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9-23 14:2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3 06:55
医师和病人要以同理心沟通,就是双方站在同一个水平线上,互相用对方的立场,来看同一件事,用这种态度求医就诊时,双方医病紧张的氛围,就会完全改善。
文∕杨琇雯
「叮咚!」门诊诊间外的叫号灯亮起,郑小姐看了看手中的约诊单,是自己的号码,起身走入诊间,正要关上门时,身后突然窜出一位先生抢著跟进门诊。他急躁地说:「我赶时间,等一下还有事,能不能先帮我看?」护理人员询问这位先生的看诊序号之后说:「王先生不好意思,前面还有约诊的患者,请您外面稍坐一下,轮到您时,会亮灯号。」王先生于是幸幸然离开。
郑小姐好不容易坐上诊疗椅,想着刚刚在外面等了 1 个多小时,现在应该可以好好跟医师说明自己的病情了吧?结果才刚开口说:「最近头有点痛,肚子好像也怪怪的,不知道是不是生理期的关系,好像也有一点腰酸背痛……」,医师便打断:「小姐,您今天最不舒服的状况是什么?」郑小姐心里想:「我就是全身都不舒服啊,你为什么这么问?是想快一点打发我吗?」
看病等很久,讲不到几句话
台湾的医疗服务可近性非常高,以西部地区而言,就医相当便利,至大型医疗院所就医并不困难。而从卫生福利部在* 101 年的统计资料显示, 101 年的整体医疗服务量,比前一年增加了 1.4% ,医院家数却减少了 5 家,此项对比数字,代表了愈来愈多的医疗需求发生,造就某些医疗院所可能「塞爆了」,医师每个诊次的看诊人数愈来愈多,门诊结束时间自然也就愈拖愈晚。
大多数人都有去大医院就医的经验,从挂号到求诊、拿药,需要等待不少时间,像是挂号已满挂不进去、排队就诊要等很久、排队拿药先去吃饭逛街,再回来才轮到自己。这样一轮下来,可能一个早上、一个下午,甚至整个晚上,都耗在医院。可是仔细想想,真正和医师面对面沟通,讨论病情的时间是多久?恐怕只有数分钟吧!
台北医学大学牙医学系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郑信忠表示,在就医流程和每个环节中,不只是看诊时间长或短的问题,而是医病双方心态的问题。而最有效减少期待落差的方式,就是医病都站在同样价值观的同理心水平线上,经过「学习」心态的调整,患者自然能在有限时间内,让健康问题获得有效解决,医师也能获得病患和家属的信任,完成一次愉快的就诊经验。
医病互相学习与尊重
什么是「学习」的心态?郑信忠以他主编之台北医学大学月前出版的「医病互动全纪录」漫画选集里的真实故事为例,曾有患者在诊间门外候诊许久,等了 1 、 2 个小时之后,便冲进诊间准备破口大骂,却听到医护人员正耐心地向前一位患者解释病情以及疾病后续照护问题,而坐在诊疗椅上的患者,也笑笑地回答医师:「您看诊很仔细喔!非常谢谢您。」这位患者当下才恍然大悟,原来等那么久,是因为医师对每位患者都详尽告知,等待时间自然就拉长。
郑信忠更以自身遇过的情况为例,曾有家境不好的女孩,因严重戽斗及咬合不正而被带至牙科准备做矫正,看诊之后,正向家长说明费用等后续事宜的时候,瞥见女孩先是啜泣,然后哇哇大哭。她的妈妈看一眼后转头说:「不要管她,这孩子就是爱哭,她怕痛、不想做矫正啦!」郑信忠那时选择走到女孩身边,拍拍她的肩膀说:「你好勇敢、好棒!是正在为这笔经费担心吗?怕会造成家里负担吗?年纪这么小,就这么会为家里想,很不容易喔!」
每个医疗处置,在医师的专业判断下,应不致有偏离需求的情况出现,然而医病双方的误会,往往来自于对彼此的学习心态尚未建立。例如医师要学着从患者的角度出发,考量真正的需求和他所可能面对的困难;患者也要退一步想,医师是从医学的专业为出发点,选择最适合病人的治疗方针。同样地,面对其他患者也是一样,所以,不应认为自己就该接受特殊医疗待遇。
医师和病患是平等的伙伴
病患参与自己的医疗决策,和医师是伙伴关系,而以病患为中心的沟通,是指双方站在「平等」的立场,重新诠释资讯不对等差异的知识落差。将医师专注的疾病细节、治疗引导等,和病人专注的症状、关心、偏好等,这两造之间的沟通平台,是了解当事人内在的主观世界,并将有意义的讯息互相传达。
同理心的推及,在医病沟通里,是很重要的环节。郑信忠坦言,这对医病双方来说,都不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例如要医师从病患的立场来看问题,患者必须尊重医嘱的专业考量。以忙碌的医疗工作内容而言,在诊间或就诊环节上,难免有话语表达不够亲切之处,像是抽血台上,每位检验人员,每天可能需抽几十管血液,有时排队等叫号的人一多时,就忘了提醒受检者「深呼吸」,而有些怕痛、怕针的民众,难免心生埋怨:「你为什么不能多提醒我一句呢?」即便「深呼吸」并非抽血的必要动作,但就多一句「安慰的话」,至少可以让患者舒缓害怕情绪!
所谓同理心沟通,是双方站在同一个水平线上,互相用对方的立场,来看同一件事,没有标准答案或固定的沟通模式,但是,用这样的态度求医就诊时,双方医病紧张的氛围,就会完全改善。如果医疗人员遇到门诊中不愿配合、怕挨针、怕痛的患者,不妨可以多说句:「我跟你一样怕痛,请深呼吸。」如果遇到医疗人员只盯着电脑 key 资料,却没有抬头看你时,也可以提醒他:「医师,等你 key 完资料以后,能不能再跟我解释一次呢?」
「这需要练习,没有人天生就会站在对方立场想。」郑信忠这么说。如果能放下心中的「我执」,建立医病双方的伙伴关系,对病情治疗、关系和谐的促进,都是跨越障碍非常大的一步。
医病沟通是重要的治疗工具
不过,医病双方在交换资讯上,的确有些技术上的克服小技巧,倒是很简单学习,又能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就诊前,先将本次最想解决的病征详细写下,例如痛多久?相关饮食和生活习惯?以及如果患者想知道医师为什么选择这个治疗方式,而不是另一种,那么此次复诊,要和医师讨论的应该是就自身的疾病条件询问,而不是质疑医师,或一厢情愿地认为最新的药物就是最好的治疗。
患者先向医师说出自己真正想得到解答的疑问之后,接下来,医护人员就要让患者明确知道,正在建立正确的诊断与治疗计画,患者一旦觉得自己是「被了解与尊重」,也会逐渐建立对医师专业的信心,往后沟通便可减少阻碍。
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