁承是明代万历甲戌年(万历二年,1574年)进士,曾任江西右参政,藏书颇多。清全祖望《旷亭记》说他“治旷园于梅里,有澹生堂,其藏书之库也;有旷亭,则游息之所也;有东书堂,其读书之所也。夷度先生精于汲古,其所钞书,多世人所未见,校勘精核,纸墨俱洁净”。晚年日夕与书为侣,过着淡泊生涯。祁承的澹生堂藏书印很是特别,它竟是一首诗,其曰:“澹生堂中储经籍,主人手校无朝夕。读之欣然忘饮食,典衣市书恒不给。后人但念阿翁癖,子孙益之守弗失。旷翁铭。”印章道出了他藏书的艰辛,寄托了对子孙的厚望。
祁承青年时代即开始藏书。据其《澹生堂藏书约》自述:十岁时丧父,其父留有遗书五、七架,藏于卧室楼上。他儿时常入楼读书,结婚后,爱书更甚,以至将妻子的手面头饰,也经常典卖用以购书。有次因考试到杭州,即四出寻访书肆,小巷深街都跑遍,每得异书,即使老鼠咬残,蠹鱼蛀蚀,也无不珍重买归,亲手为之补缀。以后俸禄所得,除供日常生活之需外,尽数用来购书。经他惨淡经营,益之先世所遗,藏书逾万卷。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冬,家中不慎失火,藏书尽毁,不留片纸,但祁承并不因此而灰心。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他与一些同好,约定互相搜书,重新开始藏书。他自称藏书之勤:“奇书未获,虽千里必以求,异本方来,即片笺之必宝。近而渔唱,远及鸡林(朝鲜),往往聚海外之编摩,几不减域中之著作。”炎炎夏日,他杜门谢客,率领儿孙辈,亲自编目,插书上架。经过多年努力,他的藏书又日渐丰富,竟至超过旧日,达10万卷之多。他手撰《澹生堂藏书约》,制定《读书训》、《聚书训》、《购书训》、《鉴书训》。为了保存藏书,他与子孙约定:自己在世时,每月要有增益;身后,儿辈每年需求增益,“子孙中能读书者,一人尽居之,不能守者,则以众人递守之。要求入架者不复出,蠹啮者必速补;子孙就读者,就堂检阅;阅竟即入架,不得入私室;亲友借观者,有副本则以应,无副本以辞,正本不得出家园外。书目视所益多寡,大较近以五年,远以十年一编次。勿分析,勿覆瓿,勿归商贾手,如此而已”。从祁承对书的保护措施和他的这方藏书印可以看出他对藏书事业的热爱真是达到了“生死以之”的程度。
祁承撰《澹生堂外集》
澹生堂藏书约
旷翁铭印
旷翁手识
>澹生堂藏*寓山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