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人被非专业摆布古语怎么说?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12 18:0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2 19:18
专业的人被非专业摆布古语叫班门弄斧。
该成语告诉人们要学会谦虚,不要随便在人面前卖弄本事,否则很可能班门弄斧,让别人笑话。
人们常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句普通的格言,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就是继承和发扬的问题。旧事物是新事物发展的依托,新事物是旧事物发扬光大的结果,二者的关系密切且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墨守成规不可取,无源之水亦不可取,凡事应本着虚心求教于前辈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再求得发展和创新才是合理之举措。单独强调哪一方面都是片面的。
一个人学了一点儿东西,有了一点儿本事,切不可妄自尊大,目空一切,这样只能一叶障目,止步不前,停止在“半桶水”的水平上,当然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相反,一个人特别是青年人,如果妄自菲薄,唯唯诺诺,害怕失败丢脸,不敢实践,也一定不会有什么出息的。可见,只有既谦虚谨慎,又敢于探索,勇于攀登,才能跨越一个又一个辉煌的事业里程碑。科学这东西,既忌任何狂妄,也讨厌“犹抱琵琶半遮面”似的虚伪羞怯。
如今在企业中,外行领导内行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IBM前任董事长郭士纳的成功更是被视为外行领导内行的典范。其实,我们所说的外行并非一无所长,外行经理人的专长就是强大的管理和领导能力。
不过,擅长管理的领导者在面对专业业务时,该如何带动下属,却是让人头疼的问题。在现实的管理中,最难的也正是外行领导如何领导内行下属的问题,尤其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原国家某机要部*,典型的外行出身,但他却要领导众多技术、知识和技能都远远在他之上的技术专家。结果,在他这个外行领导的领导下,整个部的工作开展得却是井井有条。
那么他又是如何做到的呢?原来这位*的核心领导和管理思路就是专家辩论基础上的民主提案。通过让众多的专家和下属就某一个问题进行激烈的讨论甚至辩论,再根据辩论和讨论的结果决定到底如何领导专家们开展工作和确定各种方案,从而实现外行有效领导和管理内行。
在实践中随着对领导和管理的认知和体验的不断加深,我们发现:通过专家辩论式的民主提案来实现外行管理内行,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确实是行之有效的。但是,如果没有具备一定的前提,在领导的过程中,也没有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那么,外行领导内行就会越来越困难,也会遭遇更多的挑战。
找到前提
作为外行的领导来说,要想真正领导和管理好内行的下属,一定要具备四个基本的前提。只有这样,通过专家辩论式的民主提案来实现外行管理内行才会成为可能。
外行领导必须具有鉴别专家言谈和方案对错好坏的能力。就像刘邦,文不如萧何,武不如张良,谋略不如韩信,但难能可贵的是,刘邦能识别他们的能力和特长,并有效地使用他们。这就是外行领导内行的基本前提。
外行领导必须具有包容的心态和广阔的胸怀。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所以组织必须有让专家发表意见的环境,必须能容忍不同于己的思维和言论。正所谓“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组织里必须要有健康和良性的环境。在指鹿为马的环境中,说真话者没有好果子吃,更多的人就学会看着领导的眼神辩论,听着领导的言外之意发表意见,在这种情况下,最终的结果就是一言堂。此外,参与辩论和讨论的内行们是否能就事论事,保持健康的心态,不拉帮结派,不掺杂个人和小团体利益,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群“捣桨糊的内行”和一帮“打太极的内行”肯定是不会得出什么内行的结果。
组织里必须具有真正的掌握真理者。在一个组织里,由外行来担任领导者,如果组织里没有人掌握着真理,或者没有人掌握着正确的解决办法和方案,就要适时引进能够掌握真理和解决办法的外脑了。否则,最后讨论的结果便会毫无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一万个臭皮匠也都不能顶一个诸葛亮,特别是在某些特定的科技领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