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12 16:5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9 13:11
河口湾外形多为喇叭状或漏斗状,走向大多垂直海岸。在河流含砂量少、潮流作用强的河口,进、退潮均可发生强烈的侵蚀作用,如杭州湾北侧的巨大冲刷深槽。若河口外有坝滩分布,潮汐作用就会明显减弱,一旦湾口砂坝封闭了河口湾,就可以形成潟湖(lagoon)。
由于冰后期的海面上升,入海河流下游被海水淹没形成河口湾,由于湾内不断接受沉积,河口湾的面积会有所缩小。河口湾的进一步发育可能有两种途径,若河流输砂量较大,泥砂将充填河口湾,使之转变为三角洲,如长江。若河流输砂量较小,没有足够的沉积物充填河口湾,它们可以仍然保留河口湾的形状。然而,来自海洋和河流的泥砂,终会将河口湾充填,转变为三角洲,因而,河口湾只是地质历史上的短暂现象,在地层中保留下来的将是三角洲层序。
河口湾沉积物的分布取决于河口湾的形状、周围地区的地质情况、湾内水文和水深条件等。当河口湾为开阔的喇叭形,河流带来的泥砂在河口扩散沉积,沉积物自湾顶向湾口逐渐变细;若河口湾口门狭窄、潮流作用较强时,悬移质经潮流作用分选,沉积物自湾口向湾顶逐渐变细,口门附近往往形成复杂的砂体。若波浪作用为主,则形成滨海砂堤;若潮流为主,则形成顺湾口展布的潮成砂体。若河口湾被沿岸砂体阻拦成半封闭状态,则可以形成河口湾-潟湖沉积,沉积物在湾内深槽中比较粗,向两侧逐渐变细,属这种类型的多数为潮差不大的中小型河口湾。
河口湾最基本的堆积和侵蚀产物是拦门砂和潮流深槽。拦门砂是河口口门附近堆积地貌的统称,潮流深槽是海底由于受潮流冲刷而形成的深槽。
由于河口区特殊的动力和物理、化学环境,拦门砂的形成比较复杂。拦门砂的位置主要取决于径流与潮流强度的对比,其规模与泥砂的来源和数量有密切关系。由于河流和潮流的水文状况存在年变化和季节变化,拦门砂的位置和高程也是变化的。以海域来源泥砂为主形成的拦门砂,年内季节变化一般是洪冲枯淤,以河流来砂为主,一般为洪淤枯冲。沉积结构上,拦门砂常有粗细相间的分层现象。径流携带下行的较粗颗粒泥砂,一般沿河底推移到咸水上下界之间沉积,形成砂岛或浅滩,在洪水季节粗粒泥砂可一直被推移到口门外,因此,如长江等拦门砂上都有颗粒较粗的沉积物。而径流所带的细粒悬浮质在口门外运移,可以暂时落淤,在风浪、潮流作用下又成为海相泥砂,随着涨潮流返回到河口地区,在拦门砂上淤积。因此,拦门砂的沉积物具有粗细互层,粗粒物质代表河流堆积,细粒物质代表潮流堆积,两者的比例可以反映泥砂来源。