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12 23:0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24 14:57
花生叶斑病有褐斑病和黑斑病两种,我国各花生产区均有发生。叶斑病主要为害叶片,降低光合作用效率,引起早期落叶而影响养分的积累,一般可减产4%~15%,严重时可达30%以上。
症状
褐斑病病叶初期病斑为针尖大小的黄褐色或铁锈色斑点,以后逐渐扩大,成为1~10毫米的近圆形淡褐或暗褐色的病斑,边缘有明显的淡*晕圈,有时几个病斑连在一起形成大病斑,在老病斑上产生灰色霉状物。茎部、叶柄上的病斑为长椭圆形(彩版十一,62)。
黑斑病病斑直径1~6毫米,比褐斑病小,呈黑褐色,*晕圈较少或不明显,病叶背面有许多小黑点呈轮状排列,上生灰褐色霉状物(彩版十一,63)。
病原
褐斑病无性世代为Cercospora arachidicola Hori.,是真菌,属半知菌亚门尾孢菌属。分生孢子梗丛生或散生,下面有菌丝块长在寄主组织里。分生孢子细长,棒状或倒棒状,常弯曲,淡橄榄色或无色,长35~108微米,宽2~5微米,有4~12个隔膜。
黑斑病无性世代为Phaeoisariopsis personata(Berk.& Curt.)V.Arx.,是真菌,属半知菌亚门褐柱丝霉属。分生孢子梗成丛从环状分布的子座产出,呈肘状弯曲,红褐色。分生孢子顶生,短而粗,倒棒状形或圆筒形,有1~9个隔膜,长20~70微米,宽4~9微米。
褐斑病、黑斑病的有性世代为子囊菌,仅在山东与江苏发现,但机率很小,故重要性不大。病菌只侵染花生,尚未发现有其他寄主。
发病特点
褐斑病、黑斑病均以菌丝块或菌丝在土中病残体上越冬,翌年在合适条件下菌丝直接产生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成为田间再侵染源。褐斑病一般在开花前开始发生。病菌发育适温25~28℃,对温度适应幅度较大,且较黑斑病菌耐低温,因此发生较黑斑病早。黑斑病发生比褐斑病略晚。病菌生长发育温度为10~37℃,最适25~30℃。当相对湿度80%以上,雨日3天以上,降雨量10毫米以上,露日3~4天即有利病害大流行。在田间通常生育前期发病较轻,后期发病较重;幼嫩叶片发病较轻,老叶发病较重。品种间对病害的抗性有一定差异。花17、花28、鲁花4号、粤油92较抗叶斑病,而鲁花3号、花37高感褐斑病,P12高感黑斑病。病害发生还与花生连作和长势有密切关系。连作地发病重,连作年限越长,发病越重;轮作地发病轻。土质好、肥力水平高,花生长势好的发病轻;而沙地、坡地、土层薄、地力低、花生长势差则病害就重。
防治方法
(1)选育抗病品种。立蔓型品种较蔓生型品种抗病,各地可因地制宜采用。
(2)农业防治。改良土壤,施足基肥,促进花生生长,从而提高抗病性。花生收获后,清除田间残株病叶,深耕深埋或作饲料,减少田间菌源,也可与禾本科作物轮作2~3年。
(3)药剂防治。当病叶率达10%~15%,或病情指数3~5开始防治。药剂每667平方米用75%百菌清75~100克,或40%疫霉灵70~100克,或50%多菌灵50克对水30~35千克喷雾。在北方花生产区自7月上旬至8月中旬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